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483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流程每课时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1—5的认识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借助具体物体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数的具体含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5以内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学生小组探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用课件按顺序出示:

火箭、坦克、汽车、机器人和飞机图,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数出它们的个数,再让学生用点子表示一枚火箭、坦克、汽车、机器人和飞机的数量,最后用小棒或计数器拨一拨这些数字。

3.汇报交流,评论质疑。

学生先数出1-5的数,教师再示范讲解1—5各数的写法,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探讨2—5各数的组成教师设计分小棒游戏,让学生想一想分法。

4.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教师出示数字儿歌,帮助学生熟记1-5各数的特征。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0的认识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

2.掌握0—5各数的顺序,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树上一共有几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如果摘走一个,还剩几个?

如果再摘走一个,还剩几个?

一直摘到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用数字几来表示?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树上一个苹果都没有,用什么来表示?

小组讨论引出数字0,

小结:

0和1、2……5一样,也是一个数。

3.小组汇报,交流生活中的0。

我们认识了数字0,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0?

(全班交流)

(1)学生汇报生活中见过的0

(2)总结0的含义:

一个也没有,起点……

4.教师讲解0的写法。

(1)教师示范0的写法

教师在田字格里写0,讲解0的写法,落笔,起笔向左,写圆滑。

(2)学生描红写0,教师巡视,纠正。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6—10的认识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2.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及交流活动,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方法。

(2)出示情境图,大家数一数,有多少个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仔细看图,你还发现了哪些这样的数学信息?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生小组探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可以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等方法。

(2)按顺序出示:

跑步的同学、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图,引导学生数出它们的个数,让学生用点子表示,再用计数器拨一拨这些数字。

3.教师讲解6—10各数的写法。

教师在田字格中边示范边讲解6—10各数的写法。

4.体会序数的意义。

学生结合实际,说从前面数排第几?

从后面数排第几?

引出序数。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符号感。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拔河比赛的规则

(2)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

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

你有什么好办法?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小组汇报展示:

指名说说好的方法(指名到黑板前演示,学生可能会出现用数的方法、摆小圆片的方法等)

(2)引导学生学会用摆小圆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

3.认识符号“〉”和“〈”

(1)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课件出示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不同点:

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教师示范“〉”和“〈”的写法,学生练习写。

4.认识符号“=”

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

引出“=”。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五课时:

找找周围的数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

学活动经验,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的影子,想一想我们到哪哪些地方找它们呢?

(在家里、在校园、在书上等)

(2)出示情境图,问:

同学们,你们能在情境图里找到学过得数字吗?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学生观察情境图,小组互相合作,找出学过得数字。

3.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分别汇报找到的数字

如:

操场上运动员衣服上的数、公交站牌上的数、电话上的数、钟面上的数等。

(2)想一想我们周围还能找到哪些数?

4.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学生汇报在其他地方找到的数。

(2)师生讨论,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分类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在家帮妈妈整理过衣服吗?

谁来告诉大家,你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

是怎么分类的?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帮小明家整理衣服。

2.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学生小组探究,根据自己整理衣服的经验,说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3.汇报交流,评论质疑。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1)爸爸妈妈我

(2)上衣裤子(3)冬季夏季……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4.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给全班同学分类(按照男同学女同学、家庭住址、年龄等来分)

(2)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

”(学生说一说)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二课时:

比较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会比较几个量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粗细、厚薄等思维方法。

2.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简单的比较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深深地感受到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处,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情境图)。

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谁的衣服多?

……)

2.小组探究,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谁的衣服长?

谁的衣服短?

引导学生比较小明和妈妈的衣服的长短(学生可能用量一量、比一比,根据生活经验、个子高矮等来比较)

3.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引导学生比橱柜上其他物品,如比轻重、比高矮、长短、宽窄、远近、粗细等,再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并会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

(2)观察我们的周围,还可以比什么?

(同学之间比高矮、胖瘦等)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三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主要学习了什么?

想不想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我们学的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过这些知识?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和汇报。

(我整理衣服时,摆积木时,整理玩具时……)

(2)课件出示30页图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将图中的小动物分类。

(3)涂一涂

把高的树涂上绿色,把矮的树涂上红色,看看还能比什么?

3.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满孝纯西岗镇祝陈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认识认识位置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活动中识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绘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1做游戏拍手。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重点认识左右

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击掌游戏)辨别左右

2.联系生活认识左右。

理解一般情况,写字的手是(),右手这边就是():

按本子的手就是(),左手这边就是()。

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左右。

———————————————————

认识生活中的左右。

————————————————————

李迎春洪绪镇中心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班级姓名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已学会的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并能个熟练的读写11-20各数。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复习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3.进一步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填空。

1个十和2个一和起来就是();11十位上的一表示();16里面有()

2.数一数:

自己独立数,并写出数,共同订正。

3.看图写数:

学生先数一数,再写一写。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自主练习”第6题是找找数学课本的第8、12、15、18和20页。

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意义。

2.第7题是带有数学方法的猜数游戏。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李迎春洪绪镇中心小学编制赵允军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