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87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docx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

油务监督实施细则

1变压器油质量标准及运行中维护管理

1.1当主要变压器用油的pH值接近4.4或颜色骤然变深时,应加强监督。

若其它某项指标亦接近充许值或不合格时,则应立即采取措施。

1.2发现闪点下降时,应分析油中溶解气体,以查明原因。

1.3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以及检测周期(25号变压器油)

序号

项目

设备电压等级(KV)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运行前

运行油

1

外状

透明无杂质或悬浮物

外观目视

2

水溶性酸(pH值)

>5.4

≥4.2

GB7598

3

酸值mgKOH/g

≤0.03

≤0.1

GB7599或GB264

4

闭口闪点,℃

>140

>135

GB261

5

水分,ppm

330-1000

220-330

66-110

≤10

≤15

≤20

≤15

≤25

≤35

GB7600或GB7601

6

界面张力mN/m

≥35

≥19

GB654l

7

介质损耗因数(90℃)

330-1000

330以下

≤0.005

≤0.010

≤0.020

≤0.040

GB5654

8

击穿电压(间距2.5mm交货时)kV

500

60-220

35及以下

≥60

≥40

≥35

≥50

≥35

≥30

GB507(5)

9

体积电阻率

90℃Ω.cm

500-1000

330以下

≥6.0×1010

≥1.0×1010

≥5.0×109

GB5654

10

油中含气量(%)体积分数

330-500(电抗器)

<1

≤3

DL/T423

11

颗粒度

≥500

报告

DL/T423

运行中绝缘油常规检验周期及项目

设备名称

电压等级

检验周期

检验项目

电力变压器

电抗器

所、厂用变

3300-1000KV

投运前或大修后

每年至少一次

必要时

1—10

1、5、7、8、10

2、3、4、6、9、15

66KV-220KV

投运前或大修后

每年至少一次

必要时

1—9

1、5、7、8

自行规定

8MVA及以上

35及以下

3年至少一次

自行规定

互感器、套管

投运前或大修后

1年—3年

必要时

1-5

油开关

110KV及以上

110KV以下

少油开关

投运前或大修后

1-3

每年至少一次

3年至少一次

3年至少一次或换油

3

3

3

1.4充油电气设备大修后充入的油,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上表规定的检验项目1、2、3、4、6项检验。

1.5油开关发生多次跳闸后,应取样检验项目3。

1.6关于充油及不同牌号油混合使用的规定

1.6.1不同牌号的油不宜混合使用,只有在必须混用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1.6.2被混合使用的油其质量均必须合格。

1.6.3新油或相当于新油质量的不同牌号变压器油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的实测凝点决定其是否可用。

1.6.4向质量已下降到接近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下限的油中补加同一牌号的新油或接近新油标准的已使用过的油时,必须预先进行混合油样的油泥析出试验。

无沉淀产生方可混合使用;若补加不同牌号的油,则还需符合4的规定。

1.6.5进口油或来源不明的油与不同牌号运行油混合使用时,应按DL/T429.7预先进行参加混合的各种油及混合后油样的老化试验,混油的质量不低于原运行油时,方可混合使用;若相混油都是新油,其混合油的质量应不低于最差的一种新油,并符合4规定。

1.7各项试验的运行中超过极限值可能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试验项目

超极限值

超极限可能原因

措施概要

外状

不透明

有杂质

油中含有水或纤维、炭黑、固体物

检查含水量、调查原因,与其他试验配合,决定措施。

颜色

有色太深,有异常气味

可能过渡劣化或污染

检查酸值、闪点、油泥以决定措施

酸值mgKOH/g

(GB/T7599或GB/T264)

>0.1

①超负荷运行

②抗氧化剂消耗

③补错了油

④油被污染

调查原因,增加试验次数,更换吸附剂,测定抗氧化剂含量并适当补充。

试验项目

超极限值

超极限可能原因

措施概要

水溶性酸

PH<4.2

①油质老化

②油被污染

与酸值进行比较查明原因。

闪点(℃)

①与新油原始测值低5℃②比前次测定值低5℃

①设备存在局部过热或放电故障。

②补错了油

查明原因消除故障,进行真空脱气处理或换油。

油泥与沉淀剂(DL429.7)

有油泥和沉淀存在(重量在0.02%以下可忽略不计)

①油质深度劣化

②杂质污染

进行有处理或换油

油中溶解气体含量

见GB7252

设备存在局部过热或放电故障

查明原因消除故障,进行真空脱气处理或换油。

1.8充油电气设备异常情况下的检测

1.8.1当运行中变压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尽快取样分析进行油中气体分析以确定设备的运行工况,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8.2瓦斯继电器发出信号或动作后(分别取油样和继电器内气体并按导则的要求进行比较)。

1.8.3受大电流冲击或过励磁时。

1.8.4设备造雷击,有其他异常情况时。

1.8.5油的闪点明显下降或油质骤然变坏时。

1.8.6油中溶解气体的总烃、乙炔、氢气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组分的含量达到或超过注意值(套管为甲烷、乙炔、氢),应取样复查,确认超标后即应进行跟踪分析,以便结合其他检查性试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8.7在下列情况下,应增加油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次数

