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8872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4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结合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

教材分析:

重点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难点

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凭借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

同学们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说起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来历呢!

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重修岳阳楼。

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来写。

好朋友相邀,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但他和滕子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

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耿耿于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

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二、范仲淹及时代背景:

1、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出身贫寒,自幼丧父。

因喜读书,于宋真宗八年考中进士,宋任宗时,西夏犯边,范仲淹和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长达数年,功高至伟。

后还朝任枢密副使,参加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后改革失败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

此时他身体很不好。

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

2、岳阳楼:

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

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建。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

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

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

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3、关于“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不定体。

一般地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地写出来,都可以叫做“记”。

它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还可以全是写景,如《小石潭记》,还可以全是说明,如《核舟记》,还可以兼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各种成分,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有游记兼抒情的,如《满井游记》。

三、课文内容和结构:

第一部分

(1)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先背景谪守、政绩;后缘由——记叙)

第二部分(2-4)描写岳阳楼的景观及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一层:

(2段)总写洞庭远景,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描写

二层:

(3、4段)详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一阴一悲;一晴一喜)描写、抒情。

第三部分(5)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议论)

四、写法赏析:

1、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2、骈散句结合,富有韵律节奏,朗朗上口。

3、构思精巧独特,借事而表心志。

(修岳阳楼是因子;赏洞庭湖景是寄托志士仁人的情感;赞古仁人抒己志。

由记入景,由景抒情,由情表议。

一步步揭示主题:

借作记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4、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对比

6、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

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两句相对:

衔远山——吞长江;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句自对:

政通—人和;朝晖—夕阴;迁客—骚人;樯倾—楫摧;虎啸—猿啼;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心旷—神怡;岸芷—汀兰。

四、课文备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薄暮冥冥;浩浩汤汤;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宠辱偕忘;嗟夫;

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解词:

3、重要译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8)微斯人,吾谁与归?

(见翻译)

4、几个承接连词:

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若夫:

承接上文,引起另一层意思。

“像那”;至若:

至于,又如。

5、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

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分析课文:

研读第一段:

1、一段写了哪些内容?

简述重修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概括重修盛况: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点明作记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

2、文中哪个词点出滕子京的身份?

哪些句子写出他的政绩?

身份:

谪守;

政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做出如此政绩倍加赞赏。

3、找出2个通假字:

“具”通“俱”;“属”通“嘱”

研读第二段:

1、这段写的是什么景色?

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划出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

本段写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雄伟远景。

先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再从时间上表现景物的千变万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作者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引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的疑问和感慨。

从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异和“情”之异。

3、“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什么?

研读三、四段:

体味“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怀:

迁客骚人汇聚岳阳楼观赏洞庭景色,心情是否不同呢?

清代文学评论家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迁客骚人各自的境遇不同,心情当然也各有不同,观赏自然景物的感触自然也不同了。

1、这两段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中的虚景?

为什么?

(虚景。

因为一,范仲淹只到过岳阳楼一次,而本两段显然不是描写一次之景;二,“若夫”一词不似实写)

2、重点词语点拨:

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

“者”指代“览物之情”。

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

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

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

”“……就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喜悦的心情了。

” 景——“日光”。

   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

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

它写的是静态美:

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

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把——动词,持,握。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

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

这句可译为:

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2、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

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第3段为例:

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3、迁客骚人在观赏不同的景色时,感情有如此大的反差?

为什么?

不具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作者是否赞同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呢?

研读尾段:

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

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

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归结: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

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归结: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

他们的悲喜是和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相关的。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归结:

有。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

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

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5、“古仁人”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古仁人”指的是什么?

“微斯人”中的“斯人”又是指谁?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暗指滕子京。

7、段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什么?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站在今天的高度,你如何理解段中名言警句?

——作者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他那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

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指哪些人说的?

——“古仁人”或“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指出无论个人遭遇如何,都应该考虑国家大事。

10、本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度概括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的情操和抱负,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抒发了“先……”的思想,用来勉励友人和自己。

六、原文、译文: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

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

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

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他们大概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七、拓展延伸:

1、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教育。

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

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儒家学说: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明朝东林党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

天下为公;

毛泽东:

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

解放全人类;

屈原:

路漫漫其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写对联: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书写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春和景明画,霪雨阴风图。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自托胸臆,范仲淹再绘洞庭湖抒发抱负。

迁客因物而喜,骚人为己而悲。

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绘欢乐之色则喜气洋洋。

名楼风范照千古,忧乐情怀启后人

居庙堂当忧其民,处江湖应思其君。

上联:

