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8755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学基础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学基础ppt课件.ppt

第2章声学基础,2.1声波的基本性质2.2听觉的基本特性2.3立体声基本原理2.4室内声学思考题与习题,2.1声波的基本性质,2.1.1声波,声音声波与声音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声波物体的振动会引起周围媒质质点由近及远的波动,称之为声波.引起声波的物体称为声源.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媒质.,扬声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声波,其传播方向与空气质点振动方向相同.因而,声波是一种纵波.声音声音是声源振动引起的声波传播到听觉器官所产生的感受.可见,声音是由声源振动,声波传播和听觉感受3个环节所形成的.,2.1.2声速,波长和频率声波能在空气,液体及固体等媒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声速声波在媒质中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m/s.声速与媒质的密度,弹性等因素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强度无关.当温度改变时,由于媒质特性的变化,声速也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为15时,声波在空气,水和钢中的声速分别为340m/s,1450m/s和5100m/s.当温度升高时,声速略有增加.,2.波长和频率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用符号表示,单位为m.声波在每秒钟内周期性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为Hz.声速,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为c=f(2-1)可见,声波的频率越高,则其波长越短.,2.1.3声压,声压级声波的强度可用声压,声压级来定量描述.1.声压大气静止时存在着一个压力,称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当有声波存在时,局部空间产生压缩或膨胀,在压缩的地方压力增加,在膨胀的地方,压力减小,于是就在原来的静态气压上附加了一个压力的起伏变化.这个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称为声压.,声压的大小表示声波的强弱.在一定时间内,瞬时声压对时间取均方根值称为有效声压.用电子仪表测量得到的通常是有效声压,人们习惯上讲的声压实际上也是有效声压.声压的国际单位是“Pa”(帕),1Pa1N/m2,大气压105Pa.声压与大气压相比是极其微弱的.正常人能听到的最弱声音约为210-5Pa,称为参考声压,用符号Pr表示.,2.声压级人耳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主观感受的响度并不是正比于声压的绝对值,而是大体上正比于声压的对数值.为此,在声学中还用声压级来描述声波的强弱,用符号SPL表示,单位为dB(分贝).声压级定义如下:

