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493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分值:

120分时间:

100分钟

1、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默qì 

 愧zuò 

 妇rú 

 皆知 目不kuī 

 园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校补( jiào)  迭起(dí  )    哺育(bǔ  )   人迹罕至(ji)

B.踱步(duó )   炽痛(chì )     讪笑(xàn )   鲜为人知(xiǎn)

C.惬意(qiè )   书塾(shú )     蓦然(mù  )   扑朔迷离(shǒu)

D.伫立(zhù )  殷红(yān)       嗥鸣(háo )   骇人听闻(hài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施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阅读美文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而且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4.下列加点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证据 确凿,他贩毒的行径终于暴露了.

B.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哄堂大笑,不断鼓掌.他却觉得这不是一出无聊的闹剧.

C.他的发言同美国国内想要加快撤军速度的希望 大相径庭.

D. 赵剑这次考试终于及格了,我们应该 怂恿他继续努力.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他称中,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敬称等.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D.杨绛的散文《老王》,围绕老王的生活遭遇展开叙述,表现社会下层劳动者艰辛的生活,以及质朴、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

6.默写填空(14分)

①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逢入京使》中写诗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晚春》中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木兰诗》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游山西村》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己亥杂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一)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① 但微颔之______②康肃笑而遣之______

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9.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二)卖蒜叟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

“叟能如是乎?

”叟曰:

“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

“老奴能受我打乎?

打死勿怨!

”叟笑日:

“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

“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10.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①旁睨而揶揄之(           )②卒不肯告人姓氏(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12.选文塑造了两个人物:

杨二相公和卖蒜叟,这两个人物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

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

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

我问道:

“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

”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

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

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

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

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

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

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

“你在伞里吗?

”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

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

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

“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3分)

14.“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女儿。

(2分)

15.第①段中加粗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16.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17.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

(4分)

(二)喜旺的年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

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

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

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

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

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

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

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

“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

”是隔壁二爷的声音。

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

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

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

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

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

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

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11)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

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12)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

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13)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14)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

“喜旺,你在哪里?

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8.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19.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20.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3分)

21.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3分)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22.有人说:

“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

“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有音乐真好”,那里是我们心灵的乐园;“有梦真好”,我们的人生有了寄托……

我们应该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用真情抒写生活!

请以“有       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