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docx
《高考专题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
高考专题_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
高三
2011-12-1713:
11
高考专题:
现代文(文学作品)精品阅读(1-5)
本部分五篇文章题目是:
胡杨仰止(王本道)、回家(许达然)、秋夜(巴金)、蚕豆开花是紫色(徐迅)、庄周的燕子(格致)。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之一
胡杨仰止
王本道
中巴车在浩瀚的戈壁滩奔驰,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的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色彩。
深褐是遍地的砾石,暗红是高低错落的红柳,灰黄是起伏流动的沙丘。
那一片片的浅绿呢?
请教身边的文友——啊,是胡杨!
利用一次旅途的小憩,我走进了附近一片胡杨林。
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在一片浑黄起伏的沙丘之中,突兀出现的一片胡杨林,显得伟大而孤独,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
在林中,我细细地观察着每一棵胡杨,他们中高的五六米,矮的只有二三米,相互簇拥地生长着,棵棵都长得铁干虬枝,粗壮有力,就连每一个细小的枝杈都显得刚劲而凛然。
那树干的树皮纵裂,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树冠阔圆如伞,叶子呈灰绿色,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显示着荒原上独有的明艳与旺盛。
胡杨林深处,我陡生一种肃穆,一棵棵胡杨那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形态,仿佛有了灵性。
他们有的像龙蛇盘踞,有的像鹰鹊独立,有的像豹熊的背景,有的像骏马惊立,有的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恐龙、一只巨蜥、一条鳄鱼……啊!
胡杨,这茫茫大漠造就的生命,浩浩沙风雕镂的塑像,给我提供了宽泛无际的想像空间。
我似乎踏上了月球,萌生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
胡杨林中,有的显然已经衰老了,树皮的褶皱高高地翘起,时光的足迹在她们身上显而易见,有的树干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树枝依然绿意蓬勃,有的已经死去倒下了,但仍然保持着刚劲的躯体;还有的已被埋进了沙丘,但坚韧的枝枝杈杈仍然倔强地在地面上伸展着,顽强地固守着周围的一片沙土。
细想起来,胡杨的奉献何止是“一生”?
她经历的岁月这么悠久,足见她的根系扎得多么深,躯体和筋骨有多么坚硬。
即使生命止息了,倒下了,她生命更多的部分仍然延伸在大地的深层!
怀着肃穆与景仰,文友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我的目光依然搜寻着车窗外远远近近的胡杨。
忽然我惊异地发现,视野中时常与胡杨同时出现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只是房屋显得有些低矮,也没有炊烟、鸡鸣、犬吠。
新疆的文友告诉我说:
“那不是村庄,是少数民族的墓地。
”茫茫大漠的十几天行程中,我所见到的这样的墓地——准确地说应该叫墓群,实在比村庄还要多,与绿洲、河流、帐篷、牛群、羊群一道,构成了戈壁滩亮丽的风景。
各民族长眠于地下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活剧,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拼搏过,燃烧过,奉献过,因此活着的人才精心维护着这些墓群,作为缅怀列祖列宗的一种方式。
在新疆,维吾尔族称坟墓叫“玛扎”,哈萨克人似乎也叫“玛扎”,回族人叫“拱北”,蒙古人叫“敖包”,只是坟墓的形态各有不同。
在荒凉的戈壁之上,我还碰到过十分眼熟的馒头一样的墓群,那就是生产建设兵团【注】的“十三连”。
按照一个团的建制,本来只有十二个连队,兵团死去的人,便被戏称为“调到十三连”去了。
“十三连”是清一色的土坟,没有鲜花,没有装饰物,只有周围几株胡杨静静地陪伴着他们。
坟前一块简陋的木牌,写着亡人的名字和他们遥远的家乡:
河南、上海、天津、山东……
天空中有苍鹰在盘旋,中巴车继续向前疾驶着,一片又一片胡杨林在车窗外掠过,随之扑入视野的是一片片“村庄”。
是,那不是村庄,是玛扎、拱北、敖包,是“十三连”。
它们静静地躺在天山山麓博大的怀抱里,谛听着这片土地上长风的呼号,马达的轰鸣,欢庆的锣鼓。
“村庄”中的每一个成员本该安然地歇息了,但是他们的脉动并没有停止,像那一株株坚韧的胡杨,活着的时候不避艰险,不怕孤寂,不择壤土,即使倒下了,他的生命还在大地的深层中延续着……
【注】1954年10月,中央决定驻新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1、开头描写浩瀚戈壁滩的独特景观,有何作用?
