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5522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docx

优质数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五年级下册《圆》公开课教案2

第一单元完美的图形

——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3、在探索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思想,建立“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已有经验—寻求方法—总结归纳—解释应用”的“模型化”思想。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通过了解圆周率的史料,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教学重点:

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准备:

课件、图钉、细线、大小不同的圆、圆规、直尺、圆周率演示器、圆面积计算公式操作图片。

注意问题:

1、结合画圆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圆的位置和大小与什么有关。

2、注意让学生体会车轮设计成圆形的道理,车轴安装在圆心上的原理,发现并体会物体运动的轨迹只有是圆形的才能平稳,加深对圆的特征的认识。

3、对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引导,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逼近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措施:

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2、通过画圆,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

3、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4、可以充分利用史料,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一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信息窗1、圆的认识(两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及圆的特征,充分理解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信息窗2、圆的周长(三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课时目标:

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课时目标:

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信息窗3、圆的面积(三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

第二课时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理解圆环面积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环的面积。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目标:

1、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回顾整理(两课时)

第一课时目标:

1、通过回顾整理,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间的梳理与沟通,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加深对“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信息窗1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图钉、细线、大小不同的圆、圆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随着科技地发展,人类社会地进步,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课件出示:

书第2页上的情境图。

这是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看了以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

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二、合作探索

1、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下面我们画一个圆来研究一下。

(1)让学生自找工具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可利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

(2)展示自己画的圆,并交流感受。

(3)用圆规画圆。

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画圆的方法及应注意什么问题?

(4)全班交流画圆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5)你们认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圆的大小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圆的位置是由针尖的位置决定的,圆的大小是由两角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刚才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探索圆的特征。

(1)折一折

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

使学生通过对折明白:

圆有无数条直径。

圆还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都是直径。

(2)画一画

让学生在圆上画出半径,通过画半径,使学生明白:

圆有无数条半径。

(3)量一量

让学生在圆上量半径和直径,通过测量使学生明白: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有什么特点?

直径的长度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

在同一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师板书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d=2r,r=

d。

3、总结圆的特征

根据刚才的研究,谁能说说圆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且直径是半径的2倍。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都是直径。

4、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了吗?

谁能先来说说车轴应安装在什么地方?

(车轴应安装在圆心上)

谁再来说说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因为车轮上的任何一点到车轴(即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将车轮设计成圆形,不仅美观,而且在滚动的过程中能保持车身平稳;同时圆易滚动,能提高行驶速度。

三、巩固应用:

自主练习第1—5题。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基础训练第1页“随课测评一”第1-2题。

选做题:

“随课测评一”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1、2题。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半径:

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直径:

有无数条,并且都相等。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d=2r,r=

d。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都是直径。

 

信息窗1第二课时:

4页自主练习6—1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及圆的特征,充分理解同一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第6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第7题。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

此题综合了圆、数对、平移等知识。

练习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3、第8题。

这是运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交流。

让学生明确:

只有设计成圆形的场地才比较公平。

教师可组织学生实地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寻找较为理想的方法。

课后领学生在操场上选一个位置作圆心,先在绳子的一端系上粉笔,再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圆心上,然后拉紧绳子绕圆心转一圈,在圆上任意找出6个点,作为选手套圈位置。

4、第9题。

这是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引导学生明确解决第

(1)小题的关键是明确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第

(2)小题圆的直径是长方形的长,半径是长方形的宽,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5、第10题。

这是设计图案的题目。

练习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创新,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点评。

6、第11题。

这是选做题。

练习时,让学生明确第

(1)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内切圆,且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第

(2)小题是要求画出正方形的外接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7、“课外实践”。

这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操作,寻求测量的方法。

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点评。

重点让学生明确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测量方法:

用直尺量碗口的直径,也可以用两个三角板和一把直尺量碗口的直径。

8、你知道吗?

