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91311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docx

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

2015年化学实验复习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浓硝酸,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D.②①④③

 2.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烧杯、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

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

 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B.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将10%的氯化铁溶液变为20%的氯化铁溶液

C.用图①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

D.用图②装置验证生铁片在pH=4的雨水中发生析氢还是吸氧腐蚀

 5.制备下列气体过程中,净化除杂的有关操作(括号内是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

A.CO2(CO)——气体通过灼热的CuOB.C2H4(SO2)——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C.NO(NO2)——通过水洗干燥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NH3(H2O)——浓H2SO4

6.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C

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向AlCl3溶液中投入镁条

D

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

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

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及现象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

B

检验某盐是否为铵盐

试样

是否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的

氧化性比I2强

NaI溶液

溶液变蓝色

D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

少量硝酸钾

试样

重结晶

8.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 ④Br- ⑤SO

 ⑥SO

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9.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Fe2+、SO

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中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10.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HNO3,同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3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溶液润洗(  )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用标准盐酸润洗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

D.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混有少量KOH固体

A

B

C

D

E

C

B

12.已知A、B、C、D、E分别为Ca(OH)2、Ca(HCO3)2、HCl、Ba(NO3)2、Na2CO3五种溶液中的一种。

现将它们相互反应情况列表如下(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现象)

据此可判断C是(  )

A.HClB.Ca(HCO3)2

C.Na2CO3D.Ba(NO3)2

13.某种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NH3、HCl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其依次通过下列药品:

①澄清石灰水 ②Ba(OH)2溶液 ③浓H2SO4 ④灼热的CuO ⑤无水CuSO4粉末,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中未见浑浊,②中变浑浊,③中无明显现象,④中有红色物质产生,⑤中固体变蓝。

若以上实验中,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则原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CO2和HCl,可能有H2B.一定有H2、CO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H2、CO2和HCl,可能有CO和H2O(g),肯定无NH3

D.一定有H2,一定没有CO

14.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Ⅱ: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颜色无变化

C.实验Ⅲ:

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15.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Na+、NH

、Ba2+、Cl-、CO

、SO

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1.36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

B.不可能存在Ba2+、Cl-

C.Na+一定存在,且c(Na+)≥0.2mol/LD.Na+、Cl-可能存在

2、非选择题

16.

(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干燥氯气

吸收NH3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2)下图是常见的试剂瓶。

请将下列试剂的序号填写在相应试剂瓶的括号内:

¢Ù大理石 ¢Ú碳酸钠溶液 ¢Û浓硫酸 ¢Ü氯水 ¢Ý酒精 ¢Þ浓硝酸

A

B

C

D

( )

( )

( )

( )

(3)干燥管在不同情况下常具有多种功能。

下列两种不同图示就分别代表了干燥管

的不同应用。

请回答有关问题:

¢Ù图甲所示的干燥管可作为气体干燥装置,

下列组合中a和R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气体a

NH3

SO2

C2H4

Cl2

固体R

碱石灰

浓硫酸

高锰酸钾

碱石灰

¢Ú该甲装置还可以作为特殊情况下的气体发生装置。

例如,在常温下可用此装置来制备空气中的某种单质气体,此时气体a为 CO2 ,固体R为 Na2O2 (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Û若按图乙来安装,此时干燥管的作用是 。

17.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O2的性质。

探究1: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A装置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分别是。

a.浓硫酸、碱石灰b.碱石灰、碱石灰

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

探究2:

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5)请在G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

(6)G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时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标准状况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少量NaHSO3,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乙的作用是。

(2)装置丁的作用是吸收污染空气的SO2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SO2气体有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将SO2通入氯水中,SO2表现的是

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反应过程中,将丙中滴管里的品红溶液滴入锥形瓶,若现象为

,则溶液中的NaOH完全转化为了NaHSO3。

(5)若丙中没有加入品红溶液,则不能准确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转化。

现有可供选择

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2mol/L盐酸、2mol/L硝酸、1mol/L

氯化钡溶液、lmol/L氢氧化钡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

请设计实验探究吸收后产物中是否存在NaHSO3和Na2SO3,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

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待测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lmol/L氯化钡溶液。

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滤液A和固体B。

步骤2:

往固体B中加入蒸馏水洗涤沉淀,静置后弃去上层清液,向固体滴入2滴(或少量)品红,再

若品红褪色(或有气泡),则

步骤3:

则;

否则。

19.¢ñ.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颗粒直径为1~100纳米)

和一种氮肥。

请根据要求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判断所得碳酸钙为纳米级的方法是。

Ⅱ.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图装置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

已知SO3的熔点16.8℃,

沸点是44.8℃。

(1)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实验需要,请从下图A~E装置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连接在

处,它们的字母序号依次是;

 

(2)在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从乙处均匀通入O2,在实验中先加热催化剂后滴加浓硫酸,

这样操作后在装置I和装置Ⅱ之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发生装置的分液漏斗上接橡皮管甲的目的是;