(2-2),式中Pe为声压有效值,Pr为参考声压,可见,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即参考声压级为0dB.,2.1.4反射,绕射和干涉声波在传播中会产生反射,绕射和干涉等现象,并具有一定的传播规律.1.反射声波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例如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若遇到坚硬的墙壁,一部分声波将反射.如图2-1(a)所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声波好像从墙后的另一声源s发射出来一样,s被称为声像.声像s与声源s到墙壁的距离相等.,当声波遇到凹面墙时,其反射现象如图2-1(b)所示.声源s发出的声波经凹面墙反射后集中到s点,称为声波的聚焦.当声波遇到凸面墙时,将产生扩散反射现象,如图2-1(c)所示.,图21声波的反射,2.绕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声波绕过障碍物而继续向前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绕射,又称衍射.绕射的程度取决于声波的波长与障碍物大小之间的关系.若声波波长远大于障碍物线度尺寸,则绕射现象非常显著;若声波波长远小于障碍物线度尺寸,则绕射现象较弱,甚至不发生绕射.因此,对于同一个障碍物,频率较低的声波较易绕射,而频率较高的声波不易绕射.,3.干涉干涉是指媒质的同一部分能够同时传播任意多个不同的声波,这些声波独立传播,彼此互不干扰.在任一时刻,媒质中微粒的位移是该时刻每一个单独声波对该微粒产生位移的代数和.,2.2听觉的基本特性,2.2.1可闻声,听阈和痛域可闻声,听阈和痛域决定了人耳的听觉范围.1.可闻声可闻声是指正常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20Hz20kHz,称为音频.20Hz以下称为次声,20kHz以上称为超声.在音频范围内,人耳对中频段14kHz的声音最为灵敏,对低频和高频段的声音则比较迟钝.对于次声和超声,即使强度再大,人们也是听不到的.,2.听阈和痛域可闻声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听到,正常人能听到的强度范围为0140dB.使声音听得见的最低声压级称为听阈,它和声音的频率有关.使耳朵感到疼痛的声压级称为痛域,它与声音的频率关系不大.通常声压级达到120dB时,人耳感到不舒适;声压级大于140dB时,人耳感到疼痛;声压级超过150dB时,人耳会发生急性损伤.正常人的听觉范围如图2-2所示.语言和音乐只占整个听觉范围的很小一部分.,图2-2可闻声的强度与频率范围,2.2.2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在物理上可以用声压的幅度,频率和频谱3个客观参量来描述;而在听觉上则常用响度,音调和音色3个主观参量来描述,俗称声音三要素.1.响度响度俗称音量,是指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受.响度不仅正比于声音强度的对数值,而且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响度级对于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人们会有不同的响度感觉.例如频率为100Hz和1000Hz的两个纯音,声压均为0.002Pa,听起来却不一样响,感觉到后者比前者响得多.,等响曲线如上所述,利用与基准音比较的实验方法,测得一组一般人对不同频率的纯音感觉一样响的响度级与频率及声压级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如图2-3所示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等响曲线,它是对大量具有正常听力的年青人进行测量的统计结果,反映了人类对响度感觉的基本规律.,图2-3等响曲线,2.音调音调又称音高,是指人耳对声音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音调主要决定于声音的基波频率,基频越高,音调越高;同时还与声音的强度有关.音调的单位是“美”,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40dB的纯音所产生的音调定义为1美.,音调与声音强度的非线性关系可由图2-4所示的曲线来描述.可以看出,在低频段,音调受声音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图2-4音调变化与响度级的关系,3.音色音色是指人耳对声音特色的主观感受.音色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结构,还与声音的响度,音调,持续时间,建立过程及衰变过程等因素有关.因而音色比响度,音调更复杂.,声音的频谱结构用基频,谐频数目,幅度大小及相位关系来描述.不同的频谱结构,就有不同的音色.即使基频相同,音调相同,但若谐频结构不同,则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和黑管演奏同一音符时,其音色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谐频结构不同,如图2-5所示.,图2-5钢琴和黑管各奏出以100Hz为基音的乐音频谱图,2.2.3听觉灵敏度听觉灵敏度是指人耳对声压,频率及方位的微小变化的判断能力.当声压发生变化时,人们听到的响度会有变化.例如声压级在50dB以上时,人耳能分辨出的最小声压级差约为1dB;而声压级小于40dB时,要变化13dB才能觉察出来.,2.2.4掩蔽效应掩蔽效应是指同一环境中的其它声音会使聆听者降低对某一声音的听力.一个较强的声音往往会掩盖住一个较弱的声音,特别是当这两个声音处于相同的频率范围时.掩蔽效应在音响技术中得到应用.如一些降噪系统就是利用掩蔽效应的原理设计的,信噪比的概念及其指标要求也是根据掩蔽效应提出来的.在数字音源中,可利用掩蔽效应进行压缩编码.,2.3立体声基本原理,2.3.1立体声基本概念1.立体声定义立体声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日常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就是立体声.如置身音乐厅欣赏那种此起彼伏的旋律,无不以美的魅力感染着我们.,2.立体声成分为了使重放立体声给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必须了解真实生活中节目演出现场的自然立体声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哪些成分是构成听众临场感的要素?

由于目前立体声节目绝大多数是音乐,歌曲,戏剧,因此,仅以音乐厅的立体声为例进行说明.,我们以舞台上左右前后错开的各种乐器组成整个乐队.他们演奏时,到达听众耳际的声音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直达声.第二类为反射声.第三类为混响声.,3.立体声的特点与单声道重放声相比,立体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方位感和分布感用单声道放音时,即使声源是一个乐队的演奏,聆听者仍会明确地感到声音是从扬声器一个点发出的.