1.8.7.1油中微量水分超标时。

1.8.7.2油的酸值、反应、耐压、介损,其中一项接近或超过允许值时。

1.8.7.3运行年限超过25年的老旧变压器。

2汽轮机油质量标准及运行中维护管理

2.1新汽轮机油与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2.1.1实验室试验项目及周期

试验项目

试验时间

颜色、外观、水分

每周一次

运动粘度、闪点、水分、酸值

三个月一次

2.1.2L-TSA新汽轮机油国家标准GB11120-89

序号

项目

质量指标

32

1

运动粘度40℃,mm2/s

28.8-35.2

2

酸值mgKOH/g,不大于

0.3

3

闪点(开口),不低于℃

180

4

水溶性酸或碱

5

机械杂质,%

6

液相锈蚀

无锈

7

破乳化度min

15

2.1.3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测定方法

1

外状

透明

外观目视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离值≤20%

GB/T265

3

闪点(℃)

与新油原始测值不低于15

GB/T267

4

机械杂质

外观目视

5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的油

加防锈剂的油

≤0.2

≤0.3

GB/T7599或GB/T264

6

液相锈蚀

无锈

GB/T11143

7

破乳化度min

≤60

GB/T7605

8

水分

200MW及以上mg/L

≤100

GB/T7600或GB/T7601

200MW以下mg/L

≤200

2.2机组大修后,在起动之前,必须对用油按表中所列第1、2、3、4、5、7项进行检验;添加十二烯基丁二酸(746)或1号防锈复合剂时,应增加第6项。

2.3不同牌号油非不得已不要混合使用。

2.4混合使用的油,混合前其质量必须检验合格。

新的或相当于新油质量的不同牌号汽轮机油,如须混合使用时,应按混合油样油的实测粘度值决定是否使用。

2.5质量已下降到接近运行中油的质量标准下限的汽轮机油,若补加同一牌号的新油或接近新油标准的使用过的油时,必须按DL/T429.7预先进行混合油样的油泥析出试验,无沉淀物时方可使用;若补加牌号不同的油时,则还需遵守2的规定。

2.6进口油或来源不明的油与不同牌号运行油混合使用时,还应按DL/T429.7预先进行混油前及混合油样的老化试验,证实混合油的质量不低于运行中油,方可混合使用。

若两种油都属于新油,其混合油注质量应不低于最差的一种新油。

并符合2的规定,方可混合使用。

2.7各项试验的运行中超过极限值可能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试验项目

超极限值

超极限可能原因

措施概要

外状

乳化、不透明,有杂质

油中含有水或固体物

调查原因,采取机械过滤

颜色

迅速变深

①其他污染物

②老化程度深

找出原因,必要时投入油再生装置

酸值mgKOH/g

(GB/T7599或GB/T264)

未加防锈剂的油>0.2

加防锈剂的油>0.3

①运行条件苛刻

②抗氧化剂消耗

③补错了油

④油被污染

调查原因,增加试验次数,应进行老化试验补加抗氧化剂;投入油再生装置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离值±20%

油被污染

②油已严重老化

③补错了油

找出原因,并测定闪点。

必要时可换油

闪点(℃)

与新油原始测值低于15℃

有可能轻质油污染或过热

找出原因,与其他试验项目结果比较,并考虑处理或换油

机械杂质

①补油时带入

②系统中进入灰尘

③系统磨损颗粒

鉴别颗粒性质,消除颗粒可能来源;

油泥(DL429.7)

可观察到

油质深度劣化

必要时可换油

水分

200MW及以上mg/L

≤100

①冷油器泄漏

②轴封不严

③油箱未及时排水

检查破乳化度,如不合格应检查污染来源。

启动离心泵,排出水分,并观察系统情况消除设备缺陷。

200MW以下mg/L

≤200

3密封油监督

3.1新密封油验收标准

新密封油验收应按GB/T11120的质量标准规定附录6进行。

3.2运行中的密封油质量标准

运行中的密封油质量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测定方法

1

外状

透明

外观目视

2

运动粘度(40℃)mm2/s

与新油原始测值的偏离值≤20%

GB/T265

3

闪点(℃)

与新油原始测值不低于15

GB/T267

4

机械杂质

外观目视

5

酸值

mgKOH/g

未加防锈剂的油

加防锈剂的油

≤0.2

≤0.3

GB/T264

6

空气释放值(50℃),min

10

GB/T12597

7

泡沫特性(24℃),mL

600

SH/T0308

8

水分

≤50

GB/T7600

3.3密封油常规检验周期和检验项目

试验项目

试验时间

水分、机械杂质

半月一次

运动粘度、酸值

半年一次

空气释放值、泡沫特性、闪点

每年一次

对密封油系统与润滑油系统分开的机组,应从密封油箱底部取样化验;对密封油系统与润滑油系统共用油箱的机组,应从冷油器出口处取样化验。

机组正常运行时的常规检验项目和周期应符合上表的规定。

新机组投运或机组检修后启动运行3个月内,应加强水分和机械杂质的检测。

机组运行异常或氢气湿度超标时,应增加油中水分检验次数。

4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维护管理

4.1新抗燃油与运行中抗燃油质量标准

项目(高压油)

新抗燃油

运行中抗燃油

外观

透明

透明

颜色

淡黄

桔黄

密度20℃g/cm3

1.13~1.17

1.13~1.17

运动粘度(40℃)mm2/s

41.4~50.6

3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