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781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第30讲.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第30讲

[考纲要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

实验结论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知识归纳 

(1)胚芽鞘实验中的4个结论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

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

②生长素的作用部位:

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③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性的原理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3)分布部位:

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 )

(2)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 )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

(4)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较多的生长素( × )

(5)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发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下图是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发生原理,请据图分析:

(1)图中A→A′和B→B′的运输方式是横向运输,A→C、A′→C′、B→D、B′→D′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2)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据图分析,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发生原理是什么?

提示

命题点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

1.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

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  )

答案 A

解析 A中虽然有单侧光照,但由于玻璃片阻挡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

B向左生长,C向右生长,D向光源方向生长。

2.甲——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进行单侧光照,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从右侧单侧光照,则甲、乙分别将(  )

A.向上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答案 C

解析 由于甲中有锡箔小帽的作用,所以生长素的分布不受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直立生长;乙中虽然有单侧光照,但由于胚芽鞘无尖端,也不受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向琼脂块相对的一侧(左)生长。

“两看法”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

命题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综合分析

3.(2015·全国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正确。

4.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植物向光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答案 A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故缺乏氧气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正确;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错误;植物向光生长不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C错误;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D错误。

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其探究实验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性

(1)生理作用

(2)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

表现

(3)两重性的实例剖析

①顶端优势

a.概念: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原因:

c.解除方法:

摘除顶芽。

d.应用:

可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②根的向地性

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不均(根的向地侧生长慢,背地侧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③除草剂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2.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②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③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过程

(3)实验分析

由下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生长素浓度。

特别提醒 

(1)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2)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以提高扦插成活率。

对插条处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进行处理时要注意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3)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枝条的生根数目,也可以是生根的长度。

(4)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的情况,那么最适浓度应该在这两个浓度之间。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植物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

(2)不同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通常幼嫩器官要大于衰老器官( √ )

(3)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需要做预实验( × )

(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 √ )

(5)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 )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下图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请据图分析:

(1)图中的曲线分析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根>芽>茎。

(2)生长素的两重性可简单地理解成“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对根、芽和茎而言分别是A′、B′和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3)A→A′的含义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命题点一 生长素的两重性曲线分析

1.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答案 D

解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效果有可能相同,P点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效果最明显,所以为最适浓度。

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如下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

B.甲图中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

答案 C

解析 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侧芽②处生长旺盛,生长素浓度接近芽的最适浓度,A项错误;甲图中①处是顶芽,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B项错误;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两重性,C项正确;若给予甲图中植物右侧光照,左侧③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④,D项错误。

辨析生长素两重性分析中的3个易错点

易错点1 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

点拨:

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

易错点2 不能准确界定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出“两重性”

点拨:

确认能否体现两重性的关键在于“浓度与生长状况”。

①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如根背地生长、顶端优势等。

②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

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

易错点3 误将高于最适浓度的浓度都当做“抑制浓度”

点拨:

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的浓度,不是抑制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才是“抑制浓度”。

命题点二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或促进根生长的实验分析

3.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

答案 A

解析 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组作为对照,A错误;正式实验中的分组是根据生长素类似物的不同浓度,不同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B正确;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有浸泡法或沾蘸法,且需要处理插条的基部,C正确;插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更有利于生根,D正确。

4.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D点对应的浓度

B.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2ppm之间

C.图1和图2分别说明生长素对茎和根的生长都具有两重性

D.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单子叶作物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生长

答案 C

解析 茎弯曲生长时背光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浓度,应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A错误;从图2信息可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