(2)具有较高的清晰度用单声道放音时,由于辨别不出各声音的方位,各个不同声源的声音混在一起,受掩蔽效应的影响,使听音清晰度较低.,(3)具有较小的背景噪声用单声道放音时,由于背景噪声与有用声音都从一个点发出,所以背景噪声的影响较大.(4)具有较好的空间感,包围感和临场感立体声系统放音对原声场音响环境的感觉是单声道放音所望尘莫及的.这是因为立体声系统能比单声道系统更好地传输近次反射声和混响声.,2.3.2听觉定位机理人对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是由听觉的定位特性决定的.产生听觉定位的机理是复杂的,其基本原因是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声级差,进而引起相位差,音色差所造成的;也与优先效应,耳壳效应等因素有关.确定一个声源的方位,需要从平面,距离,高度3个方面来定位.,1.声源平面定位1896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提出了双耳效应假设.随后,有关学者经过半个世纪的深入研究,证实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双耳效应理论揭示了人类听觉能在平面范围内判别声音方位的机理.它是从时间差,相位差,声级差,音色差4个方面进行解释的.,图2-6双耳效应,

(1)时间差设声源在聆听者听觉平面的右前方较远处发声,用声线表示声波的传播方向,如图2-6所示.从右前方传来的声音,到达右耳的路径短,到达左耳的路径长,声音到达两侧耳壳处的时间差可近似为,(2-3),式中l表示两耳距离;表示声源与人头中心线的夹角,称为平面入射角;c为声速.设l=20cm,c340m/s,则t0.62sin(ms)(2-4),

(2)由于传到两耳的声音存在时间差,因而也会产生相位差.对于频率为f的纯音,相位差与时间差有如下关系:

=2ft(2-5)将(2-1)和(2-3)式代入上式,可得,(2-6),(3)声级差两耳虽然相距不远,但是,由于头颅的阻隔作用,使得从某方向传来的声音需要绕过头部才能到达离声源较远的一只耳朵中去.在传播过程中,其声压级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使两侧耳壳处产生声级差.(4)音色差当声源不是单一频率的纯音,而是一个复音时,情况要复杂些.如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分解为一个基频声和许多谐频声.,2.声源距离定位人耳对声源距离的定位,在室外主要依靠声音的强弱来判断,在室内则主要依靠直达声与反射声,混响声在时间上,强度上的差异等因素来判断.,3.声源高度定位声源的高度位置由声波在垂直面上的入射角(仰角)和直线距离两个坐标量来确定.直线距离的定位机理与前面所阐述的相同,而仰角定位是理论上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2.3.3双扬声器声像定位聆听重放的立体声时,听觉器官幻觉中的声源位置称为声像.声像是立体声技术研究的首要问题.声像分布,声像清晰度是最终体现立体声效果的要素;是研究立体声系统,设计立体声设备和指导放声布局及聆听方法的重要依据.,1.双扬声器声像定位实验在重放立体声时,要使听众所感到的声源相对空间位置能接近实际声源的相对空间位置,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容易想到的方式是采用和原声源数目一样的电声传输通道,并将各路扬声器在重放声场中按原发声场声源相对应的空间位置布局,但是,这种模拟既不经济也不适用.,为解决立体声重放问题,历史上曾作过许多努力.本世纪30至50年代,不少学者相继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探明了双扬声器放声时对听觉所产生的一些效应,如双耳效应,哈斯效应及界外现象等.他们所进行的双扬声器声像定位实验框图如图2-7所示.,图2-7双扬声器放声实验,2.声像分布声像分布与其所对应的原发声场各点声源空间分布的一致性,标志着立体系统的准确性.这种准确性是从立体声节目制作直至重放过程中系统综合性能的体现.声像分布与声级差及频率域的关系,在数学上可由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