2、文章描写了胡杨的哪些特点?
试根据三、四两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3、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胡杨,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坟墓?
4、文章特别点出新疆各族对坟墓的称呼,以及“十三连”简陋木牌上的家乡名,这是为什么?
5、试试析本文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300字左右)。
附答案:
1、展现浩瀚戈壁的独特景观,交代胡杨特定的生存背景,为下文写胡杨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胡杨的情感作铺垫。
2、胡杨粗壮有力,刚劲凛然;明艳旺盛;奇形怪状,似有灵性;生命长久,坚韧倔强。
3、坟墓与胡杨、牛群等共同构成戈壁亮丽的风景;赞颂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奉献燃烧的墓中人。
4、有助于表现新疆各族、祖国各地人民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伟大贡献。
5、参考例文:
本文通过对生长在荒凉戈壁滩上的胡杨树以及与其同时出现的墓群的描写,再现了胡杨坚韧顽强、刚劲凛然的形象,赞美了为建设边疆像胡杨一样不畏艰苦,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各地的人民。
文章第三、四两段集中笔墨对胡杨进行了描写,写了胡杨的铁干虬枝,粗壮旺盛;奇形怪状,似有灵性;生命长久,坚韧倔强,再现了胡杨的形象。
文中描写了茫茫大漠中比村庄还多的墓群,它们与绿洲、河流、帐篷、牛群、羊群一道,构成戈壁滩亮丽的风景,人们精心维护着这些墓群,赞颂了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奉献燃烧的墓中人。
不仅如此,文章还写新疆各民族对坟墓的称呼,特别点出了建设兵团的“十三连”,没有鲜花,没有装饰物,只有胡杨树静静的陪伴,简陋的木牌上写着他们的名字和家乡,有力地表现新疆各族、祖国各地人民为共同开发建设新疆而作出的伟大贡献。
(353字)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之二
美生灵
张炜
①暮色中,河湾里落满云霞,与天际的颜色混合一起,分不清哪是流云哪是水湾。
也就在这一幅绚烂的图画旁边,在河湾之畔,一群羊正在低头觅食。
它们几乎没有一个顾得上抬起头来,看一眼这美丽的黄昏。
也许它们要抓紧时间,在即将回家的最后一刻再次咀嚼。
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
牧羊人不见了,他不知在何处歇息。
只有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像些胖娃娃。
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
如果稍稍长久一点端详这张张面庞,还会生出无限的怜悯。
②没有比它们更柔情、更需要依恋和爱护的动物了。
它们与人类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它们几乎成为所有食肉动物的腹中之物,特别包括了人类。
它们被豢养,被保护,却要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它们只吃草,生成的却是奶、是最后交出的肉体。
它们咩咩的叫声,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
它们那神秘的、不可理解的互相倾诉和呼唤,那由于鸣叫而微微开启的嘴巴、上皱的鼻梁都让人感到一个纯洁的生命的可爱。
③它们像玉石一样的灰蓝色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你,直到把你看得羞愧,看得不知所措。
④它们幼小的时候,就长出了一撮胡须,甚至还长出两个可爱的肉坠;你抚摸这胡须这肉赘,似乎看到它在向你微笑,向你无声地询问你的来路,你的归路。
