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79349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docx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

中等生�高考化学专题43:

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评价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实验题

1.(题文)某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

已知:

FeS、Fe2S3均为黑色固体,均能溶于盐酸。

H2S气体有臭鸡蛋气味。

同学们对黑色沉淀的成分提出两种假设:

ⅰ.Fe3+与S2−反应直接生成沉淀Fe2S3。

ⅱ.Fe3+被S2−还原,生成沉淀FeS和S。

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取少量FeS固体,加入稀盐酸

固体溶解,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取少量Fe2S3固体,加入稀盐酸

固体溶解,出现淡黄色浑浊,有臭鸡蛋气味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资料,甲得出结论:

黑色沉淀是Fe2S3。

(1)0.1mol·L−1Na2S溶液的pH为12.5。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显碱性的原因:

_______。

(2)乙认为甲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证实,黑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2S3。

Na2S溶液呈碱性,FeCl3溶液与其反应不生成Fe(OH)3而生成Fe2S3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实验二)

步骤

操作

现象

I

开始时,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振荡,黑色沉淀立即消失,同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II

继续滴加Na2S溶液

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的黑色沉淀,振荡,沉淀不消失

(4)进一步实验证实,步骤I中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是Fe2S3,黑色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不是Fe2S3与溶液中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步骤I中黑色沉淀溶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根据以上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相关。

2.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少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D装置中:

溶液变红E装置中:

振荡后水层溶液变黄,CCl4无明显变化

继续滴入浓盐酸,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

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

CC1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

(SCN)2性质与卤素相似,氧化性Cl2大于(SCN)2,且SCN-的电子式为

II:

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Ⅲ:

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沸点约为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①小组同学认为D装置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Cl2氧化,但一定不是碳元素被氧化,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实验证实了小组同学推测的合理性,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探究E中继续滴加浓盐酸后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乙两同学分别作了如下实验: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通N2,一段时间,B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乙在A、B间增加盛放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B中有少量白色沉淀。

产生少量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结合(3)中两同学的实验现象。

你认为原实验B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SO2气体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I.如下图所示,使用药品和装置一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1)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

(2)B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

(3)学生甲预测装置D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现D中产生了少量白色沉淀。

学生乙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少量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因为装置或溶液中少量的氧气参与了氧化反应,请写出装置D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II.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装置二,且所配制的溶液均使用无氧蒸馏水,检验SO2在无氧干扰时,是否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

(4)碳酸钠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

(5)当______时,氯化钡溶液中没有沉淀出现,说明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此时滴加双氧水,出现了白色沉淀。

(6)裝置二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5.浓氨水可用于检验氨气的泄漏,文献表明一定条件下NH3与C12可发生置换反应,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 与Cl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题:

(1)氯气的制备

①氯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填装置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纯净氯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部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E 装置中试剂可根据需要改变),其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___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NH3 与Cl2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2连接在右图Y中,在注射器X中充入NH3(中间连接管用夹子K 夹好)。

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推动注射器活塞,使少量NH3非常缓慢充入Y管中

①y 管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白烟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继续较快通入NH3

Y 管中产生较多白烟

③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设计实验证明白烟所含物质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

②用

(2)中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氯元素比硫元索非金属性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2−+H2O

HS−+OH−黑色沉淀还可能是FeS和S,或Fe2S3、FeS和S的混合物,与稀盐酸反应也有相同现象Fe2S3的溶解度比Fe(OH)3更小Fe2S3+4H+==2Fe2++S↓+2H2S↑试剂的相对用量、反应体系的酸碱性

【解析】

(1)0.1mol·L−1Na2S溶液的pH为12.5,其原因是,S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S2−+H2O

HS−+OH−。

(2)乙认为甲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黑色沉淀还可能是FeS和S,或Fe2S3、FeS和S的混合物,FeS、Fe2S3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有相同现象。

(3)进一步研究证实,黑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2S3。

Na2S溶液呈碱性,FeCl3溶液与其反应不生成Fe(OH)3而生成Fe2S3的可能原因是Fe2S3的溶解度比Fe(OH)3更小。

(4)进一步实验证实,步骤I中局部产生少量的黑色沉淀是Fe2S3,黑色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不是Fe2S3与溶液中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Fe2S3被酸溶解生成Fe3+和H2S,然后Fe3+被H2S还原为S,所以步骤I中黑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Fe2S3+4H+==2Fe2++S↓+2H2S↑。

(5)根据以上研究,FeCl3溶液和Na2S溶液反应的产物与试剂的相对用量、反应体系的酸碱性相关。

2.MnO2+4H++2Cl-(浓)

Mn2++Cl2↑+2H2O安全瓶(或防液体倒吸)除去氯化氢气体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由电子式知:

碳处于正四价,已是最高价了,不可能被氧化红色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

Fe(SCN)3,过量氯气和SCN-反应使SCN-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BrCl+H2O=HBrO+HCl,Cl-+Ag+=AgCl↓,AgBrO易溶于水,故只生成AgCl沉淀

