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5617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案

趣吟古诗--《山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径”、“斜”2个生字,学会“寒、径、霜、斜”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和背、默古诗。

3、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展开想象,理解诗歌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描绘的画面。

4、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学生融入情境,掌握读古诗的方法,读出古诗的韵味,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美好风光的思想感情,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在反复吟诵中理解诗歌内容,融入情景,读出诗的韵味,热爱朗读、学习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激发对秋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引入诗题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不觉间,已至秋凉,看,这一片火红的枫叶,一阵风吹过,一片片红叶随风舞动,像一颗颗火苗在风中燃烧,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说什么?

在深秋的一天,唐代诗人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一路上,向枫林寒山走去,看到这片火红的枫林,不禁停下脚步欣赏,提笔写下---《山行》,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诗人。

(二)揭示课题,认识作者

(1)诗的题目是诗的眼睛,理解了诗题就能很好的把握时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题目“山行”是什么意思?

在山上行走。

(2)引导学生交流对杜牧的了解,教师出示诗人简介:

(杜牧生平:

(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被后人成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以七言绝句著称。

二、初读诗歌,疏通词句

(一)读顺古诗,理解字词

(1)自由朗读,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

读的时候,要把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名朗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教师根据该学生的朗读,指导全班同学注意诗中易读错的字词。

重难点字词:

“斜”字,在这首诗中读xie。

“径”是后鼻音,读jing,“霜”是翘舌音,读shuang。

(3)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边听,一边把你不理解的字词用波浪线标出来,用斜线画出诗歌节奏。

(4)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字词

注意:

“远上”是指(伸向远方),“石径斜”是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于”是指比。

指导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

三、趣吟古诗,融入意境

(一)手舞足蹈吟:

同学们,古人在吟诗时,不禁会手舞足蹈地吟,让我们用手舞一舞吧!

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掌吟前两句,让我们再抬起脚,用足踏一踏吧,古人称之为“踏歌”,踏一踏这后两句吧,师生共同用脚打节拍吟诵。

小手小脚一起手舞足蹈起来吧!

提个小建议,我们可以放慢速度读一读哦,师生手舞足蹈地慢慢吟。

(二)平仄吟:

手舞足蹈是一种形式,其实古人最主要的像他做诗一样讲究平仄地吟,平声指的是一声与二声,仄声指的是三声与四声。

古人读平声时,读的舒缓拉长一些,读仄音时读得短一些,让我们用无声的手势,可以摇头也可以用手,一边吟一边体会。

(师指导学生吟诵),指名学生读,读出了诗的韵味。

全班再读。

四、品读古诗,想象画面,反复吟诵,融入意境

1.自主探究:

都说“诗中有画”,这是在什么季节?

你看到哪些景物,又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

(1)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同时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展开想象,尝试着串讲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补充(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2.过渡引入:

诗人为什么走着走着停下来了?

(因为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叶)引导学生明白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课件出示图片,出示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夕阳照耀的枫林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火红...)教师适时引导,理解“红于二月花”,(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2)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看到此景会怎么说?

(太美了,太漂亮了)。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两句成了赞美秋天的经典名句。

3.想象画面吟诵古诗:

播放音乐,看图,带着对秋天的赞美,尝试吟诵古诗。

4.吟唱古诗:

播放音乐,在音乐的感染下,趣味吟唱,爱上吟诵古诗、学习古诗,吟唱中学生融入诗境。

五、总结提升

秋天的山野,也许草木不再葱绿,但火红的霜叶,不正是秋天的美好赞歌吗?

今天我们学习了多种古诗吟诵的方式,在古诗的长河中,还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关于赞美秋天的诗歌,请同学们课后用上你喜欢的方式吟一吟吧!