可是它惟独不谈自己,不触及那无一例外的凄惨的命运。
人在这种美生灵面前,应该更多地悟想。
人一生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要克服多少障碍,才能走到完美的彼岸。
这遥遥无期的旅程,折磨的恰是人类自己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这一类生灵。
人类一天不能揩掉手上的血迹,就一天不会获得最终的幸福。
这是人类的全体未曾被告知的一个大限、一个可怕的命数。
在这个命数面前,敏慧的心灵应该有所震栗。
⑤温柔和弱小常被欺辱,可是生命的无可企及的美却可以摧毁一切。
它最终仍然具有威慑力和涤荡力。
⑥三只小羊跟在它们的母亲身边,那种稚声稚气的咩咩声至为动人,它们的母亲只顾寻找食物,几乎对它们的呼叫充耳不闻。
它需要抓紧时间摄取更多养料,以便生成奶水来饲喂它们。
它知道这些撒娇声,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和呼喊没有多少要紧。
三个孩子没有使母亲注意它们,最后就自觉无聊地在一块儿戏耍起来,像赌气似的,离母亲尽可能远一点,用有些笨拙的、粗粗的、像木棍一样的前腿去踢踏绿草;或者是瞅准一个踽踽前行的小甲虫,用毛烘烘的嘴巴去触碰,打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喷嚏这样的把戏玩了一会儿重又无趣起来,它们就一块向着远方奔跑,一蹿一蹿的,那是学着大羊们奔跑的样子。
它们一口气跑到了河边。
最后它们返回,从几只大羊的空隙中站直起来——它们想起了母亲,立刻惊慌失措地呼叫起来。
它们的母亲也在寻找孩子——它一抬头发现孩子们不见了。
母亲的叫声比小羊的叫声要粗重有力多了。
这遥遥相对的呼应此起彼伏,渐渐惊动了群羊。
所有的羊都昂头发出了叫声,帮一个母亲或三个孩子。
后来它们三个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羊群才又开始寻找食物。
⑦荒原、草地、最开阔的原野,好像最适合放牧,它们就应该是羊的世界。
羊们几乎毫无侵犯性,全身都蓄满了阳光。
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谢之情。
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羸弱的生命里索取和掠夺;因为他们自己在同类中也常常这样去做。
比起很多更弱小的生命来,人类几乎不懂得羞愧。
他们也曾编造和制定一些道德的规范和准则,却对自己的不道德视而不见。
他们更多的时间像羊一样吃草,有机会却要放下草吃羊。
他们常常奢谈自然界的所谓“食物链”,却从来不研究自己与其他动植物所构成的“食物链”。
在整个神奇宇宙的生命链条中,人类构成了多么可怕的一环。
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
他们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⑧暮色苍茫中,这一群美生灵被霞光勾勒出一片剪影。
它们驮着所剩无几的光明踽踽而行。
它们大概也会有关于黄河岸边这美好一天的记忆吧。
在这生命进化的历史上,它们的确是一些跨过了漫长世纪的苍老的生命,它们也许懂得太多太多:
关于这个星球、关于漫漫时光、关于生命的奥秘。
⑨原来它们颔下垂挂的那一缕胡须,远远不是什么滑稽的标志,而是某种深刻的象征。
它们正因为对这个世界知晓得太多了,才这样听天由命。
⑩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1、作者将羊称作“美生灵”,从全文看,“美生灵”美在哪里?
(5分)
2、文章第⑥段对三只小羊的描写有何作用?
(5分)
3、文中写道:
“作为某些个体,他们不乏优秀的悟者;作为群体,他们却是无知的莽汉。
”联系上下文看,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4、文章结尾写道:
“它们从来都没有停止去做的,就是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每天驮回最后一缕阳光。
”这句话中文中有什么深刻含意?