【解析】

(1)①A装置中圆底烧瓶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Mn2++Cl2↓+2H2O,故答案为:

MnO2+4H++2Cl-

Mn2++Cl2↓+2H2O;

②B装置是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C装置中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由于氯气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要用碱液吸收尾气,实验装置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

安全瓶(或防液体倒吸);除去氯化氢气体;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①根据电子式

知:

碳处于正四价,已是最高价了,不可能被氧化,因此D装置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Cl2氧化,但一定不是碳元素被氧化,故答案为:

由电子式知:

碳处于正四价,已是最高价了,不可能被氧化;

②红色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

Fe(SCN)3,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使Fe3++3SCN-

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故答案为:

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使Fe3++3SCN-

Fe(SCN)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褪色;

③过量的氯气和溴反应生成氯化溴,氯化溴不稳定,易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溴酸,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次溴酸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次溴酸银易溶于水,所以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故答案为:

BrCl+H2O=HBrO+HCl,Cl-+Ag+=AgCl↓,AgBrO易溶于水,加入AgNO3溶液,只能生成AgCl沉淀。

点睛:

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明确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

本题的难点是

(2)③,需要注意氯化溴发生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酸的种类,根据AgBrO、AgCl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3.Cu+2H2SO4(浓)

CuSO4+SO2↑+H2O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2SO2+2Ba2++O2+2H2O=2BaSO4↓+4H+或系统中的氧气将SO2氧化生成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酸雾与Ba2+反应生成沉淀或硫酸酸雾与Ba2+反应生成沉淀

【解析】

(1)铜和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

Cu+2H2SO4

CuSO4+SO2↑+2H2O;

(2)C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SO42-,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故答案为:

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

(3)空气中含有氧气,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硫酸根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答案为:

空气中的氧气将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硫酸根,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4)结合(3)中两同学的实验现象,BC中均有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酸雾与Ba2+反应生成沉淀,故答案为:

硫酸酸雾与Ba2+反应生成沉淀。

4.分液漏斗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2SO2+O2+2BaCl2+2H2O=2BaSO↓+4HCl产生二氧化碳,排除装置中的氧气含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只答出品红褪色不给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澄清石发水变浑浊,证明装置中空气被全部赶出等其他合理答案给分,只答出除去多余的SO2不给分)

【解析】

(1)装置C为分液漏斗。

(2)A中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入B中,二氧化硫会将氯化铁还原为氯化亚铁,所以看到的现象为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3)题目认为是:

装置或溶液中少量的氧气参与了氧化反应,则一定是氧气将+4价S氧化为+6价,反应物一定有SO2、O2和BaCl2,生成物一定有硫酸钡沉淀,那么Cl元素只能以HCl的形式存在,所以反应为还要添加H2O,所以反应为2SO2+O2+2BaCl2+2H2O=2BaSO4↓+4HCl。

(4)装置需要排除空气,所以用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来排空气。

(5)当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时,说明二氧化硫已经到达淀粉-碘溶液,但是氯化钡中无沉淀,说明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注意:

答品红褪色是不合理的,因为可能二氧化硫仅仅使品红褪色,还未到达氯化钡溶液。

(6)最后的氢氧化钙溶液的主要作用是指示装置的空气已经被除尽了,即看到氢氧化钙溶液有浑浊,代表二氧化碳气体已经到达最后的烧杯中,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净。

5.A或选B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或NaClO+HCl(浓)=NaCl+Cl2↑+H2O;4HCl(浓)+MnO2

MnCl2+Cl2↑+2H2Og→h→g→h→e→f→i黄绿气体颜色慢慢变浅2NH3+3Cl2==N2+6HCl、NH3+HCl==NH4Cl取少量白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H4+将X中的氨气改为H2S,进行同样的实验,观察到Y试管中产生淡黄色固体

【解析】试题分析:

(1)①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可生成氯气、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纯净氯气,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并用浓硫酸干燥;

(2)少量NH3非常缓慢充入Y管中,少量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气体;继续较快通入NH3,过量的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3)①白烟所含物质是氯化铵,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②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设计实验;

解析:

(1)①若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气,实验需要用装置B,反应方程式是4HCl(浓)+MnO2

MnCl2+Cl2↑+2H2O;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实验需要用装置A,反应方程式是16HCl(浓)+2KMnO4==2KCl+2MnCl2+5Cl2↑+8H2O;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纯净氯气,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并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g→h→g→h→e→f→i;

(2)少量NH3非常缓慢充入Y管中,少量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气体,现象是黄绿气体颜色慢慢变浅,反应方程式是2NH3+3Cl2==N2+6HCl;继续较快通入NH3,过量的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方程式是NH3+HCl==NH4Cl;(3)①白烟所含物质是氯化铵,取少量白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NH4+;②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将X中的氨气改为H2S,进行同样的实验,观察到Y试管中产生淡黄色固体,证明氯气氧化性大于S,所以氯元素比硫元索非金属性强。

点睛: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