四、课后作业

1、默写古诗《山行》

2.积累有关于秋天的诗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吟一吟!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山行》

杜牧

远景: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喜爱、赞美手舞足蹈吟

近景:

枫林、霜叶平仄吟

歌唱吟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第四课《山行》

教学目标

感受古诗《山行》意境美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古诗的意境就要从诗的每句话中所展现的图画中来推敲,所谓一句一美图,一诗一美图,没有品读和重点词句的欣赏是很难感受诗句的意境美。

难点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简单的读背诗歌没有问题,但是对诗句的深层掌握,对诗句意境的感悟上的突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从划节奏的读法中来品诗的美好意境。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及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中感悟诗的美好意境。

3.以诗句所能展现出的美图并结合想象升华出诗句的美好意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欣赏图片激情导入,

导语:

推开秋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秋景秋思秋情,它们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凝聚于诗人的笔端,默默铺展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

你看,艳艳的枫叶红了,恰似二月的春花;圆圆的橙橘熟了,已然最好的时节;萧萧的风声响了,勾起浓浓的乡情……

教学过程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山行》。

引导用节奏读诗歌,感受古诗意境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文配图,引导探究。

过渡:

很好,现在我们来细细品读诗句,从细节中来品味诗句的美好已经吧!

(1)先来细品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结合课件逐词逐句品味。

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上的景象。

看到了什么!

(远: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

人、车马、枫林、霜叶、石径。

)仿佛听到了什么?

(风吹树木的沙沙声,叮叮咚咚的溪流声,小鸟美妙的歌唱声·······)

(2)你知道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是什么季节吗?

(深秋。

)画面和诗句中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季节呢?

(寒、晚、霜叶。

(3)小结前两句诗意,从整体上感受诗的意境美。

(4)继续品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抓住对重点词“坐”的解释进而理解诗人在此停车的原因。

(5)细品“霜叶红于二月花”。

抓住“红于”引出对比的手法,引导把“红于”置换成“红如”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性,进而在对比中更加体现出霜叶鲜红的美好意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试着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的意思。

例句:

之所以作者停下车要欣赏这傍晚的枫林,是因为这枫叶经过霜打以后看上去还要比二月的鲜花更鲜红鲜美。

小结

五:

小结

再次以图片的形式欣赏诗中的美景,引出作者在写美景融入真情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对深秋时节的喜爱之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画一幅秋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收集更多描写秋天的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4《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山行》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山行》是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

作者杜牧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把秋天的景色描绘的绚丽动人,既写出了枫叶的色彩,又赞美了枫叶不畏严寒、傲慢独立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深爱恋之情。

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基础,掌握了古诗学习的基本模式。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5.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7、媒体资源:

课件iPad交互工具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那个季节,说说你的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节语文课,让我们走进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诗中,感受杜牧眼中的秋天。

板书,课题

  2、师配乐读

师:

(课件出示山行图),就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着一袭青衫的诗人正悠闲地坐在车上。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黄叶翻飞。

林间不时传来啾啾的鸟语,唧唧的虫鸣。

山中的美景激起了诗人的灵感,于是便有了这首《山行》.

3.自由朗读

师:

诗人杜牧只用了28个字,就把秋天看到的美丽景色全写下来了,景美诗更美!

你们想读一读吗?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4.课件出示“径、斜、”2个生字,指名认读,帮助正音。

全班齐读。

5、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6、齐读

7、师:

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感觉,请你用一个词来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

 

同学们思考并回答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明理由。

 

学生畅所欲言。

 

听老师范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自由朗读,完成朗读要求。

 

汇报字音,理解字意。

全班齐读。

学生汇报读,互相评价

齐读

学生汇报:

生1:

生2:

快乐

生3:

陶醉

 

从生活实际出发,谈感想。

 

教学伊始,结合季节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理由,使学生顿时走进古诗。

再次配乐地朗读,入情入境。

 

情感是古诗的生命,通过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使古诗的学习进入了更深的境界。

理解一次比一次更深,学生也一次次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情感达到了高潮。

优点:

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特色:

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

师:

诗的哪些地方向我们传递着这些感觉,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这首古诗,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1、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2.、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还可以借助iPad中的古诗学习App,学习古诗。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间6分钟.批注质疑

 

1.自主合作学习

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还可以借助iPad中的古诗学习App,学习古诗。

2.质疑批注。

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