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62348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社戏练习苏教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棹船(  )  不dàn(  ) 潺潺(  )

cuānduo(   ) 凫水(  ) 归xǐng(  )

家眷(  ) jiǎo(  )洁 piāo miǎo(   )

jiū(  )葛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并画上“____”,然后按顺序改正。

 迷散  宽慰  消夏  涌跃   鱼火

 惹眼 朦胧 扫兴 怠漫 絮叨

改正 :

 

3、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三十年前,我曾到过柳林镇,说起印象,确实很朦胧了。

(        )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一百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D.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

“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5、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其中的病句并在后面横线上修改。

①社戏源于浙江绍兴农村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习俗。

②这种戏一般在庙台或草台(临时搭建)上演出。

③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

④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城隍、土地等诞辰祭祀活动中的戏。

⑤乡村流行邀请亲友看社戏。

⑥届时,各户置备酒肴,杀猪宰羊,款待宾客。

第____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7、《社戏》描写了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写出你对“童年”的感受。

童年是什么?

童年是上树采摘的那枚桑果,让人咀嚼不尽;童年是那只折叠的纸船,让人遐想万千;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海中考)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就成了我们的乐园:

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完成的,而且必有营垒相对的两方,且有输有赢,无形中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都有输赢。

这局输了没关系,下局可以翻过来。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小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争得赢局。

(节选自程乃珊《童年的弄堂游戏》)

材料二:

弄堂曾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

弄堂游戏种类繁多,有打弹子,滚铁圈,放鹞子(风筝),抽陀螺等。

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

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

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材料三:

【本报讯】日前,上海市市西邮政公司举办了《中国主题剪影弄堂游戏》的新邮首发仪式。

该套邮票以独特的剪影方式表现主题,画面生动鲜活,是了解和宣传上海本土文化的载体。

(1)、【板报栏目一】弄堂游戏我介绍。

弄堂游戏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弄堂游戏的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板报栏目二】献计献策我出力。

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的活动策略,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A.组织社区小伙伴举行溜旱冰比赛。

B.开展弘扬上海乡土文化的征文活动。

C.校园网介绍“弄堂游戏”动漫作品。

D.体育课程增设爱“弄堂游戏”教学内容。

E.穿着印有滚铁圈图案的T恤衫。

F.在弄堂里表演地方戏剧——沪剧。

 

【甲】一出门……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月还没有落……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9、甲、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吗?

10、甲段主要从哪些角度给我们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

你能说出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吗?

 

1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中山怎么会是“踊跃”的?

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吗?

 

1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一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罩”字用在此处有何作用?

 

13、【乙】文中为什么要写渔夫的喝彩呢?

把这一情节去掉可以吗?

若不可以去掉,请说说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故园春(节选)

柯灵

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

按照历年的例规,到时候自会有热心的乡人为首,挨家着户募钱。

农民哪怕再穷,也不会吝惜这份捐献。

演戏那天,村子里便忙忙碌碌,热火朝天。

家家户户置办酒肴香烛,乘便祭祖上坟,朝山进香。

午后社戏开场,少不更事的姑娘嫂子们,便要趁这一年难得的机会,换上红红绿绿的土布新衣,端端正正坐到预先用门板搭成的看台上去看戏。

但家里的主人主妇,却很少有能闲适地去看一会儿戏的,因为他们得小心张罗,迎接客人光降。

 

镇上的财主也许会趁扫墓的方便,把上坟船停下来看一看戏,这时候就得赶紧泡好一壶茶,送上瓜子花生,乡间土做的黄花果糕、松花饼;傍晚时再摆开请过祖宗的酒肴,殷勤地留客款待。

夜戏开锣,戏场上照例要比白天热闹得多。

来看戏的,大半是附近村庄的闲人,镇上那些米店、油烛店、杂货店里的伙计。

看过一出开场的“夺头”(全武行),各家的主人便到戏台下去找寻一些熟识的店伙先生,热心地拉到自己家里,在门前早用小桌子摆好菜肴点心,刚坐下,主妇就送出大壶“三年陈”,在锣鼓声里把客人灌得大醉。

他们用最大的诚心邀客,客人半推半就:

“啊哟,老八斤,别拉呵,背心袖子也给拉掉了!

”到后却总是大声笑着领了情。

这殷勤有点用处,端午下乡收账时可以略略通融,或者在交易中沾上一点小便宜。

在从前,演戏以外还有迎神赛会。

迎起会来,当然更热闹非凡。

我们家乡,三月里的张神会最出名,初五初六,接连两天的日会夜会,演戏,走浮桥,放焰火,那狂欢的景象,至今梦里依稀。

可是这种会至少有七八年烟消火灭,现在连社戏也听说演得很少。

农民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虽然还信神佞佛,但也无力顾及这些了。

——今年各处都在举行“新生活运动”提灯会,起先我想,故乡的张神会也许会借此出迎一次罢?

可是没有。

只是大地春回,一年一度,依然多情地到茅檐草庐访问。

春天是使人多幻想,多做梦的。

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

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

在三月里,他们是兴奋的,乐观的;一过了三月,他们便要在现实的灾难当中,和生活作艰辛的搏斗了。

14、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园春”的。

【理解文章内容】

15、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的句子。

【品析重点语句】

(1)午后社戏开场,少不更事的姑娘嫂子们,便要趁这一年难得的机会,换上红红绿绿的土布新衣,端端正正坐到预先用门板搭成的看台上去看戏。

 

 

(2)他们用最大的诚心邀客,客人半推半就:

“啊哟,老八斤,别拉呵,背心袖子也给拉掉了!

 

 

16、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镜头,并以传神之笔将之描画出来,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幅乡村人物风景画。

你最喜欢哪幅画面?

