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97012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3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导论02.pptx

主讲人:

甘宜沅博士,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导论,2,宏观经济学导论,本章内容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macro)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大”。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在理解宏观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正如保罗萨缪尔森教授所说的,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

”,4,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即宏观经济学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等;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换句话说,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5,宏观经济学导论,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

所谓总量分析,就是分析所有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来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

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总量经济学”。

经济总量有两类:

一类是个量的总和。

例如,国民收入是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主体的收入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例如,人均国民收入。

6,宏观经济学导论,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基于在两个前提假设:

第一,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国民经济就无法缓解经济周期和失业等问题。

也就是说,在资源稀缺的同时,又会产生资源的浪费。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不仅要求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而且还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显然,要做到资源充分利用,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就不够了。

7,宏观经济学导论,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从而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经济社会不是只能顺从市场机制,而且还能在遵循基本经济规律的前提之下,对国民经济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整个宏观经济学正是建立在对政府调节经济能力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简言之,政府应该调节经济运行,政府也可以调节经济运行。

8,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这是一整套通行的技术规定和指标体系,也是宏观经济学的的理论基础。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是要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3、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各国经济中最主要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以便寻求缓解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9,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指国民收入的短期波动,经济增长指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就是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长期增长的源泉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10,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5、开放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学理论)。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对外贸易和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以及IS-LM-BP模型和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并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11,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6、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

政策问题包括政策目标,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政策工具,即用什么具体办法来达到这些目的;以及政策效应,即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2,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西方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而宏观经济学则非常类似于医学。

从理论结构上讲,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相当于解剖学、生理学的内容;而“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与“开放经济理论”相当于病理学的内容;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则相当于药理学和诊断学的内容。

13,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也就是说,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14,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着重分析资源如何实现充分利用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共同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5,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宏、微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当作是既定的事实,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现实,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这种不涉及制度问题,仅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属于实证分析。

从这种意义上讲,宏、微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16,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宏、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国民经济是所有单个经济主体的总和。

因此,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但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解。

可以说,如何使微观经济学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7,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出现为标志的。

这之后,经济学得到了全面而深入的发展,无论是研究的内容、方法,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都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可以把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8,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持续到50年代。

新古典经济学论述了市场调节的完善性,但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打破了这种神话。

传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济学面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危机。

19,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他首次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总需求不足来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

在政策上则提出了放弃自由放任,转而由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20,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1、凯恩斯主义革命时期凯恩斯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即革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命。

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因此,凯恩斯被当之无愧地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

21,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二战后,西方各国都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凯恩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人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且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对各国经济理论和政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可以说,时至今日新古典综合派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主流。

22,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在英国,以琼罗宾逊夫人为首的新剑桥学派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歪曲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他们主张要切断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联系,而以分配理论为中心完成凯恩斯主义革命。

他们对分配理论的论述是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由英国经济学家保罗斯拉法发展和完善了的这种劳动价值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23,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2、凯恩斯主义发展时期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解释与发展存在着原则性的分歧。

在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之间的争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目前就经济理论与政策倾向来看,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是难以动摇的。

24,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二战后各国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首次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导致了凯恩斯主义的危机,这次危机使得自由放任思潮得以复兴。

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是自由放任的拥护者,货币主义的出现被人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五次革命货币主义革命。

25,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他们更为彻底地拥护自由放任。

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被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六次革命。

26,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滞胀”现象的根源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完善性,提出了减少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主张。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采纳了这些主张,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对经济的复兴起到了推动作用。

27,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争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旋律。

从理论上说,尽管新古典综合派的主流地位仍然没有丧失,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的许多观点,如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重要性的论述、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概念,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8,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3、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时期在经济政策上,尽管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经济政策的自由化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应该说,这三个流派的争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推动力。

29,宏观经济学导论,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了了解历史的资料,必须要有分析的工具。

事实对于经济学这样一门经验科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事实是决不会自己说话的。

事实必须通过建立和检验经济理论来加以组织和整理”(美)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30,宏观经济学导论,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欣赏量子物理学的美妙,首先必须掌握深奥的数学技术。

