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25104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二轮总复习专题导练课件.ppt

聚焦点一:

聚焦点一:

聚焦点一:

聚焦点一: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现具体内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如台商、港商来中国大陆地区办厂,加快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改变劳动力就业的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将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2011(2011安徽节选安徽节选安徽节选安徽节选)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点睛:

点睛:

点睛:

点睛:

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角度分析人口回流现象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需考虑到转入地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

(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也是高考考得比较多的内容之一。

有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大规律:

一是时间变化规律,一是时间变化规律,即区域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

产业发展低级阶段:

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重化工业阶段: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高科技产业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二是空间分布规律,二是空间分布规律,即区域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不同影响:

产业移出地(发达地区)产业移入地(欠发达地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消耗减少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污染增加,环境质量下降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增加就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珠三角面临着自身发展的障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20082012年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实现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业的区域转移。

同时,将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农村劳动力600万人转移进入工业和服务业。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方向定位于“外向型出口加工制造业”,请说明其工业定位的依据。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从位置、能源、资源、交通、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区位条件分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临港、澳和东南亚;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对外交通便捷;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自身能源、矿产资源短缺。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试分析当前珠江三角洲自身发展障碍可能有哪些?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主要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

答案:

答案:

发展空间不足或经济腹地较小;工业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等。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分别分析产业转移对移出地和移入地的影响。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第二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和提升;粤东、粤西和粤北将加快工业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

促进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而提高全省的城市化水平。

生态保护:

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和改善;对粤东、粤西和粤北而言,由于非农产业转移到该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使当地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从而降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聚焦点二:

聚焦点二:

聚焦点二:

聚焦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基建、商业、运输等的发展潜力,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东部地区各省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极大地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22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1)有利影响:

有利影响: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2)

(2)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水文特征产生较大影响。

例题:

例题:

例题:

例题:

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电为主,_电为辅。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_。

(3)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日益加大。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多项选择)()A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B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C金融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D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4)针对上题分析的可能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点睛:

点睛:

点睛:

点睛:

能源分布不均及其跨区域调配。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思路点拨: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区域能源、资源开发、资源调配。

(1)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

(2)越南煤与晋煤相比较,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

(3)华南地区电煤供应紧张是我国冬季多年出现的经济现象,这与冬季取暖用煤有关,同时也与交通受阻有关,2010年元月渤海出现罕见的海冰覆盖,使得北煤南运不畅。

(4)采取的措施则针对上题所述两点展开,如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1)

(1)水火

(2)

(2)运输距离短,运价低(3)(3)AB(4)(4)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规律技巧总结:

经常有一些考题要辨别资源尤其是能源跨区域调配方向是否正确,或分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解题时都要用到资源特点和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我们复习时要认真熟悉一些资源的分布规律,特别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状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特点中国的分布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在建的有岭澳、连云港、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特点中国的分布煤炭不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石油不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分布图。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根据图中大多数箭头的指向回答。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当前,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

(选择填空)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远洋运输D内河运输E公路运输F航空运输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我国东部石油南运主要靠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西部石油东运主要依靠铁路运输,从国外进口的石油主要依赖海洋运输。

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东运的主要方式是管道运输。

ABCB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审题时注意本题有两个问题,题中“流场”就是运输过程。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广东位于我国南海石油资源和海外石油输入华南、西南地区的枢纽中心;广东位于世界石油海外市场进入中国远洋运输航线的南端,距离世界石油市场最近,成本较低;广东经济发达,本省石油消费市场巨大。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2009年12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启用仪式。

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它开启了中国利用国际能源的新历史,标志着中国的能源来源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简述中哈天然气管道开通的地理意义。

解析:

解析:

解析:

解析:

主要包括对哈萨克斯坦和对中国两方面的意义,以及对两国之间交往的意义。

意义的内容可涉及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等。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简述中哈天然气管道开通的地理意义。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发展,促进能源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