通过文字介绍和直观图形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扇形。

二、布置作业:

必做题:

基础训练第1页“随课测评一”第3-5题。

选做题:

“随课测评一”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第3题。

信息窗2第一课时:

圆的周长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活动,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在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细线、直尺、大小不同的圆、圆周率演示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索、小组讨论、直观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物,如:

北京的天坛就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十分宏伟的建筑。

课件出示:

书第7页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作简要介绍。

根据祭天台和祈年殿的有关数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

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

二、合作探索

1、解决问题:

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

求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也就是求什么?

(求圆的周长)

我们用一张圆形的纸片来研究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师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片,边演示边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

指出: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然后让学生也拿出一个圆形纸片,用手指出它的周长。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拿出一根线,用线绕圆纸板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量一量它的长度,量得的结果就是圆的周长。

然后在圆纸板的直径的一端画上箭头,使箭头指着刻度尺的零刻度,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这时箭头指着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圆周率演示器)

我刚才用两种方法分别量了直径是10厘米的圆的周长,量得的长度都是30厘米多一点。

(2)动手实验

教师让学生拿出圆纸板,选择方法,分组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纸板的周长、直径,并把量得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观察、比较量得的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

用滚动、线绕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却比较麻烦,结果也不太准确,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3)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圆有大有小,圆的周长也就有长有短。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那么,你猜猜看,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

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

猜猜看

教师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用一根细线绕圆一周剪下,拉直和直径比较,发现这段长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学生自己验证:

让学生用刚才测得的表中的数据分组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观察数据。

有的小组计算出的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5,也有的小组计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4、3.13。

在实验操作中允许存在这样的误差。

不管是3.13、3.14,还是3.15,都可以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得出结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

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其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也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周率一般用字母π表示。

板书:

圆周率

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谁是固定的倍数?

完成板书:

圆周长:

直径=π

指导学生阅读书第8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并让学生汇报"看书后知道了些什么",板书:

π=3,1415926……≈3.14

让学生阅读书第9页上的“你知道吗?

”,再次了解我国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应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C=πd

让学生从刚才填的表格中任意挑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你会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C=2πr

小结:

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

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知道圆的半径,怎样来计算周长?

深化理解,巩固新知。

课件出示:

下面的说法对吗?

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6)让学生计算出祭天台上层的周长是多少。

教师指出:

(1)、不必写出公式,直接用公式计算就可以。

(2)、π取两位小数为3.14,以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再用“≈”表示。

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π倍”,而不是“3.14倍”。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

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

让学生独立解答,可以选择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

这里提醒学生注意:

计算结果除不尽时,得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应用:

自主练习第1—2题。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

基础训练第3页“随课测评二”第1-2题。

选做题:

“随课测评二”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第1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

C=πdC=2πr

 

信息窗2第二课时:

9页自主练习4—7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直径缩小2倍,圆的周长也缩小2倍。

()

2、根据下面的条件,求各圆的半径。

(1)c=56.52厘米

(2)c=43.96分米(3)d=9.6米

3、火车车轮的半径是0.75米,如果每分钟转300周,每小时可行多少米?

二、巩固练习

1、第4题。

这是一道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要让学生观察钟面,弄清计算时针针尖走过的路程,就是求半径12厘米的圆的周长。

而分针走1小时尖端走过的路程就是求半径为18厘米的圆的周长。

2、第5题。

这是一组辨析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地判断并加以解释。

第(4)小题可借助于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一半的区别,即半圆的周长=πr+d,圆周长的一半=πr。

3、第6题。

这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3.第7题。

这是灵活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交流时,组织学生讲清楚篱笆的长度其实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求解。

三、布置作业:

必做题:

基础训练第3页“随课测评二”第3、4(

(1))题。

选做题:

“随课测评二”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第2题。

信息窗2第三课时:

9页自主练习8—12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给一棵大树做一个直径是4米的护栏,用多长的铁条能绕护栏5圈?

2、铜丝绕线圈,线圈半径为2厘米,绕100圈需要多铜丝?