但是,要领会经济分析的优美结构,仅仅需要一种逻辑感和一种洞察能力,以便看出经验规律和理论构造确实对亿万人类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美)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31,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TheeconomicwayofthinkingMakesuseofthescientificmethod.N.GregoryMankiw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

由于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是“形式逻辑”,因此“西方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形式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辨证逻辑”。

32,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培养训练,必然会导致思维方法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单一的辩证逻辑思维定势和泛化倾向试图用辩证逻辑去解释它所不能够解释的社会经济过程和现象,则表明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把握辩证逻辑方法。

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提高,甚至会导致他们作出错误的判断。

而且,形式逻辑方法的缺乏和辩证逻辑方法的滥用,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甘宜沅:

“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形式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训练”,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33,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所谓“形式逻辑”,是关于人类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即形式逻辑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要思维形式,研究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思维规律。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形式逻辑判断和推理的两种基本方法。

34,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1、归纳法

(1)归纳法的含义归纳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

具体讲,人们观察一系列具体的事实,如果观察了n次,结果都是一致的话,那么人们就可以概括出一般原理或作出结论了。

可以说,归纳法是人类和任何智慧生物认知外部世界的基本方法。

若不借助于归纳法,人类和其它智慧生物就无法认知外部世界。

35,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1、归纳法/

(2)归纳法的特点尽管归纳法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但是,通过归纳法得到的结论并不总是可靠的。

因为,我们观察一系列具体事实的次数总是有限的n次,如果第(n+1)次观察的结果与前面n次观察的结果不一致的话,那么前面n次观察所归纳出的结论要么就是被证伪了,要么就是发现了该结论的定义域。

由于我们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观察,因此,我们必须对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结论保持一定的、必要的怀疑。

36,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2、演绎法

(1)演绎法的含义演绎法是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由于演绎法的结构是由前提假设、判断推理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因此演绎法又被成为“三段论”或“三段论推理”。

37,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2、演绎法

(2)演绎法的特点演绎法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如果其“三段论”的前提假设是正确的(即真命题),而其判断推理也没有逻辑错误的话,那么其结论就必然是正确的。

反之,若“三段论”的前提假设不正确,那么不论其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其结论都未必是真命题。

总之,演绎法“三段论”的结论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前提假设的正确性。

因此,“三段论”的前提假设最好使用“公理”。

38,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2、演绎法

(2)演绎法的特点正确的“三段论”推理:

前提假设:

正常人的脸上都有毛。

判断推理:

我是一个正常人。

结论:

我的脸上有毛。

不正确的“三段论”推理:

前提假设:

脸上有毛的都是人。

判断推理:

我的脸上有毛。

结论:

我是一个人。

39,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3、形式逻辑所不能避免的两种错误尽管形式逻辑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运用形式逻辑来进行分析研究,人们还是不能避免两种逻辑错误“后此谬误”与“合成推理谬误”。

(1)后此谬误(posthocfallacy)观察到事件在事件之前的事实并不证明事件是事件的原因。

认为“在此事件之后”便意味着“因为此事件”就是犯了“后此谬误”。

一个典型的后此谬误的例子是:

有的人觉得,由于美国的佛罗里达是死亡率最高的一个州,因此,生活在那里一定对健康不利。

40,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3、形式逻辑所不能避免的两种错误

(2)合成推理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由于某一原因而对个体来说是正确的,便据此而认为对整体来说也是对的,这就是“合成推理谬误”。

以下的例子都是正确的陈述,它们可能会使已经陷入合成推理谬误的人感到吃惊。

即使所有的农民努力干活而大自然又给予合作以至得到一次丰收,农业的总收入很可能要下降,即“丰收的悖论”;一种行业的价格较高可以有利于该行业的厂商,但如果每样东西的买卖价格都同比例地上涨,那就没有人能得到好处;,41,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3、形式逻辑所不能避免的两种错误

(2)合成推理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以下的例子都是正确的陈述,它们可能会使已经陷入合成推理谬误的人感到吃惊。

当卖价低于全部成本很多时,厂商也可以在经营中获得好处;个人在萧条时期企图多储蓄一些,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储蓄额;在一场精彩的足球赛中,坐在后排的你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而站了起来。