(3分)
5、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右左的赏析短文。
(14分)
(1)简析本文拟人手法的运用
(2)简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附答案:
1、①模样和神情纯洁可爱;②无私地馈赠和奉献一切;③温顺善良,毫无侵犯性;④群体充满和谐与温情;⑤深刻理解世界,顺应天命。
(概括作答,意对即可;每点1分。
) 2、①表现羊群的和谐与温情,与人类的同类相残形成对比;②渲染铺垫,为下文对人类的丑陋进行反思的批评张本;③场面描写,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①②点各2分。
③点1分。
) 3、①对其他生命的馈赠毫不感激;②习惯于对羸弱的生命进行索取和掠夺;③对同类也要进行掠夺甚至杀戮,且不懂羞愧;④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还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每点1分,意对即可。
) 4、①羊虽被欺辱,被杀戮,却依然默默地对人类奉献和馈赠;②它们用自己善良的本性、高贵的精神无声地向人类昭示可怕命数前的救赎之途(或“用自己的行动让人类看到拯救的希望”)。
(意合即可,答出两点给3分。
)
5、【赏析示例】
(1)简析本文拟人手法的运用
本文用颇能触动柔软的心灵的拟人手法形象生动表现了生灵之美,呼吁人类反思自我的侵略性行为,以此获得救赎之途。
文章开篇描绘“美生灵”的诗意情境,用拟人手法进行描写。
“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是如此的纯洁以致让人心生怜悯:
“可以呼唤出多少美好的情愫”的叫声,让人感到生命的可爱。
在作者眼中,羊同样具有灵性和温情。
母亲们认为“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孩子们赌气似的踢绿草、触甲虫、学奔跑,母子的互相呼唤,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写尽和谐、温情生命的美好。
美好的生命与人类的自私、残忍、无知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彰显文章主题:
热爱、感激与怜悯生命,寻找人类救赎的希望。
(2)简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将生灵之美与人类丑陋的行为进行对比,呼吁人类反思自我的侵略行为,以此获得救赎之途。
文章开篇描绘“美生灵”的诗意情境,写出小羊生命的纯洁可爱以致让人心生怜悯,唤起美好的情愫。
在作者眼中,羊是具有灵性和温情的。
母亲们认为“这嗲声嗲气的求告呼喊没有多少要紧”,孩子们赌气似的踢绿草、触甲虫、学奔跑,母子的互相呼唤,在这些描写中,展现和谐、温情生命的美好。
但是“它们把这温暖和热量分赠人类,人类却对这宝贵的馈赠毫无感激之情”,只有索取的掠夺,他们的无知“在把整个星球推向毁灭的边缘,却又沾沾自喜地夸耀和骄傲”。
美好的生命与人类的自私、残忍、无知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文章主题得以彰显:
热爱、感激与怜悯生命,寻找人类救赎的希望。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之三
秋 夜①
巴 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简单的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灵,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如注,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
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青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青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
”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青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
“我决不离开你们!
”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
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
夜很静。
连他那颗心“必必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
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
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
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
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
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
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
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
我看出来:
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
我第一眼就只看到一颗心。
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
他笑得多么快乐!
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注释:
写作背景:
本文写作于1956年9月,正值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诞辰75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正值国内社会主义革命面临很多困难之时,正值当时文艺界出现了“文艺干预生活”的讨论,巴金此时发表了批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有见地的文章并受到了批评,感到了压力。
]
1.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秋夜》,这里巴金沿用鲁迅当年用过的题目有什么用意?
2.文章第④段“先生的特殊的东西”是指哪些?
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3.
(1)第⑤段“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请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2)第⑥段中写“不要离开我们!
”与“我决不离开你们!
”有什么用意?
4.第⑦段引述了鲁迅先生的八句话,这些话有些是鲁迅的原话,有些略加改造。
这段话中句子的语气是怎样逐步变化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语气变化:
(2)作用:
5.从下列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1)浅析《秋夜》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赏析《秋夜》中“先生”这一形象
(3)赏析《秋夜》的表达技巧
附答案:
1.1956年10月,正是鲁迅去世二十周年,巴金借用鲁迅当年用过的题目,以怀念、追思、颂扬鲁迅及其精神。
2.刚毅的个性;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性格;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同志的平易近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注意从文章对鲁迅先生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中分析概括)
3.
(1)鲜红,给人以热烈、欢快的感觉。
又仿佛是种感召,吸引着众多的人们;透明,也就是毫无保留,坦诚相见,内心所思所想,可以光照日月;光芒四射,既是耀眼夺目,又犹如灯塔,给黑暗中的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同时,也照出妖魔鬼怪的原形嘴脸,使他们无处藏身。
作者以形象、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鲁迅的为人与性格。
(2)强调说明新的时期我们仍然需要鲁迅精神,鲁迅精神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4.
(1)从陈述到反问到祈使,语气越来越强烈;语言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
(2)引述鲁迅先生的话,更充分体现了鲁迅的思想和精神,表现出鲁迅的一贯风格。
同时表达作者提出我们今天如何学鲁迅、学习鲁迅的愿望。
5.