二、巩固练习

1、第8题。

这是已知周长求直径的题目。

练习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硬币的直径必须小于投币口的长度才能放进。

2、第9题。

这是综合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1)小题求最多能制作多少个铁环,需求出每个铁环需要多长的钢筋,也就是先求铁环的周长。

这里要启发学生注意要统一单位,最后的计算结果要用“去尾法”取近似值。

(2)小题解题思路与第

(1)小题相反,最后的计算结果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解答完后,可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取近似值的方法进行比较,体会“最多”与“至少”的含义。

3、第10题。

这是一道综合性的练习题,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1)求水池的半径应先求水池的周长;

(2)要联系以前所学的“植树问题”使学生明白在水池四周种树就是在封闭的圆上种树,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相同。

4、第11题。

这是求组合图形周长的题目。

引导学生明确:

跑道的一周长,就是两个半圆长(即一个圆周长)与长方形两条长边之和。

5、第12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

教师可以画一个横截面图,帮助学生理解铁丝长度与钢管直径、周长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

捆扎铁丝一圈的长分为线段长和曲线长两部分,一段线段部分长为钢管直径的长,一段曲线部分的长为钢管周长的

三、布置作业:

必做题:

基础训练第3页“随课测评二”第4(

(2)-(5))题。

选做题:

“随课测评二”的“你完成了会更聪明”第3题。

信息窗3第一课时:

圆的面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纸片、剪刀、圆面积计算公式操作图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直观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神舟”五号已成功发射,这是件令国人骄傲和世人瞩目的事情,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回收技术的国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出示:

书第12页上的情境图。

谁来说说看到“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

看了信息后,你想提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有多大?

2、“神舟”五号飞船实际降落的范围有多大?

3、神舟”五号飞船实际降落的范围比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二、合作探索

1、解决问题:

““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有多大?

(1)求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就是求以设定降落点为圆心,以10千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2)(出示一个圆)大家看,这是什么图形?

(圆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3)第一次交流,确定思路。

请你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呢?

(圆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就是说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怎么求圆的面积呢?

(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回忆一下,以前我们要研究一个新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可以试一试。

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我看你们小组的想法就很好,谁代表小组上来说一说?

大家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有初步想法的学生进行交流:

如把纸对折得到4个扇形,求出一个扇形的面积,再乘4可以得到圆的面积。

大家觉得这样行吗?

把扇形当成三角形求出面积可以吗?

(学生质疑,如怎么求扇形的面积?

学生发现扇形面积不会求,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扇形的面积不会求,但是扇形象我们学过的三角形。

如果让扇形面积接近三角形面积就好了。

怎样让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接近一些?

(把表示

个圆的扇形纸贴在黑板上)一会儿可以继续研究。

虽然这个小组折出的扇形不太像三角形,可老师觉得这种方法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他们是想把圆通过折一折转化成学过的三角形来求出圆的面积(板书:

折一折),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研究。

(学生发现扇形面积不会求,但是扇形象我们学过的三角形。

如果让扇形的面积接近三角形面积就好了)

我看你们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谁代表你们组说一说?

(学生交流)

多有创意的想法呀,这个小组先把圆剪成4份,又重新拼成新的图形(板书:

剪拼),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也就知道了圆的面积。

(把学生拼的图形贴在黑板上)这个小组说他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大家觉得像吗?

怎么让拼成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再研究。

现在同学们有了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圆折一折想转化成三角形,还有一种是想通过剪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你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了吗?

是啊。

(转化)

(4)第二次研究,明确方法。

可不管剪成的是三角形还是平行四边形都不是很像呀。

怎么才能更像呢,这就是下面要研究的问题。

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

各个小组都研究出结果了,谁想先来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

为什么要折这么多份?

因为折成4份的话,折出的形状是扇形,和三角形相差太大。

折的份数多,折出的形状越像三角形。

你们同意吗?

这就是把圆折成16份其中的一份(投影展示)),和刚才平均分成4份中的一份相比,确实像三角形了。

能让折出的形状更接近三角形吗?

学生思考:

可以继续折纸,把圆平均分的份数再多一些,分成32份。

你继续折给大家看看(学生折起来很费劲)同学们再继续折纸可能有困难了,这样吧,下面请大家都闭上眼睛,在脑中想象一下分成32份、64份,128份,分的份数越来越多,那其中的一份会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