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92389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逍遥游》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逍遥游》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逍遥游》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逍遥游》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逍遥游》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逍遥游》学案.docx

《《逍遥游》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逍遥游》学案.docx

《逍遥游》学案

《逍遥游》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浪漫主义的绮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2.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作家作品

简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

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史记》载: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庄子》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代表作:

《庄子》。

课文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

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

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资料卡片

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特色

所谓寓言,即寄寓之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

庄子散文的寓言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暗喻性。

庄子的寓言通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的,如在《逍遥游》中,鲲鹏等的寓言其实就是比喻。

同时在这些寓言故事中又插入了大量精巧的比喻,如水与舟的比喻,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比喻等,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二是想象性、虚构性。

先秦作家善用寓言者不止庄子,还有孟子、韩非等人,但庄子之寓言不同于孟子的民间传说和韩非的历史典故,而只是“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皆空语无事实”,大多是由自己想象虚构而成。

如果说孟子、韩非等人的寓言重在“实”和“真”的话,那么庄子的寓言则偏于“虚”和“幻”。

而这种想象虚构又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异常,变化万千。

三是多义性。

对庄子寓言的解释,向来是丰富多义的,因为庄子寓言的寓意大多隐而不发,比较模糊,有的难以理解,有的可以有多种解读的方法,其意蕴无穷、内涵丰富,需要努力把握和领悟。

字词广场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汤之问棘也是已 “已”通“矣”。

(5)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6)而征一国者 “而”通“耐”,能。

(7)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8)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

海动。

今义:

海洋运输。

(2)腹犹果然

古义:

很饱的样子。

今义:

副词,表示事实与所料相符。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虽然如此。

今义: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

(2)不过数仞而下 名词用作动词,落下来。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南冥者,天池也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③此小大之辩也

(2)介宾短语后置

去以六月息者也

(3)宾语前置

①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②奚以知其然也/而彼且奚适也

(4)固定结构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不亦……乎,表示反问,相当于“不也是……吗”

什么是“逍遥”?

从语义学意义上说,这是个联绵词,联绵词往往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

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反正试想一下安适自得、自由自在、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在本文中,“逍遥”指的是无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

逍遥和游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遥就是游,逍遥的本质和意义由“游”来表述,游是逍遥的方式。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

第一部分(第1段)

第1层(开头至“去以六月息者也”),描绘鲲鹏的形象。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本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并以夸张极写鲲鹏之大,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注意这并非褒扬鲲鹏,而是为论点的提出蓄势。

接着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击”“抟”“三千里”“九万里”,夸张奇异,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

至此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自由,实则还未达到逍遥境界,它还是“有所待”的,“海运”“大风”即是所待之物。

“有所待”就不自由。

这一层描写的重点是大鹏:

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它积满气力,怒张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彩,作者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是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

第2层(“野马也”至“今将图南”),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南飞,鹏鸟所待的是海运时的六月巨风。

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所待的是“以息相吹”。

为了强调鹏鸟的“有所待”,作者连用了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芥草杯水就能负载的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究竟如何高远呢?

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微尘浮动来形容,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喻,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第3层(“蜩与学鸠”至段末),反驳蜩与学鸠,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有所待。

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逍遥,从而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进行反驳:

“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的不一样。

鹏鸟背宽翼大,要乘厚风行万里;蜩与学鸠身轻翼小,抢榆枋而知足。

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都是各适其性而有所待。

蜩与学鸠认识不到自己与鹏鸟的差别和相同点,反而嘲笑鹏鸟南飞是多此一举。

第一部分(第1段),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并进行夸张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2段)

第1层(段首至“不亦悲乎”),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

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

“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

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

我们看这些比喻,有的是很浅显,有的是很神奇,有的是很夸张,可以说是一连串的比喻。

这样就好像是园中之园,可以使人涉步成趣,可以使人目不暇接,增强艺术情趣。

第2层(“汤之问棘”至段末),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加以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

“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1段“北冥有鱼”内容好像重复,其实不然。

专家对这两段文字有很好的解释:

“前语近怪,且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

前后详略各异,足以明之。

”由此可见,这段文字不是对第1段的重复。

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

总之,一句话,借商汤向夏棘的问话,重复说明无论是大鹏还是斥躌,皆有所待,大小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各自以为自由,其实都不自由。

第二部分(第2段),是对上述观点的扩展和深化。

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所列举的事物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三部分(第3段)

第1层(段首至“犹有所待者也”),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从反面举出不是逍遥游的例子。

宋荣子能够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但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算不算逍遥游呢?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

列子和宋荣子固然比前面的四种人高得多,正像鹏鸟比蜩鸠、斥安鸟高得多一样,然而这高低之间的共同点是“有所待”,因此他们算不得逍遥游。

第2层(“若夫乘天地之正”至结尾),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

庄子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

至此,文章的主题豁然明朗。

第三部分(第3段),作者步步深入地对“无待”进行了论述。

先以批判目光短浅的庸人引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宋荣子以及更胜一筹的“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列子,但又随即指出,二人尽管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还是有所待的。

作者先述后议,先破后立,在列举了种种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之后,阐述了什么是逍遥之境,怎么样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才能做到“无待”,才能达到“逍遥游”,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得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尤其是要做到“无己”。

深层探究

《逍遥游》主要论述庄子所幻想的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课文通过鲲、鹏待风而飞,蜩、学鸠愚者夸愚,斥安鸟识短志小,阐明世间诸物虽强弱、大小悬殊,智愚、寿夭迥异,却都受制于外力、牵累于内欲。

只有完全摆脱了这些限制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才能遨游于天地之间,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1.奇特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

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

蜩与学鸠、斥安鸟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几则寓言故事,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

2.大胆的想象

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

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

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

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3.隐蔽的情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

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

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

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

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

1.在作者看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不能算是逍遥游,那么作者对鲲鹏、蜩与学鸠、斥安鸟的态度一样吗?

