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059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江西省南昌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25.南宋宁宗时屡降内批,强迫臣下执行,但谏诤者仍相继不断。

游仲鸿上疏说:

“陛下……御批数出,不由中书(此指宰相机构)。

……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

由此可知

A.当时君臣矛盾激烈B.皇权专制加强

C.皇权受到制度制约D.理学影响深远

26.祝总斌指出:

“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

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

A.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B.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

C.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D.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

27.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28.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这幅漫画最能表达作者意图的是

A.中西结合

B.中体西用

C.科技救国

D.内外兼治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开始探讨专制主义、封建特权、世袭制等问题,其中以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影响最大。

可知

A.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要性B.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

C.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来轨道D.进行政治改革是当务之急

30.2017年6月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右图),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这是中国在该报告中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处于第三位,流入量为134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1%。

这反映出中国

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31.在雅典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职业教师,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由此可以推知

A.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B.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C.思想文化繁荣的反映D.公民民主政治的需要

32.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

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

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体现B.代议制不断完善的过程

C.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D,议会政党制发展的表现

33.下列表格是德国1835-1870年铁路情况

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德国

A.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快速发展B.工业化相对英法起步晚发展快

C.两次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D.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主导地位

34.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曾规定:

“1933-1937年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由40.1%降低为14.5%。

”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A.改变了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B.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C.意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重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35.1949年,美、英、法、西德等l7个国家秘密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开出了4张禁运清单,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高科技产品和战略产品。

这一举措

A.是北约国家集体冷战的反映B.是对违反关贸总协定的制裁

C.导致两大阵营贸易量急剧下滑D.造成了苏联核技术应用的落后

第Ⅱ卷(非选择题160分)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做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需要做答。

第43—47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做题(5题,共135分)

4l.(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

其指出:

“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

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

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

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

“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

“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

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

”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

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

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

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

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

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

林语堂称:

透过《万国套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13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作用。

(12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二)选做题请考生在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时期魏之所以能“强匡天下,威行四邻”,乃是因为李悝“务尽地力”和“撰次诸国法,著法经”的结果。

李悝的《法经》,今虽不传,但从《晋书·刑法志》中可以得知其内容分为《盗法》、《戏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

李悝“以为王者之政,奠急于盗贼”,因而把惩罚“盗”“贼”作为封建统治的首要任务,把《盗法》、《贼法》列为《法经》之首。

李悝认为“盗贼须劾捕,故著《因》(原误作“网”)、《捕》二篇。

”“《杂法》包括惩罚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六种违法行为的条文,规定了对于淫乱、赌博、盗窃官府印信、贪污贿赂以及僭越逾制和议论政府法令等的惩治办法。

《具法》是“以其律具其加减”,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对于犯法者加重或减刑的规定。

这部《法经》“商君受之以相秦”;“汉相萧何,更加悝所造,,谓九章之律”;“魏因汉律,为一十八篇”——隋因北齐…唐圆于隋,相承不改”。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所著《法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所著《法经》的影响(9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为3国首脑的会晤做准备。

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

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会议的宣言自然是3国宣言,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

赫尔强调:

“为了维护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把中国包括在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

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3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

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

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傅秉常日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坚持将中国作为原始签字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9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时的日本地狭人稀,内战频仍。

起初充当海寇的武士以为和中国海盗(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东南沿海走私贸易的仲裁者,逐渐成了海盗的头目。

他们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放对外贸易,但总督胡宗宪为邀功,谤(招安)杀这些海盗头目,这种措置激起了更大规模的来犯。

到16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并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是在浙江省内地招募的志愿兵,且只收农民。

……在训练时,要求士兵一丝不苟,强调小部队中各种武器的协同配合,并以一体赏罚(连坐)来作纪律上的保证。

临战前,他习惯于把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斟酌,而临阵前的两三天,则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

……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戚继光之所以能够一帆风顺,功成名遂,离不开福建巡抚谭纶和中枢重臣张居正的赏识。

——摘编自黄仁字《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倭患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戚继光抗倭取得巨大功绩的原因(9分)

 

2018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C

A

B

A

D

D

A

B

D

C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41.

(1)变化:

由中国必胜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