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876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三节 氧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图象与所叙述的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t℃时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C.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共热制O2

D.向盛有H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2.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且完整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氢氧化铜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光,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5.早晨在松树下,部分氧气能转化为臭氧(O3),即3O2→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以上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O2与O3是同一种物质

D.臭氧是化合物

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主要作用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及生成的气体

量筒中的水:

通过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预先充满的水:

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7.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A.质量略减少

B.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

C.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D.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增大

9.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32

51

漏测

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Y→X+Z+Q

B.该反应中X和Q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3

C.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D.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0.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军事上用作照明弹的是

A.镁条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11.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12.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乙是反应物

B.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

4

14.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

B.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

C.在-216℃时,氧是固态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16.X、Y、Z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符合转化要求的是()

物质选项

X

Y

Z

A

H2O2

H2O

O2

B

HCl

H2

H2O

C

Fe2O3

FeCl3

Fe(OH)3

D

Na2SO4

NaCl

NaNO3

A.A

B.B

C.C

D.D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稀盐酸倒入碳酸钠粉末中,会迅速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光,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19.下列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医用消毒酒精

B.氮气、氧气、空气

C.水银、水、食醋

D.石墨、干冰、熟石灰

20.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航天员在太空求生的星际驻留生活。

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发生了物理变化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氧化性

C.“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属于混合物

D.液氧可用于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

21.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C.酒精灯着火——用湿布盖灭

D.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22.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碘酸钾、赤铁矿

B.氮气、氯酸钾、钢

C.铁水、干冰、冰水混合物

D.氧气、蒸馏水、生铁

23.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氧化性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4.(2011年·衡阳)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下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C.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二、实验题

2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发现木条均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部分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装置为_____。

(3)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制取装置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若用水将图2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应从____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连接A、F装置,观察到F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由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注:

白磷与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产物均相同)

(1)甲同学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集气瓶和烧杯里装进适量水,用手握住集气瓶,若烧杯中___ ,则气密性良好。

②现集气瓶中有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注:

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加热粗铜丝,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已知c=500mL,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约为__________mL。

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实验反思: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

28.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2)实验二: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若此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①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②铁丝在集气瓶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

③铁丝绕在火柴上,火柴快燃尽时才伸入

④实验前集气瓶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3)实验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一、二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_____;由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在“实验一”“实验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有_____。

(5)从反应角度:

以上三个反应相同点是_____(填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都是常温下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29.试管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有多种用法。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一种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小于空气。

请用上述装置组成一套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

三、简答题

30.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和氡6种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常温常压下,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微溶于水,且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分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结构都是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氙气(Xe)可与氟气(F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氙(XeF4).

工业上,制取稀有气体是通过将液体空气蒸馏(即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得到稀有气体的额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吸附法,将稀有气体分离开来.

在焊接精密零件或镁、铝等活泼金属时,常用氩气作保护气.氦气是除了氢气以外的最轻气体,可以代替氢气应用在飞艇中,不会着火和发生爆炸,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色彩绚丽的光芒,可以制成霓虹灯.

根据上述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共同的物理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