提示:

不一样。

虽然鲲鹏“之九万里而南为”还不能算是逍遥游,可是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它“志向高远、鹏程万里”的行为,而完全否定了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控于地而已矣”,斥安鸟“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的渺小与浅薄,从而摆出了“此小大之辩也”的观点,也有力地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2.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

作者肯定这四种人的做法吗?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这四种人虽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安鸟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

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

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何谓“逍遥”呢?

庄子告诉我们: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如何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

提示:

品味《逍遥游》所抒发的感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美丽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痛苦。

作者笔下的大鹏,雄健美丽,志向高远,它能够振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能够背负青天而飞向遥远的南冥;然而有所待的大鹏虽然能高飞万里,但在追求“逍遥游”上却失败了。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周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

我们知道,庄周主张“绝圣弃知”,他崇尚、赞美的是“无己”之“至人”,“无功”之“神人”,“无名”之“圣人”。

但是,我们仍然能体会到作者对智慧所持的肯定,对生命所抱的热爱。

当蜩与学鸠讥笑大鹏时,作者发自肺腑地斥责道: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又明确地指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作者紧接着作了一番议论之后指出,人世间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他们自满自足,自以为是,和蜩与学鸠的可笑程度是一样的,从而给予作者所厌恶、鄙弃的统治者以顺手一击。

可见,一心要脱离人世而作“逍遥游”的庄周,要否定的并不是人世社会,而只是人世社会的愚蠢与腐朽。

他把“至人”境界写得那样遥不可及,把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神人写得那样飘逸动人,这其中不正燃烧着作者炽烈的理想之火吗?

篇首以奇特的想象,展现了大鲲化为大鹏,大鹏由北冥徙于南冥的壮观图景: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极形容其声势之磅礴、飞之高、去之远。

接着就从“上者九万里”一句荡开两笔:

一写自天上九万里看地面,只见“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自地下看天空,苍茫一片,“其远而无所至极”。

抽象的九万里,成为可感的景象。

二是以连类譬喻的手法,解说大鹏高飞九万里的缘故。

水浅不能承大舟,风九万里之厚才能负大翼,其理显而易明。

这些都似说得很随意,但前可证之天文,后可证之物理,蕴含了光辉的科学思想。

说理完全寓于形象之中。

(选自《古文鉴赏大辞典》,徐中玉主编)

他山之石

幸福是什么

顾俊民

三口之家在小车上,男主人公对幸福的理解就是不堵车,快点到家;女主人公的幸福就是在车上能美美地睡上一觉;而小女孩的幸福感觉就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由此可见,对幸福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

那么幸福的基础是什么?

它是否和一定的物质基础成正比,即生活富裕了就一定幸福?

对此,既肯定,又否定。

当你从简陋、破旧的房屋搬进宽敞明亮的公寓房时,舒适、满意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可当你并不是因为缺钱而焦灼不安时,幸福又与物质无关。

早些年不是有句流行语,“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这句话颇为形象地印证了物质与幸福之间的另一层关系。

换句话说,幸福并不是完全寄托于物质的。

追求幸福,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

对幸福,谁不羡慕,谁不向往,谁不孜孜以求?

然而,不同的对象对幸福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感受:

对国家、民族而言,幸福就是对国强民富、繁荣昌盛、团结和谐的希望;对家庭来说,幸福就是对子女有一个美好未来、长辈们身体健康的希望;对工作着的人们来说,幸福就是人事两旺、心情舒畅的希望。

由此看来,幸福实质上就是我们对人生所持有的态度,是一种心理体会。

再深想一层,它又与人的价值观紧紧扣在一起。

换个角度讲,人的价值观又决定了人的幸福观。

人的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传统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而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又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比如最近有媒体在讨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家政服务的事。

就大学生本身而言,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而且个人乐意,一种职业的幸福感悄然而至。

而社会之所以对大学毕业生从事家政工作有不同的声音,说到底还是“人分三六九等”的腐朽价值观在作怪。

从深处想,这里就有个“职业贵贱”的价值观问题。

其实,靠劳动致富,没什么丢人的。

因此,媒体就“职业贵贱”开展“我们的价值观”讨论是很有深远意义的,这又与当前的“幸福”建设戚戚相关。

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人的幸福观,而当我们致力于建设社会的“幸福”观时,其关键还在于确立我们的价值观。

唯有这样,幸福才能敲响天南海北、千家万户的门。

(摘自2012年4月2日《杭州日报》)

攻读点:

当“幸福”一词与“民生”问题紧密相连时,我们或许还在惊诧于词汇组合的魅力,而它已经悄然流行于老百姓的口头。

“民生”“幸福”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议题。

温总理提出的一个说法更为精辟:

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如何让人民在自尊中求得幸福,保障国民幸福指数,这是政府要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