(4)用126g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

若测得装置Ⅲ增重了12.8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20.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想制得氢氧化亚铁并保存较长时间,按下图

(1)所示装置对其进行操作。

¢Ù某同学的操作是:

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管开始反应,实验中在B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Ú为达到实验目的,正确的操作是

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上述装置的实验结束后,取A管内反应所得的溶液,隔绝空气小心蒸干后得到FeSO4,再高温煅烧(有关装置和操作均已略去),最后留下红棕色固体,将分解时产生的气体按图

(2)所示装置依次通过洗气装置,结果试管甲内出现白色沉淀,试管乙内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回答:

¢Ù用方程式表示试管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Ú为验证红棕色固体成分,可进行如下操

作 。

¢Û图

(2)中丙装置的作用是  。

¢Ü根据实验现象写出A管内溶液蒸干后,在高温煅烧分解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氨水是一种的常用的化学试剂。

(1)以浓氨水和生石灰为原料,用如下装置为发生装置,可制取

少量氨气。

已知:

NH3·H2O+CaO=Ca(OH)2+NH3↑。

①生石灰应该装在____(填A或B)。

②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中氨气逸出的原因:

③现要用试管和必要实验用品收集一试管氨气,请在C处补

充相应收集装置。

(2)化学兴趣小组用氨水与硝酸银溶液配制好银氨溶液后,进行乙醛的银镜反应实验,但部分同学实验时间长,且效果不明显。

影响乙醛银镜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请你完成如下猜想:

①猜想:

因素一:

银氨溶液的pH大小;因素二: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影响因素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供试剂:

乙醛、2%稀氨水、0.25mol/LNaOH溶液、盐酸、2%AgNO3溶液

实验用品:

烧杯(装有热水)、试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步骤1只填现象)

1

在A、B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此时制得pH均约为8的银氨溶液。

2

(3)吸取20.00ml上述氨水于锥形瓶,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0050mol/L标准硫酸滴定,滴定至出现红色为终点,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标准硫酸20.04ml,计算上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1.D 解析:

一般来说,固体物质存放于广口瓶中,而液态物质存放于细口瓶中。

大理石为块状试剂,应盛放在广口瓶中;NaOH溶液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应存放于带橡胶塞的玻璃细口瓶中;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2.C 解析:

A选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使用分液漏斗;B选项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在蛋白质的盐析实验中不会用到;D选项肥皂的制备中用到的药品是氢氧化钠不是甘油。

3.A 解析:

A项,长颈漏斗未液封,气体会逸出,A项错误;B项装置中,反应的热效应直接与试管内气体相连进行热传递,可通过该密闭气体压强的变化(红墨水的移动来反映)验证,B项合理;C项装置中连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据氧化性的传递性即可判断,C项合理;SiO2加热不变化,NH4Cl受热分解,遇冷水重新化合成晶体附着在烧瓶底部即可分离,D合理。

4.D 解析:

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加热蒸发氯化铁溶液时,促进氯化铁的水解:

FeCl3+3H2O===Fe(OH)3+3HCl,生成的氯化氢挥发比水挥发快,更有利于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B项错误;用图¢Ù所示装置不能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氨气,而且吸收氨气还可能倒吸,C项错误。

5.A 解析:

溴水会吸收C2H4,B不正确;NO会与O2反应,C不正确;浓H2SO4吸收NH3,D不正确。

6.D 解析: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A选项错误;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通入氢气加热还原,B选项错误;可以通过镁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选项错误;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此实验可以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D选项正确。

7.D 解析:

A项稀硝酸能将生成的亚硫酸钡沉淀氧化,可用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来检验;B项应在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热;C项生成的碘单质可能是由硝酸氧化I-生成的,该方案不合理。

8.A 解析: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故肯定存在SO

,因有SO

存在,肯定无Ba2+,因无Ba2+,考虑溶液中电荷守恒,肯定存在Na+;加入氯水,CCl4层呈橙色,肯定存在Br-;加入Ba(NO3)2溶液、稀HNO3有白色沉淀,不能肯定有SO

存在,因SO

可被氧化成SO

;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也不能肯定有Cl-,因在

(2)中已加入氯水。

故肯定有的是:

Na+、Br-、SO

,肯定没有的是:

Ba2+,不能确定的是:

SO

、Cl-。

9.D 解析:

D项中检验NH

时,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NH3,NH3可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因为氨气遇水能生成显碱性的NH3¡¤H2O,故D不正确。

10.D 解析:

KOH与硝酸反应生成KNO3和H2O;CuSO4与铁粉反应生成FeSO4和Cu;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CaCO3不溶于水。

11.C 解析:

滴定时,锥形瓶不能用待装液润洗,也不需要干燥,只要洁净即可,A项操作正确,不会引起误差;滴定管要用待装液润洗,B项操作正确,不会引起误差;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读数时会偏大,即消耗盐酸体积比实际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C项符合题意;D项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