而当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看得更清楚些。

42,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4、可控条件下的实验可控条件下的实验是指除所研究的对象之外,所有其它事物均保持不变的实验。

通过进行可控条件下的实验,人们可以避免“后此谬误”与“合成推理谬误”。

“因此,一个试图确定糖精是否会使老鼠致癌的科学家将保持其它条件相同,仅仅改变糖精的数量。

空气相同、光线相同、老鼠的种类相同。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43,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4、可控条件下的实验相对而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进行可控条件下的实验是比较便利的。

然而,“经济学家在检验经济规律时没有这样优越的条件。

他们不能从事化学家或生物学家的控制下的实验,因为他们不易控制其它重要因素。

他们像天文学家或气象学家一样,一般只能限于以观察为主。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44,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4、可控条件下的实验进行科学的研究必须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形式逻辑。

但是,即使遵循形式逻辑,我们也难以避免犯“后此谬误”与“合成推理谬误”。

当然,自然科学家可以通过做可控条件下的实验来避免“后此谬误”与“合成推理谬误”,而经济学家却没有自然科学家那样的便利条件。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45,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形式逻辑4、可控条件下的实验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先生指出,对于科学的研究,应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46,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形式逻辑4、可控条件下的实验实际上,“作为一门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

考察材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的一致意见。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2版,上册)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47,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经济学家需要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

经济理论就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系统的描述。

由于现实经济是复杂的,所以,在研究每一经济事物时,往往需要抽掉那些非基本的因素,只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8,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

实际上,经济学家们常常混合地使用这两个概念。

一个经济理论的建立和运用,可以看成是一个经济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一般而言,经济理论表达一种一般化、系统化的解释,而经济模型更多地使用数学、统计学作为分析工具。

49,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对现实经济的一种简化和抽象,衡量经济模型优劣的一个标准是:

如果一个经济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经济现实,这个模型就是成功的。

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都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示,例如语言文字、数学方程式、列表或图形等等。

50,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形成经济理论或建立经济模型的完整过程是:

1、对经济现象进行归纳,形成抽象的概念;2、使用一系列假设条件对经济研究的对象(现象或过程)进行必要的限制;3、概括或总结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基本规律,从而建立模型或形成理论假说;,51,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形成经济理论或建立经济模型的完整过程是:

4、对模型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5、运用理论假说或模型的结果,对经济现象或过程提出预测;6、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和检验;,52,宏观经济学导论,

(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形成经济理论或建立经济模型的完整过程是:

7、修改理论假说或经济模型(有必要的话);8、重复以上4-6步,直到形成或建立起令人满意的理论假说或经济模型;否则,放弃原理论假说或经济模型。

53,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positiveanalysis)与规范分析(normativeanalysis)是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两种方法。

相应地,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可以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简单讲,实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54,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判断经济问题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实际上,规范经济学所涉及的是“好”或者“坏”的问题,而区分好坏又必须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简单讲,规范经济学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55,宏观经济学导论,(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规范经济学本身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处于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

由于谁是谁非不存在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56,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1、均衡分析均衡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均衡的概念来自物理学,表示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外力作用时,不改变原有运动状态。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的变量最终趋于相对静止点的均衡状态。

57,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2、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方法也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边际”的概念来自于高等数学。

对于一个函数来说,边际量表示:

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换句话说,边际量就是总量函数的一阶导数。

58,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2、边际分析19世纪70年代,奥国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不同的地方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从而引发了经济学上的“边际革命”,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纪元,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边际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59,宏观经济学导论,(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2、边际分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E罗尔评论说:

“边际效用概念不仅被看作是经济工具箱的一种补充,并且还被看作是经济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革新。

”E罗尔:

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60页。

“边际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端。

60,宏观经济学导论,(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而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数量上的关系。

许多经济现象是可以量化衡量,从而表现为一定的数量。

各种经济现象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可以更精确地反映经济的内在规律。

因此,实证经济学特别注重定量分析,这也是经济学中广泛应用数学工具的重要原因。

61,宏观经济学导论,(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从分析方法上讲,经济模型可以被区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与静态模型相联系的有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模型相联系的是动态分析。

62,宏观经济学导论,(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