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0800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docx

中考化学同步训练溶解度含解

陕西省咸阳市中考化学同步训练:

溶解度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2.(•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3.(•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两者均有晶体析出

C.将甲的溶液从t1℃升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当温度高于t1℃而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

4.(•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5.(•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6.(•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7.(•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

8.(•泉州)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9.(•厦门)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10.(•巴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向100g甲中加入100g水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00g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1.(•重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2.(•宜宾)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13.(•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4.(•三元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15.(•恩施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丙>乙>甲

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16.(•漳州)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10℃时,65.5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将温度升高到40℃,得到70g氯化钾饱和溶液

C.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充分溶解,形成氯化钾饱和溶液

D.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7.(•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8.(•邵阳)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KNO3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图中表示硝酸钾溶液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6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60℃时,取甲、乙、丙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4)将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到60℃(不考虑水分蒸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宜昌)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__________℃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g该溶质.

20.(•江西)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__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

21.(•海南)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3

37.0

37.3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填“A”或“B”).

(2)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2.(•重庆)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__的溶液.

(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

23.(•南充)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温度为__________℃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要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溶解度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

(3)在t2℃时,75克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4.(•淮安)淮安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

(2)t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

25.(•遵义)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

Ⅰ.根据图1解决下列问题:

(M,N均不含结晶水)

(1)温度为__________℃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Ⅱ.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NO3

31.6

45.8

85.5

100

169

K2CO3

110

114

121

126

139

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图2:

(1)图2中溶液C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结果保留整数).

26.(•泸州)根据下列坐标图回答:

(1)图一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__.

②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模拟海水,以测定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取模拟海水(含NaCl、MgCl2)2000g,向溶液中滴加10%的硝酸银溶液,其沉淀质量变化如图二.

①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模拟海水中氯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7.(•临沂)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A”或“B”).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__________.

28.(•大庆)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

(3)若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以采取__________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

(4)若将b点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使其质量分数降至10%,在此稀释过程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规律的图象是__________.

29.(•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______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答出一条).

30.(•兰州)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40℃时A、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2)a点是A、B两条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__________;

(3)20℃时将20gA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若A中含有少量的B杂质,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结晶.

陕西省咸阳市中考化学同步训练:

溶解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2.(•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

B、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

C、根据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分析;

D、根据KNO3、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

【解答】解:

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NaNO3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KNO3、NaNO3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A错误;

B、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B错误;

C、由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NaNO3固体的溶解度是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1℃时,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0g,加入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故C正确;

D、由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两者均有晶体析出

C.将甲的溶液从t1℃升到t2℃,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当温度高于t1℃而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及意义解答.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

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解答】解:

A、t1℃时甲、乙两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若饱和溶液质量不相等,则所含溶质质量就不相等.故说法错误;

B、从图中趋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降低,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不有晶体析出,故说法错误;

C、从图中趋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升高,甲的溶液从t1℃升到t2℃,溶质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故说法错误;

D、从图中趋势可知,当温度高于t1℃而低于t2℃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小,故说法正确.、

答案:

D.

【点评】会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同温下溶解度的大小,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4.(•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

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

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

75g=1:

3,正确;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5.(•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

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先是增大,当大约40℃时开始减小,错误;

B、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与水结合形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

C、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正确;

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10H2O,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6.(•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