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569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

灌南光明实验学校初二物理(上)寒假作业

(一)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到教室的各个角落,使同学们都能听到.

2.如图所示,图(a)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图(b)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中传播;图(c)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断的.

3.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的声音.

4.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琴声是靠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奏者都要通过拧紧或放松琴弦进行调节,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__________.

5.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乐曲.弦乐器的琴弦由于受到弹拨或磨擦而_______发出了声音;乐队指挥能够分辨出交响乐中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进行辨别的;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把播放器的音量开得过大,优美的音乐声此时也变成了______.

6.通常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人入耳朵的.声波频率范围很宽,但正常人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之为__________.减弱噪声有三个环节,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植树属于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7.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D.可以看到图象但听不到声音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

9.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快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并且传播速度相同

C.吉他发声时,它的琴弦在振动

D.在月球上宇航员不用无线电话也可以直接交谈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2.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一定立即消失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13.为不忘国耻,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沦陷日组织防空警报演练.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产生__________发出的.

14.不看电视画面,我们能从声音判断出是朱军还是李咏,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不同.周涛的声音比李咏的声音尖细,是因为周涛的_________高.

15.小兵在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装上活塞做成了一个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上下推拉“活塞”,哨声的_________(音色/响度/音调)就会改变.

16.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a)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__.如图(b)所示,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

2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B.图(b)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图(c)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图(d)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2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2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23.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

24.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说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灌南光明实验学校初二物理(上)寒假作业

(二)

第二章物态变化

1.小英同学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汁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

3.妈妈买回几条鲜嫩的黄瓜,第二天发现黄瓜变蔫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造成的.为防止这一现象发生,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居民用的石油气是利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储存在钢罐里的,且石油气在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6.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

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

C.深秋的霜冻——凝华

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

7.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

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B.加入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D.用久了的白织灯灯丝变细了

9.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熔点是48℃B.海波的BC段没有吸热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0.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11.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潍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2.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实验时烧杯中要加适量的温水,且在烧杯中加纸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加热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

B.水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C.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D.水沸腾过程中,水需要不断吸热

1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到________℃,所测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

1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

15.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_____________的缘故,不致使橘子温度降得过低.

16.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_________;在医院进行外科小手术时,医生常常使用一种透明的、沸点约为13.1℃的氯乙烷液体,它能使皮肤冷得处于麻木状态,从而失去痛觉,这种局部麻醉所应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一刻度均匀但所标读数与实际温度不相符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6℃;再用它测某液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为27℃,则此液体的实际温度应为________℃.当液体的温度为_______℃,用此温度计测出的读数恰好与液体的实际温度相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