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038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docx

辽宁省锦州市届高三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附答案精品学术小金刚系列

锦州市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

(二)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街区制”的主要目的是

A.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B.解决业主与物业的矛盾

C.便于居民出行购物D.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2.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其主要意义是

A.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商业网点密度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D.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

3.科学、规范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的主要作用在于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提高道路通达度C.提高道路安全性D.增加活动空间

【答案】1.D2.C3.C

【解析】

2.“大院模式”是封闭小区,改为开放式的的小区,可能共享社区公共设施,但对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商业网点密度影响不大,A错误;模式的改变,对城市绿地面积的扩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不大,B错误;道路增多,社区道路与城市路网相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C正确;这种改变只是改变了模式,没有这样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D错误。

故选C。

3.科学、规范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可以规范车辆的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C正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道路通达度、增加活动空间的影响不大,ABD错误。

故选C。

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

图2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大约是

A.1985年B.2015年C.2020年D.2050年

5.下列不属于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变化策略的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推行延缓退休方案

C.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

D.推行家庭养老政策

【答案】4.B5.D

【解析】

4.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由材料可知图,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根据我国增长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的现状可知,中国的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判断,图示中的曲线为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则阴影柱状图则表示的为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

根据曲线判断可知,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是在2015年前后,故答案选B。

5.读图分析可知,我国劳动人口会逐渐减少,通过完全放开二孩生育政策,能够增加人口的出生率,可以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A合理;推行延缓退休方案可以减缓社会养老压力,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B合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以应对劳动力日益短缺的问题,C合理;家庭养老制度的推行,会导致家庭负担日益加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D不合理,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以“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为背景材料,以我国开放二胎政策为切入点,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及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数量的关系,劳动人口增长率为正值,劳动力人口数量就增加,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时,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变动的背景为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

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降水B.热量C.光照D.土壤

7.在甘肃省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的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时间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

A.拦截降水径流B.减少水分蒸发C.防止大风掀膜D.增强昼夜温差

【答案】6.A7.C8.D

【解析】

6.该地膜覆盖技术有两种:

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内,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

地膜覆盖有两种作用:

保温和保湿。

因为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而且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

有材料和图示可知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覆盖地膜后,人为增加了集雨面积,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mm以下的无效降水,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汇集到种植沟,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变成有效降雨,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

故A正确。

7.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

秋季,蒸发旺盛,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十月中下旬起垄覆膜。

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三季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故答案选C项。

8.该技术其特点:

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

阳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

由此判断,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拦截降水径流,A属于。

覆膜可减少降水水分蒸发,B属于。

相接处用垄面或表土地方谱,可防止大风掀膜,C属于。

不能增强昼夜温差,D不属于,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设施、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这类题要抓住技术特点及题中所给信息。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有保温保湿的作用,保温即提高温度满足作物所需热量,同时可以防止低温冻害;保湿即防止土壤水过度蒸发;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地膜上面有一些孔和“雨水流向”雨水明显流入孔中,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缓解旱情,另一方面雨水在地膜上流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在垄沟中播种,垄可以阻挡冷风,减少损失。

【结束】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X、Y代表1月或7月等压线,瓜达尔港7月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0.瓜达尔港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全年高温多雨

11.北京时间19:

05,瓜达尔港某船员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在其正后方,该船员此时面向的方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正北方向

【答案】9.B10.A11.B

【解析】

9.7月大陆气温高,气压低,气压中心位于印度附近,由此判断,图中X月代表7月等压线,根据等压线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受地砖偏向力因素的影响右偏,则7月份风向为西北风。

Y月代表1月等压线,用相同方法画出1月的风向是东北风。

故B对,A、C、D错。

 

10.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瓜达尔港位于副热带海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所以A正确。

11.读图可知,瓜达尔港位于62°E,据此判断,瓜达尔港属于东四区,因此当北京时间19:

05时,东四区的地方时为15:

05,根据6:

00时太阳日出正东方位,18:

00太阳在正西方位,瓜达尔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由此判断,15:

05太阳位于西南,影子朝向南方位,影子位于东北,此时影子在船员正后方,说明船员此时面向西南。

故答案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下图为非洲东部局部地区示意图,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达纳基勒洼地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陷平原。

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大约一万年前,海底缓慢抬升起一道山脊,把达纳基勒地区与红海隔离开,大小火山、热泉遍布,地下涌出的熔岩带出的黄色的硫磺、红色的氧化铁和白色的盐结晶赋予了那里令人惊心动魄的色彩。

材料22016年10月5日,由中国企业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一一吉布提)正式通车,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二条连接两国的铁路。

材料3在亚吉铁路的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要求,大量建筑材料需要从中国或第三国进口。

培训埃塞本地铁路工人成了中国公司的“必修课”。

铁路通过东非大裂谷的高原台地,会遇到许多低洼地,雨季会产生大量积水,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中国公司精心勘测,在设计中尽可能少地改变铁路沿线地形地貌,并通过建立动物“立交桥”等方式,让沿线野生动物可以自由迁徙。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达纳基勒洼地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

(3)亚吉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

(4)试分析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开通对埃塞俄比亚的影响

【答案】

(1)以高原地形为主;裂谷斜穿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向;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

(2)地质时期为巨大的咸水湖,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气候干旱,水分蒸发,盐碱集聚地表。

(3)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经济水平较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劳动力素质较低;需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提高埃塞俄比亚的交通运输能力,降低货物出口的成本和增加货物的运量;加强同外界的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解析】本题以非洲东部局部地区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盐碱资源丰富的原因,影响修建铁路的区位因素,以及铁路修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特征的分析。

主要从地形的类型和分布,地势特征,地形的起伏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以高原地形为主,裂谷斜穿高原中部呈东北—西南向,地势由中部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

(2)达纳基勒洼地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即地质时期为巨大的咸水湖,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当地气候干旱,水分蒸发,盐碱集聚地表。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

主要从地形、地质、水文、经济条件、劳动力、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材料可知,铁路通过东非大裂谷的高原台地,会遇到许多低洼地,雨季会产生大量积水,因此,会遇到地形复杂,地质灾害较多,水文条件复杂的问题,而且该地经济水平较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文教水平较为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需要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4)本题主要考查铁路开通对区域的影响。

吉布提是著名的港口,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开通,能够提高埃塞俄比亚的交通运输能力,降低货物出口的成本和增加货物的运量,铁路连接两个国家,加强同外界的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增长。

点睛:

交通线(铁路)的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A、自然因素

1、地形:

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

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

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