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74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想品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想品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思想品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思想品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2.docx

《思想品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2.docx

思想品德2

思想品德

一、命题依据

思想品德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福建省教育厅制订的《201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结合我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思想性:

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

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有效,试题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

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导向性: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2010~2011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五、内容目标

1.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目标要求

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七、八、九年级部分内容的考查,其目标要求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

各层次目标主要通过一些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并且内在地包含了知识内容维度。

具体内容目标如下:

知识板块

学习领域

(内容呈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

(认识自我)

1.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学会悦纳完善自己;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适好自己的情绪;

3.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

4.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

1.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道德

(自尊自强)

1.认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2.懂得自尊和知耻,懂得区别自尊与自负,分辨自尊与虚荣。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

2.探索人生的意义,体会人生的价值;

3.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法律

(学法用法)

1.知道法律的显著特征和作用;

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其意义;

3.知道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掌握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列举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能够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2.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

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心理健康

(交往与沟通)

1.知道朋友和友谊的重要性;

2.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学会建立新友谊,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2.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

3.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4.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1.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道德

(交往的品德)

1.知道家的重要性,理解孝敬父母的原因;

2.知道诚信的基本要求;

3.理解共同生活需要关心、尊重、宽容和相互理解与帮助;

4.理解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5.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2.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3.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4.学会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

努力做诚实的人。

法律

(权利与义务)

1.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

3.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

2.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和隐私权;

3.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经济权利;

5.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树立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心理健康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学会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2.学会关爱社区,关注社会问题。

1.关心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

2.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道德

(承担社会责任)

1.理解社会生活需要合作,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2.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3.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2.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的行为;

3.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培养正义感;

3.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法律

(法律与社会秩序)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

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

1.树立宪法意识;

2.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守法。

国情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1.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政治制度;

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

6.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7.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就和取得的经验;

8.理解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

9.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10.理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

12.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13.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14.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15.知道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6.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体现;

17.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

18.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

19.知道共同理想,认识其实现途径。

1.学会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积极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5.体会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6.针对当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感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关心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增强使命感;

2.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4.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体会理想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时事政治

识记和理解重大时事,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和评析重大时事政策。

纯时事考试内容以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本学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为主。

六、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形式采用开卷笔试,考试时考生可携带课本和《时事》等材料进入考场供作答时参考。

考试时间90分钟。

七、试题难度

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

易:

中:

难的比例为8:

1:

1。

八、试卷结构

题型结构:

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部分约占50%,非选择题部分约占50%。

内容结构:

“成长中的我”约占15%;“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40%;“时事”约占20%。

以上内容包含民族团结教育和纪念建党90周年的内容约10%。

九、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A.能源,世界的原动力B.海洋,未来的财富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超越发展:

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古今中外,人们积累了无数战胜挫折和逆境的经验,这是一笔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应对挫折最积极的态度是()

A.冷静对待B.精神升华C.自我疏导D.请求帮助

3.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发现一个小偷正准备翻窗入室。

小刚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

“爸爸,你该上公安局值夜班去了!

”小偷闻讯转身就逃。

这说明小刚()

A.凡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C.胆小、懦弱,不能勇敢地面对歹徒

D.用正当防卫手段保护了自己

4.“恭喜你,你的手机号码在本公司的抽奖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奖金3000元,马上汇500元手续费即可领奖。

汇款账号……”。

当收到类似的诈骗短信时,下列处理方法值得提倡的是()

A.机不可失,马上汇款 B.回拨电话,谩骂对方

C.向有关部门举报 D.向好友转发该短信

5.青少年,风华正茂。

作为一名中学生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以下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是()

A.王立同学在上学路上从不闯红灯,不穿越马路隔离带

B.张华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经常喝酒、抽烟

C.文青同学从不去营业性歌舞厅、网吧

D.何义同学每天坚持做操、锻炼身体

6.某贫困县为建形象工程,10天内强拆千户民房,而这些拆迁都是在没签订补偿协议,没对群众进行妥善安置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种做法侵犯了公民的()

A.财产继承权B.智力成果权C.合法的私有财产权D.生命健康权

7.某市最近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

最适合这幅对联的横批是()

A.春风送暖B.科教兴国C.千秋万代D.依法治国

8。

.在懒惰的鲇鱼中放入几条生性活泼的沙丁鱼,可以避免鲇鱼窒息而亡。

这是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种危机感,促使他们奋力游动。

这便是有名的“鲇鱼效应”。

这启示我们()

A.竞争可以激发活力,增强前进的动力

B.在竞争中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C.发展离不开合作,只要合作就能成功

D.合作可以相互促进,增强团结

9.1993年底,中国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从北京奥运会赛场内外到汶川地震现场,从青海玉树的救援到2010上海世博会的微笑服务,无数的青年和社会公众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无数的志愿服务。

这些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①体现了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利益③能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④有利于提升自身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的有()

①农民购买家电、建材由政府提供财政补贴

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③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

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