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486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docx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

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在阅读中感悟、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重点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劳累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体会含意深刻的语句,感受真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课文详解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①为什么作者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精确到“7时30分”呢?

]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hánɡ)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②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

段导读:

第1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③找出句中一组反义词,说说它们的作用。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huàn)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diāo)零的含苞(bāo)的花朵,唯有骨髓(suǐ)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zhàn)放。

[④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意在表现什么?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句导读:

这句话是过渡句,“然而”一词有转折的意思。

]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句导读:

用具体数字说明找到适合的骨髓难度特别大,同时反衬小钱的幸运。

]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主要描写身患白血病的大陆青年小钱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在同一时刻,[⑤“同一时刻”指什么时刻?

]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lǚ)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

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xí)击了台湾地区。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❶中摇晃。

[⑥为什么这里要插入关于地震的描写?

]

段导读:

第3自然段写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冒着余震的危险准备抽取台湾青年骨髓的感人场面。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⑦作者直接写怎样抽取骨髓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写他的家人呢?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huái)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⑧这句话是什么描写?

意在表现什么?

]

段导读:

第4自然段运用插叙和心理描写,表现出台湾青年的处境和一心救人的高尚品格。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句导读:

这句话主要写抽取骨髓进展不顺利,暗示了他们所处环境的危险。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ɡ)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❷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⑨余震不断,台湾青年为什么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zàn)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qū)里涓涓流出……

段导读:

第5自然段写在余震随时都会发生的情况下,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不顾自身安危,为小钱抽取骨髓,挽救其生命。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主要描写海峡彼岸的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甘冒生命危险在余震中抽取骨髓,并马不停蹄赶到杭州为小钱做手术。

􀀑小钱得救了。

[⑩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两岸骨肉同胞(bāo)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

怎样理解结尾两句话?

]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写小钱得救了,同时点明文章中心。

知识点详解☜

  ①因为时间越精确,越能够说明故事令人难忘,同时又说明了时间的紧急和宝贵。

  ②景物描写,“阳光”“桂树”“香气”这些词有力地表现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清新而美丽的。

  ③“苍白”“红润”,充分说明身患重病的小钱因为缺乏活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

  ④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这个正值花季的年轻人,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就将结束短暂的生命,从而说明骨髓移植对他来说事关生命、十万火急。

  ⑤“同一时刻”指的是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❶余震:

大地震后发生的小震。

  ⑥表明李博士和台湾青年正处于危险之中,并为下文突出二人的不顾自身安危勇于救人的精神做好铺垫。

  ⑦这样是为了补充说明台湾青年目前的处境,从侧面衬托他的高尚品格。

  ⑧心理描写,表现和突出了台湾青年心系大陆同胞的可贵品质。

❷着,在这里读zhuó。

  ⑨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

从“静静地”一词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坚定沉着,为了挽救海峡彼岸的小钱的生命,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⑩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点明手术的成功,又自然地引起了下文。

  

重点句解析: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世代相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写生字。

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前两课分别让我们感受了朋友间深厚的友情和邻里间浓浓的亲情。

今天学习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和台湾花莲之间的故事,它非常感人。

你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吗?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二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字典,学会生字,弄懂不理解的词。

三 检查学习情况

1.重点学习易写错的生字。

(1)桂:

右边是六笔,不要写成五笔。

  

(2)湾:

右边“弯”两点向外。

(3)暂:

下边是“日”,不要写成“目”。

2.重点学习易读错的生字。

(1)袭:

读xí,不要读成xī。

  

(2)暂:

读zàn,不要读成zhàn。

(3)胞:

读bāo,不要读成pāo。

  (4)髓:

读suǐ,不要读成suí。

3.理解词语。

(1)突如其来:

突然来到或发生。

  

(2)期待:

期望;等待。

四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要点。

全文共7个自然段。

(1)1999年9月22日,杭州的早晨飘满桂花的香气。

(2)18岁的小钱不幸患了白血病,生命垂危,幸运的是在台湾找到了适合给他移植骨髓的人。

(3)此时在台湾,李博士在余震中准备从一位青年身上抽取骨髓。

(4)在灾难中,青年为了挽救海峡另一边的小钱的生命,顾不得照顾家人,也不顾自己的安危,等待着抽取骨髓。

(5)经过一次次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被抽取出来。

(6)抽取的骨髓十几个小时后被送到杭州,并被及时输入到小钱的身体里。

(7)小钱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文章描写了几个不同场景?

分别是什么?

两个场景:

(1)在杭州某医院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2)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课后反思

  1.借助对比感悟,深化课文理解。

作者在细节描写上多次运用对比,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配以杭州美景图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小钱即将享受不到美好生活的可怜;“步履匆匆”与“7.3级大地震”联系起来读,更能想象到李博士救死扶伤的高大形象;“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与“他知道……期待着他的骨髓”联系起来读,更能感受到台湾青年虽心系家人,但仍坚持躺在手术台上的不平凡的举动。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与“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联系起来,他们一心为小钱着想的形象跃然纸上,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彰显无余。

2.多种形式朗读,情感得以升华。

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三个层次的读。

一是以“期待”为切入点,教师播放杭州美景图,配以对比的语言渲染,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小钱的病情严重,生命垂危,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这是一种生命的期待、唯一的期待。

二是通过自由读,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情,多次引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做骨髓移植手术,比照阅读,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博大的爱心。

三是在理解了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捐献抽取骨髓后,读描写李博士辛苦奔波的段落,学生的感受就会更深。

经过这三个层次的阅读,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细节就会潜移默化地内化成一种人性的美好,植根于学生心中,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会变成学生心中一座永远割舍不掉的心桥。

从一开始的朗读,到找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品读重点句,重点词,等等,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交流,感受李博士和那位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中救助远在大洋彼岸的陌生的小钱的过程,从而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从朗读入手,理解感悟

1.指名读两个不同的场景,其他学生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2.小组交流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以及感动的原因。

3.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1)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指适合移植骨髓的人。

小钱18岁就得了绝症,移植骨髓是唯一的方法,合适的骨髓很难找,现在终于找到了,简直太令人激动了。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凋零”让我们感到生命即将结束,幸福美好将离他远去,我们为他伤心、难过。

“绽放”让我们感到希望,对他的美好未来充满憧憬。

教师:

大家设想,小钱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会想到什么?

有什么样的神态?

当他知道找到合适的骨髓时又有什么想法?

是什么心情?

  

(2)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那位台湾青年无私的精神令我感动,当时他没有过多地考虑家人及自己的安危,而一心想着拯救别人的生命,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你听说过地震吗?

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

举例讲一讲。

(目的在于体会“灾难”一词,感受到台湾青年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一心想着别人的可贵精神。

  (3)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突如其来”让我们知道余震不知何时就会突然来临,是大是小都是谜。

这更说明危险随时都可能来临,危及他们的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在一次次努力,是拯救别人生命的想法支撑着他们,他们无私的行为令我们感动。

  (4)小钱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得救了,他将从死亡的魔爪中挣脱出来,获得新生,是海峡另一边的骨肉同胞给予了他新生。

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