请说出你的理由。

【拓展延伸】

 

17、文章结尾处说:

“春天是使人多幻想,多做梦的。

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

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

”故乡那些厚道的农民的梦想有哪些?

为什么说他们的美梦是“可怜”的?

【把握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练习:

1、zhào 惮 chán 撺掇 fú 省 juàn 皎 漂渺 纠 

2、迷—弥 涌—踊

鱼—渔 漫—慢 

3、

(1)形容印象不深。

 

(2)形容月光不明。

 

4、D 

5、④ 在“祭祀活动中”后加“演出”。

 ⑤ 在“看社戏”后加“的习俗”。

 ⑥ “置备酒肴”和“杀猪宰羊”调换位置。

 

6、B 

7、那曲优美的童谣 让人陶醉其中 那场有趣的游戏 让人久久怀想 

8、

(1)需要集体完成 游戏道具可自制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BF 

9、【甲】夏夜行船;【乙】月夜归航。

 

10、视觉、听觉、嗅觉。

衬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11、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既写出了航船速度之快,也表达了“我”欢快的心情。

 

12、“回望”表现“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13、不可以去掉,这一情节烘托了归航速度之快,也说明了孩子们驾船技巧娴熟。

 

14、在三月里乡间敬神的社戏特别多;在从前,演戏之外还有迎神赛会。

 

15、

(1)示例:

写出社戏开场,姑娘嫂子们换上新衣,精心打扮的开心喜悦之情;叠词“红红绿绿”“端端正正”的运用更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且能收到较好的画面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示例:

运用语言、动作描写。

主人的“诚心邀客”和客人的“半推半就”等动作体现了农民的淳朴、厚实。

语言更是体现了乡亲之间关系的融洽、和谐。

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故园乡亲的赞美、热爱之情。

 

16、示例:

乡下孩子劳动画面。

这幅画面和谐而美丽。

因为这幅画面描绘了乡村田野风光的优美,以及孩子们在田间自由自在的劳动场景。

后者的描绘尤其生动形象,画面中孩子们活泼可爱、勤劳、悠闲自得的样子可谓跃然纸上。

(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能力提升:

17、示例:

(1)他们认定一切都命中注定,只好逆来顺受,把指望托付给祖宗和神灵;端午下乡收账时可以略略通融;在交易中沾上一点小便宜。

 

(2)春天是美好的,故乡农民的生活却是异常的艰辛——“农民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们无力去改变命运和现实,只能寄希望于祖宗和神灵;面对地主的剥削,他们无可奈何,只能苟且地、兴奋而乐观地活着。

因而,他们那点梦想显得很“可怜”。

(意思相近即可)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窃读记习题新人教版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汗涔涔(cén) 尴尬(gāngà) 众目睽睽(kuí)

贪婪(lán)诅咒(zǔzhòu)饥肠辘辘(lù)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难堪 尴尬 难受),涨(涨 羞 映)红了脸。

(2)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欲望 想法 念头)迫(逼 迫 催)使我再度地停下来。

(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吞 吐 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知识 道理 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3.下面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

A.老爸是个作家,每天废寝忘食地写作,给我树立了绝佳的榜样。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日方领导人煞有介事地挑拨离间,渲染所谓南海地区紧张,心态极不健康。

C.据悉,这个全球最大的公关像在当日装上了一把长约70米的青龙偃月刀,整体形象威风凛凛。

D.那鸟离开了秋千坪的林子,于众目睽睽中,硬是闭紧了嘴壳子,直愣愣地盯着我们,不发出一点声音。

(解析:

“煞有介事”的意思是“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句中应该用“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B.尽管“西游”题材众多,但大多数作品形象刻板,情节老套。

C.主流媒体承担着纯洁语言、倡导文明、传递正能量。

D.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生境界的教育,是提升美好品德的教育。

(解析:

A项语意重复,“超过”与“以上”重复;C项成分残缺,“承担”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加“的任务”或“的责任”;D项搭配不当,“培养”应改为“提高”。

5.新学期,为响应学校主题为“爱读书读好书”的读书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开展创建“爱上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中,准备在教室内张贴标语来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请你拟写两条。

示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在主题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畅说自己的读书感悟。

甲说: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乙说: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你接着说:

“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

(3)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

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

反方认为没有必要。

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

示例:

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

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图书角”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图书角”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至于遗失和损坏问题,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02  拓展阅读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

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

活该!

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

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⑤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

“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

”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

我好恼怒!

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

“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

”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⑥我怀着甜蜜的忧伤读《三家巷》,当读到区桃在沙面游行被流弹打死时,我趴在麦秸草上低声抽泣起来。

我心中那个难过,那种悲痛,难以用语言形容。

6.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叙写了哪几件事。

(1)偷看闲书《封神演义》;

(2)钻草垛读《青春之歌》;(3)藏猪圈棚子读《破晓记》;(4)钻牛棚读《三家巷》

7.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怕我中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

8.结合文意,赏析下列句子。

(1)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从修辞角度)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和书比作铁屑和吸铁石,将我脖子伸长看书比作喝水的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和痴迷。

(2)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从描写角度)

运用动作描写,“蹿”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读完《青春之歌》后的满足与惬意。

9.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书?

说说你阅读它时的感受。

(不少于60字)

示例:

我印象最深的书是《水浒传》,当初读时,被书里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所吸引,饭都顾不上吃,妈妈喊上三五声都舍不得动窝。

吃着酸菜,喝着稀饭看《水浒传》,那真是惬意的享受啊。

10.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莫言的成功给你什么启示?

示例:

莫言童年迷恋读书,在那样的环境下依然想方设法读了很多书,而且读书十分专心,非常投入。

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辉煌。

我们要像莫言那样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