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89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物理试题

使用说明:

“查漏补缺”题是在高三期中、期末、零模、一模、二模五次统练基础上,对于某些知识点、能力点的补充。

没有猜题和押题的意思,试题不是一份试卷。

为了便于老师们了解“查漏补缺”中各题的用意,在题前给出了相关的知识点目的和能力点的目的要求,以便大家能明确这些题的具体作用。

本“查漏补缺”给出的题量较多,请大家要根据本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前期复习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

力学部分

知识点:

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1.2021年3月7日(北京时间)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在银河僻远处寻找宇宙生命。

假设该望远镜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运行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

仅由这些信息可知

A.“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B.“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C.太阳的平均密度

D.“开普勒”号太空望远镜的质量

知识点:

万有引力及其应用

2.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很多太空垃圾绕地球转动,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增加,从而使得一些太空垃圾进入稀薄大气层,运动半径开始逐渐变小,但每一周仍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若在这个过程中某块太空垃圾能保持质量不变,则这块太空垃圾  

A.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变小        B.地球引力对它做正功

C.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变小        D.机械能可能不变

知识点:

弹力做功、弹性势能

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的重物。

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

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0,不计空气阻力。

A.手对重物做的功大于

B.手对重物做的功等于

C.重物从静止下落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等于

D.重物从静止下落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弹簧对重物做的功等于

4.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

现有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物体,在极短时间内与物体合并为一个整体,然后压缩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0后,物体(含子弹)开始向左运动,脱离弹簧后又滑行3x0静止。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A.物体向左运动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刚开始向左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脱离弹簧后运动的时间为t=

D.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子弹、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共损失机械能

知识点:

受迫振动、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5.如图所示,把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

已知甲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8Hz,乙弹簧振子的固有频率为72Hz,当支架在受到竖直方向且频率为9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则两个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A.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8Hz

B.甲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

C.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9Hz

D.乙的振幅较大,且振动频率为72Hz

知识点:

波的叠加、波的衍射现象

6.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

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关于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知识点:

失重、超重

7.某同学为了研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重为50N的物体带上电梯,并将它放在电梯中的力传感器上。

若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测得重物对传感器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设电梯在第1s末、第4s末和第8s末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4和v8,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梯在上升,且v1>v4>v8

B.电梯在下降,且v1>v4

C.重物从1s到2s和从7s到8s动量的变化不相同

D.电梯对重物的支持力在第1s内和第9s内的功率相等

知识点:

物理思想方法

8.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A.根据加速度定义

,当

非常小,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图像

9.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力F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q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

A.物体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外力

D.加速度为6m/s2时物体的速度

知识点: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0.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以下步骤有错误的是。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B.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砝码

D.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E.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F.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2)如图是这位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由纸带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知识点: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下面的表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大小F/N

0

0.49

0.98

1.47

1.96

2.45

弹簧总长x/cm

6

7.16

8.34

9.48

10.85

11.75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测量的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点,请把第5、6次测量的数据对应的点描出来,并作出F-x图线。

(2)图线跟x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3)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知识点:

研究平抛运动

12.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图1所示的装置。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2)乙同学采用图2所示的装置。

两个相同的可忽略摩擦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与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

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长度(保持AC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3)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图3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25cm,由图可求得拍摄时每隔__________s曝光一次,该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取9.8m/s2)。

知识点:

自由落体、平抛运动、角速度

13.如图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

匀速转动,以经过O水平向右的方向作为x轴的正方向。

在圆心O正上方距盘面高为h处有一个正在间断滴水的容器,在t=0时刻开始随传送带沿与x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已知容器在t=0时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再滴一滴水。

问:

(1)每一滴水经多长时间滴落到盘面上?

(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一条直线上,圆盘转动的最小角速度ω。

(3)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间的最大距离s。

 

热、光、原部分

知识点:

光的色散光导纤维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知识点:

核能衰变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2.202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131和铯137、钡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随大气环流飘散到许多国家(如图).4月4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有效防治核污染,合理、安全利用核能成为当今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

B.铯、碘、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但不会发生质量亏损

C.铯137进行β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γ射线,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D.铯137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30.17年,如果将铯137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

知识点:

可控热核反应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3.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应实验装置“超导托卡马克”(英名称:

EAST,俗称“人造太阳”)。

设可控热核实验反应前氘核(

)的质量为m1,氚核(

)的质量为m2,反应后氦核(

)的质量为m3,中子(

)的质量为m4。

已知光速为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

+

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

C.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m1+m2-m3-m4)c2

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应原理不相同

 

知识点:

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C.日本后来向反应堆灌注海水,既可以降温,也减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