12.B 解析:

D能与B、C产生气体,故D为HCl,B、C分别为Ca(HCO3)2、Na2CO3,B能与另三种生成沉淀,而Ca(HCO3)2与Ba(NO3)2不反应,即C是Ca(HCO3)2。

13.C 解析:

气体通过¢Ù¢Ú的现象说明气体中含有HCl和CO2,HCl和CO2在与碱反应时,强酸性气体HCl先与碱反应,气体中含HCl,一定不含NH3,气体通过¢Û后,得到的气体一定是干燥的,此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产生说明气体中有CO或H2,而得到的气体再通过无水CuSO4粉末,固体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H2,CO和H2O(g)不能确定。

14.D 解析:

A项振荡后静置,Br2与NaOH反应,上层溶液颜色褪去;B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CO2,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项微热稀硝酸片刻,生成NO,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由于NO与O2反应生成NO2,广口瓶内气体变为红棕色;D项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15.C 解析:

由题干¢Ù中可知,收集到气体1.36g一定是氨气,则n(NH

)=0.08mol;由题干¢Ú中可知,不溶于盐酸的沉淀4.66g为硫酸钡,物质的量为0.02mol,另一种沉淀7.88g为碳酸钡,物质的量为0.04mol,原溶液n(CO

)=0.04mol,n(SO

)=0.02mol,不含有Ba2+,从一定含有的离子NH

、CO

、SO

看,负电荷的物质的量大于正电荷的物质的量,故一定含有钠离子,氯离子不确定,若没有氯离子,n(Na+)=0.04mol,当含有Cl-时,不论含多少Cl-,由电荷守恒可知n(Na+)都大于0.04mol,又因体积为200mL,故c(Na+)≥0.2mol/L,只有选项C正确。

16.

(1)B 

(2)① ¢Ú ¢Û¢Ý ¢Ü¢Þ (3)①A ¢ÚCO2 Na2O2 2CO2+2Na2O2===2Na2CO3+O2 ¢Û防止倒吸

解析:

(1)A中Cl2进入后没有出口,无法收集干燥的Cl2;B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且上层的水会吸收NH3,防止NH3逸出;石油分馏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由于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乙酸,它们的溶解性很强,当导管口插入液面以下时易发生倒吸。

(2)A是广口瓶,用于盛装固体物质;B、C、D为细口瓶用于盛装液体;D为棕色瓶,用于盛装见光易分解,易挥发的物质,¢Ü¢Þ均见光发生反应;B为橡胶塞,用于盛装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

(3)本题以综合应用的角度来考查仪器的正确使用,¢Ù甲做为干燥装置,固体R的要求必须能干燥气体a,且不与a发生反应。

B中浓H2SO4是液态,C中KMnO4氧化C2H4,D中碱石灰吸收Cl2,均不适合。

¢Ú甲作为制气装置,要求反应原理是某种气体与固体R在常温下反应,则推出:

2CO2+2Na2O2===2Na2CO3+O2。

17.

(1)CaO+H2O===Ca(OH)2,NH3¡¤H2O

NH3¡ü+H2O 

(2)c (3)C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5)

(6)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 (7)0.036

解析:

(1)将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由于CaO+H2O===Ca(OH)2放热且消耗了水,促使浓氨水放出氨气。

(2)干燥氨气只能用碱石灰,干燥二氧化氮可用五氧化二磷固体或无水氯化钙。

(3)如果能反应,消耗NO2使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4)由于NH3、NO2均能污染空气,所以与它们相关的实验均应有尾气吸收装置。

(5)O2、NO2密度比空气大,故应进气管短,出空气管长。

(6)观察气泡的速率控制混合气体的比例。

(7)烧瓶中充满溶液,由反应4NO2+O2+2H2O===4HNO3恰好发生,HNO3的物质的量是恰好完全反应的NO2和O2(体积比4∶1)总物质的量的4/5,溶液体积等于恰好完全反应的NO2和O2的总体积,设烧瓶中恰好完全反应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mL,则溶液浓度为

¡Á

(mol/L),即c(HNO3)=0.036mol/L。

18.

(1)防止丙中液体倒吸入装置甲中(或缓冲瓶的作用) 

(2)5SO2+2MnO

+2H2O===5SO

+2Mn2++4H+ 

(3)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4)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待测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lmol/L氯化钡溶液。

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滤液A和固体B。

步骤2:

往固体B中加入蒸馏水洗涤沉淀,静置后弃去上层清液,向固体滴入2滴(或少量)品红,再滴入过量2mol/L盐酸,振荡。

若品红褪色(或有气泡),则

产物中存在Na2SO3。

步骤3:

取适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1mol/L氢氧化钡溶液

若若出现浑浊(或红色褪去),则产物中存在NaHSO3;否则否则不存在NaHSO3。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越来越稀,稀H2SO4与Cu不反应。

SO2易溶于水,则吸收SO2时必须有防倒吸装置,因此装置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