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6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9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docx

高考地理新一轮复习第十七章第37讲世界主要的国家教案

第37讲 世界主要的国家

 

考纲展示

考点扫描

切脉高考

六个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日本的地理特征,如2009年上海卷第26~30题等。

2.印度的地理特征,如2012年四川卷第26题等。

3.俄罗斯的地理特征,如2013年安徽卷第26~27题,2012年上海卷第18~20题等。

4.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如2012年浙江卷第36题,2010年北京卷第36题等。

5.美国的地理特征,如2013年江苏卷第29题,2012年海南卷第8~10题,2011年山东卷第26题等。

6.巴西的地理特征,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29题等。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试题多以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部分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的局部轮廓图、地理图表资料或文字说明为背景,首先要求考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区域定位;其次要求考生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东亚——日本

1.范围:

由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数千个小岛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2.地形特点

3.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和本州岛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本州岛南部、四国岛和九州岛。

4.工业区

(1)主要分布区: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五大工业区:

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点睛】 日本四面环海,再加上日本暖流的影响,其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相比,降水量多、年较差小。

二、南亚——印度

1.三大地形

2.主要气候: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五大作物

种类

分布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山坡

黄麻

恒河三角洲

4.四大工业

5.四大城市

三、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

1.四大地形区:

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

2.主要河湖:

E伏尔加河、F鄂毕河、G叶尼塞河、H勒拿河、I贝加尔湖。

3.主要矿产

矿产

分布

库兹巴斯

石油

秋明

天然气

西西伯利亚

铁矿

库尔斯克

4.四大工业区

5.两大农业带:

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

6.交通

四、大洋洲——澳大利亚

1.领土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小岛。

2.三大地形

分布

地形

东部

山地,大分水岭

中部

平原,大自流盆地

西部

低矮的高原

3.气候:

热带面积广大,呈半环状分布。

图中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湿润气候,e地中海气候,f温带海洋性气候。

4.称号

(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丰富,出口额大。

(3)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动物具有独特性、古老性,国徽上的动物是袋鼠、鸸鹋。

5.人口、城市的分布: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如图中的g悉尼。

五、北美——美国

1.三大地形区

2.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太平洋沿岸气候带南北狭长分布、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3.河湖:

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五大湖由冰川作用形成。

4.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专业化

a玉米带,b小麦区,c棉花带,d乳畜带。

5.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六、拉丁美洲——巴西

名称

特征

地形区

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c安第斯山脉

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e热带草原气候、f热带雨林气候

农业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发展迅速

人口

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白种人、混血种人居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城市

g巴西利亚,h圣保罗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1.世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

中国

印度

巴西

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位于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

位于南美东半部,东临大西洋,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南温带

空间

定位

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分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东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山气候为主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主要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资源

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

煤、铁、锰、耕地等资源丰富

森林、草原、铁、锰等资源丰富

钢铁、机械、石油、纺织等

钢铁、机械、纺织、电子等

钢铁、机械、电子等

东部沿海、长江沿岸、陇海—兰新铁路沿线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

小麦、棉花、油菜、花生、水稻等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等

咖啡、甘蔗、香蕉、可可等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印度河、恒河平原,半岛沿海等

巴西东南部

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2.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

地理

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岛国,位于北温带

地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大西洋),东临太平洋,跨北温带和北寒带

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大西洋)

位于南半球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跨热带和南温带

空间

定位

地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气候

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主要

自然

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资源

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

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等资源丰富

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

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工业

钢铁、机械、纺织等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农作物

水稻

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

小麦、棉花、玉米等

小麦

沿海平原

东欧平原南部

中央大平原

东南部:

西南部

城市

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

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

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

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地理特征的关系

1.发达国家的地理特征

(2014·安徽模拟)读甲国、乙国本土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国西北部沿海和东南沿海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甲国南部和乙国西北山地的走向差异,并分析原因。

(3)有人提议将乙国①地的钢铁工业企业搬迁到西北沿海发展,你是否赞同?

并说明理由。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国为法国,该国西北部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南沿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2)甲国(法国)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东西走向,受其南部非洲板块和北部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乙国(美国)东部为美洲板块,西部为太平洋板块,受两大板块东西向挤压形成南北走向的山脉。

(3)赞同:

西北部沿海发展钢铁企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拉力)和钢铁企业对迁出地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力)两个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不赞同:

从老工业基地发展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分析。

答案:

(1)差异:

甲国西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东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两地气候有明显的差异。

甲国西北沿海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其东南沿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2)差异:

甲国(法国)南部山地主要是东西走向,乙国(美国)西部山地主要是南北走向。

原因:

两地所受到的板块挤压方向有明显的差异,甲国南部山地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南北方向挤压所形成,乙国西部山地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东西方向挤压所形成。

(3)赞同。

理由:

可减轻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污染;靠近沿海,水运便利,便于开发西部资源;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扩大国外销售市场。

(或不赞同。

理由:

①地附近煤

炭和铁矿石等原料丰富,在①地附近布局钢铁工业,可减少运输费用;该地钢铁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劳动力数量丰富;该地属于美国主要的经济地带之一,市场广阔。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地理特征的比较

(2014·乐陵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阿德莱德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滨海平原上美丽的城市,托伦斯河横贯市区;最热月平均气温23℃,最冷月平均气温11.1℃。

年平均降水量528毫米。

加尔各答位于印度东部沿海,沿着胡格利河河岸,呈南北向伸展,月平均气温从19℃到30℃,东南季风从6月到9月,给这座城市带来一多半的年降雨量。

材料2:

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3:

澳大利亚和印度略图。

(1)试分析阿德莱德与加尔各答两城市形成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

(2)说出A农业地域类型及分析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3)印度大量的移民迁往澳大利亚,对迁入地有何影响?

解析:

(1)读图,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水源条件、交通等方面分析二者共同的区位优势。

(2)该地主要是混合农业,从图中可知该地有发达的水陆交通;且靠近该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市场广阔;机械化程度高,加上政府的支持,从而促进该区域的农业发展。

(3)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两地都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阿德莱德为地中海气候,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都有河流经过,为城市提供水源;位于沿海,港口优良,海运便利。

(2)混合农业。

社会经济条件:

接近海港和铁路,海陆交通便利;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面向国际市场;政府鼓励支持。

(3)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