要学仁人志士  下联:

莫做迁客骚人。

横联:

为国为民

八、《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一组题 2002年哈尔滨市中考题   庆历四年春……得无异乎?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胜:

   

(2)晖: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2分)   

13.“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二组题 2005年哈尔滨市中考题  若夫淫雨霏霏……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薄:

   

(2)景: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2分)

1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          和          (2分)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三组题 

甲:

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加点词:

(1)极:

(2)观:

(3)时:

2.翻译下面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四组题  一段和五段

1.解释加点词:

(1)属:

(2)后:

2.翻译下面句子: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3.滕子京在巴陵有卓越的政绩,说明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4.谈谈你对“先……乐”一句现实意义的认识(50字左右)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五组题 “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

”和“五段”

1.解释加点词:

(1)或:

(2)为:

2.翻译下面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

概括说明。

4.概括选文一段的中心。

  

5.对作者所说的“先……乐”你是如何理解的?

或怎样理解范仲淹的“先……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六组题   五段

1.解释加点词:

(1)求:

(2)是:

2.翻译下面句子: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3.“进亦忧,退亦忧”分别呼应上文的“         ,         ”。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七组题   予观夫……洋洋者矣

1.解释加点词:

(1)去:

(2)集:

2.翻译下面句子: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写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描写了哪两种事物?

  

5.选文第二、三段所写的内容是怎样构成对比的?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八组题   五段

1.解释加点词:

(1)先:

(2)微:

2.翻译下面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

第九组题   予观夫巴陵……得无异乎?

1. 解释加点词:

(1)迁客:

         

(2)大观:

2.翻译下面句子: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第一组题参考答案:

10. 美好;日光;11.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12. 写洞庭湖全景。

13. 唐贤今人诗赋。

第二组题参考答案:

    10. 迫近;日光;11.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12. 悲: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3. 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第三组题参考答案:

1. 穷尽;景象;季节;

2.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3. 甲: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得分)

乙:

而乐亦无穷也。

(答“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4.

(1)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2)甲是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3)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第四组题参考答案:

1. 通“嘱”嘱咐,嘱托;在……之后;

2.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3. 胸怀旷达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以人民社稷君主的利益为重,以天下为己任在政治上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与进退。

或“具有古仁人之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君,他心胸豁达,励精图治。

4. 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大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五组题参考答案:

1. 或许;心理活动(两种心情);

2. 不因外界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 以上“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

或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两种心情。

4. 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句。

5. 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大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第六组题参考答案:

1. 探求;这;2.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七组题参考答案:

1.离开;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2. 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

(光荣和耻辱一并忘了)

3.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 月光和月影。

5. 第二段用阴雨天气下凄惨暗淡的景物烘托迁客骚人的悲凉心情,第三段用明丽幽美的景物烘托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第八组题参考答案:

1. 在……之前;无,没有;

2.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3. 与“迁客骚人”做对比,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抒发自己“先……乐”的远大抱负。

第九组题参考答案:

1.谪迁的人;雄伟景象;

2.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3.气势雄伟,变化万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始终微笑看、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倒在了血泊中,触动了鲁迅,遂为之“纪念”;活泼可爱的小狗包弟躺在解剖桌上,巴金心怀“歉意”,写下“随想”;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梁任公站在讲台上,激起了梁实秋的思念,“笔而记之”。

请撷取生活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以“难以忘却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如果写人,力求展现人物的特征;如果叙事,写出事件的波调;②字连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 难以忘却的记忆

阳光拨动着我这颗悸动的心,温暖中却裹挟着一丝害怕,依稀感到不远处那棵挺拔的大树注视着我,好似在检查我笔触间流露的每一个字。

适应性考试彻底把我推到了底谷,我看着可怜的分数,脑子一片空白,想到你又会悄悄地躲在某一角落流泪,害怕就如洪流一般淹没了我,拼命挣扎着,却抓不动碧绿的水草。

你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泛红了,我不敢抬头凝视,如一只被雷电击中的困兽,杵在你面前,等待着你的指责,然而你却微弱地说了句:

“马上可以吃饭了。

”那时,我多想你能唾沫横飞地训斥我,而你的平静,却让我的心一直堕着。

坐在写字台前解答着作业,突然听到你和父亲争吵的声音,不为别的,是为了我的学业,为了我的未来,你抽泣的声音让我的心揪得更紧。

母亲,儿子总是让你哭泣。

对不起。

端午假期的某一天傍晚,天气比较凉爽。

我关在书房里,煞是认真的复习。

你轻轻地推门而进,“儿子,陪我到下面买点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