(1)《秋夜》是一篇缅怀鲁迅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奋斗的回忆性散文。
从思想意义来看,文章主要写作者在梦中与鲁迅先生会面并得到先生的教诲,坚定了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信心的过程。
为了表现这一思想,作者创造了一种虚拟的虚实环境,通过暗示、隐喻和象征的方法来凸现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虚拟之中表现作者追求真理,不惧困难的人格精神。
(2)作者在梦境之中翻看着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再次被其中的《秋夜》等篇章所感动。
在虚拟的现实中,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显现出来: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此时此景,作者又一次与先生会面,感到了温暖,受到了鼓舞。
先生在作者面前走过,眼里发出慈祥的光,作者向先生请求:
“不要离开我们!
”先生说道:
“我决不离开你们!
”一席话打动了作者。
这时,雨停了,夜很静,甚至先生的心跳也听得清楚。
作者的耳旁响起了先生的忠告:
“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
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
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鲁迅先生给作者以极大的关怀,鼓舞着处于困惑之中的巴金,鲁迅的精神如同一轮红日,唤醒了作者的梦,指明了作者前进的路。
(468字)
(3)《秋夜》一文在艺术表现上是独具一格的。
在风格上,巴金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虚”写的是梦中的情景,即鲁迅先生的出现,对作者的谆谆教诲和刚正不安阿的精神体现。
这其中,对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的描写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暗示出作者讲以先生为榜样,做真理的追求者;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
黑暗的天空、狂风暴雨象征着现实中的艰难险阻,需要作者勇敢面对;而挂在天空中的“火球”则象征着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则象征着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前进的动力。
“实”是指作者的现实环境、内心困惑和对先生的怀念之情。
虚实相间,使文章呈现出现实与梦境若即若离,极尽混沌朦胧之美。
(278字)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之四
蚕豆开花是紫色
徐 迅
“春种一粒籽,夏发万棵芽,咿子呀子哟………”黄梅小调唱的好像就是蚕豆。
很多年以来,蚕豆就是这样生长在南方的田间地头。
乡亲们仿佛知道蚕豆有很强的生命力,却很少大面积地种植,而是漫不经心地插完秧后,顺手一溜地撒落在田埂上。
等到秧苗呼啦啦地长得发绿,田埂上浅浅地生出蚕豆几瓣嫩嫩的绿叶,像是春天的两只耳朵在风中摇摆,倾听着水田里秧苗发棵拔节的声音。
很快,他们就像一对相依相偎的小儿女——别看蚕豆的叶片是绿色的,秧苗可也是绿色的,他们都绿得有些天真烂漫。
但随着绿色的秧苗撒欢似地长高了个子,蚕豆的叶片在田埂上就随风一溜开跑,跑了几趟,蚕豆就开出淡紫色的花了。
在这之前,稻田里有水,水像一汪明镜似地倒映着明月,蓝蓝的天空,朝霞和夕阳,偶尔还有一只翠鸟飞过——那些刚栽插下去的秧苗,是在另一块田里生根发芽,被人小心移植过来的,它从种子落地的那天起就离不开水,而蚕豆就不一样,它只被人丢在田埂的泥垱里,遇土生根发芽,漠漠青田白鹭飞时,它还没有冒出头来,但等田里的秧苗长成水稻,它却灿烂如霞。
在这时候,人们才像分辨男孩女孩一样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品质来。
终是要收获的。
到收获时,男人收割稻子,女人收获蚕豆。
“春种一粒籽,夏发万棵芽,咿子呀子哟……”她们头裹蓝色的头巾,嘴里哼着黄梅调。
手舞足蹈,低身弯腰地就收拾了起来。
这时蚕豆紫色的花瓣已开始凋谢,但那根茎却结着粒粒饱满的荚果——蚕豆,蚕豆在花的凋谢声中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那脆亮的名字就从绿色的根茎上滴落下来,青青的,青得像一块绿宝石,青得惹人怜爱。
这样品质优良的蚕豆是可以留作种子的,乡亲们往往选上一些,放进一个布袋里吊在房梁上。
有一年春荒时乘母亲不在家,我发现了那只布袋的秘密,不知怎么我打开布袋就把那蚕豆种子偷偷炒了吃了。
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
母亲知道后,不停地责备我:
“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