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18112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灵川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灵川县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区、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开发甘棠江,建设大县城,打造新灵川”的工作思路和“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组织财政收入,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努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大财政监管力度;以打造“五个财政”为切入点,强化工作措施,巩固和深化财政改革,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收入总计为202956万元,支出合计为18261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0345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9674万元,净结余为671万元,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由于与自治区财政厅的对账尚未结束,因此,预计上述数据可能会有变化)。

——收入构成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62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10094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00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13757万元,收入总计202956万元。

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为19.18%。

全年组织财政收入12027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6%,同比增收20207万元,增长20.19%。

其中:

国税累计完成2503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47%,同比减收328万元,下降1.29%;地税累计完成6182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05%,同比增收6728万元,增长12.21%;非税收入累计完成3341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49%,同比增收13807万元,增长70.41%。

——支出构成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835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7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2582万元,合计182611万元。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835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0.71%,同比增支21935万元,增长14.02%。

支出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县政府确定的10项惠民工程等支出的需要。

其中教育、科技、农业的增幅分别为20.04%、27.58%、20.88%,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19.18%的增幅。

分项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2110万元,比上年增支13213万元,增长45.72%。

主要是党政机关正常运转、诚信计生及为与GDP相匹配将部分企业改制、城乡建设等支出在本科目列支。

2、公共安全支出4612万元,比上年减支1058万元,下降18.66%。

主要是上级追加给我县公检法司的办案经费和政法专项转移支付减少所致。

3、教育支出35850万元,比上年增支5985万元,增长20.04%。

教育增支主要是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我县2012年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需达到20.08%,因此将部分与教育相关的企业改制、教育部门的医疗缴费支出调整到教育列支所致;主要是兑现了教育化债、农村贫困寄宿生补助、农村校舍维修改造等支出。

4、科学技术支出1827万元。

比上年增支395万元,增长27.58%。

主要是增加了企业技术改造支出。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56万元,比上年增支528万元,增长36.97%。

主要是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上级专项补助增加所致。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555万元,比上年增支2275万元,增长12.45%。

主要是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提标等增加的支出。

7、医疗卫生支出19208万元,比上年增支1651万元,增长9.40%。

增支原因: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资助标准比上年提高;二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的支出;三是医疗机构的收费收入按上级要求全部在预算内列收列支增加的支出。

8、节能环保支出5323万元,比上年增支2353万元,增长79.23%。

主要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增加的支出。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227万元,比上年减支3569万元,下降40.58%。

主要是将部分支出调整到一般公共服务列支所致。

10、农林水事务支出26999万元,比上年增支4666万元,增长20.88%,增加支出主要是上级追加的农村一事一议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域治理、库区移民新村建设等。

11、交通运输支出2816万元,比上年减支6200万元,下降68.77%,原因主要是减少下列支出:

湘桂线桥涵道口建设4195万元、康密劳三街站铁路专线2000万元等。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156万元,比上年增支176万元,增长17.96%,主要是上级追加增加所致。

13、商业服务等事务支出1654万元,比上年增支674万元,增长68.78%,主要是上级追加我县的家电下乡补助增加所致。

14、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953万元,比上年增支264万元,增长38.32%。

主要是上级追加涉农贷款增量奖励。

1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146万元,比上年增支688万元,增长47.19%。

主要是土地开发增加的支出。

16、住房保障支出5468万元,比上年增支144万元,增长2.70%。

主要是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增加的支出。

17、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285万元,比上年增支168万元,增长143.59%。

主要是上级追加的仓库储备维修等补助支出。

18、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26万元,主要是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及桂林市民族资金管理处借款利息。

19、其他支出87万元,比上年减支378万元,下降81.2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330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008万元,上年结余15346万元,当年基金支出4975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612万元;全部结转下年支出。

基金收入主要有:

地方教育附加收入820万元,育林基金收入726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899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671万元,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3568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031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251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收入324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379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1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67万元等。

基金支出主要有:

地方教育附加支出2041万元,水库移民后期补助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1万元,廉租房建设配套、收储土地及征地成本、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699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育林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农林水事务支出6510万元,彩票公益金等其他基金支出160万元。

三、一年来财政工作亮点

总体看来,2012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有力资金保障,支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深化,资金监管进一步加强;各项预算指标如期完成。

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收入,上台阶

面对2012年整个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大、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部门迎难而上,牢固树立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组织财政收入过程中的牵头作用,按照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和目标责任制的要求,积极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

一是领导身先士卒深入税收一线,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建设、投资、施工情况,从而及时掌握我县重点纳税企业的生产经营动向,了解重点项目的进度,确保税收收入的及时入库;同时深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房产管理部门,把握房产动态及其对我县税收产生的影响。

二是加强与国、地税两家的沟通联系,及时协调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收入进度,掌握各征收部门的情况,督促各部门、各乡镇及时均衡入库。

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

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把教育收费以外的所有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加强对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征收管理,使非税收入增收,为圆满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四是加强预算分析。

针对2012年贵广高铁、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对税收贡献减少、国家实施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我县收入的影响,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通过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县政府自定的财政收入任务,组织财政收入从10亿元到12亿元连上两个台阶。

(二)培财源,促发展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调控引导作用,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切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建设、生态建设、民生建设、文化建设等政府提出的五大建设,拨付年初预算及执行中追加的五大建设支出共计8.6亿元。

二是认真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

2012年发放家电、摩托车下乡补贴798万元,补贴农民家电台数为21991台,补贴摩托车1495辆。

三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拨付支持企业资金2641万元。

四是兑现中央财政贷款贴息资金305万元,撬动金融机构投入贷款8456万元,支持我县城乡经济发展。

(三)调结构,惠民生

按照县委、政府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部署,在保障机关运转和基本公共需要支出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投向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业,各项民生支出达12.38亿元,同比增加1.84亿元,增长17.4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9.75%,同比提高2.37个百分点。

一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有关规定,将农村税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生均公用经费、贫困生生活补助等资金都足额安排到位,不留缺口。

拨付教育专项经费12426万元,保证了全县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各项建设,保证了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享受免学费的实惠,为全县7769名贫困学生(幼儿)提供了生活补助,为全县2590名原民办代课教师落实养老保险补助,较好地保证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建设和正常运转。

拨付计生事业费2233万元,有力支持计生部门兑现国家的各种计生奖补政策及示范点的建设,切实落实计生惠民政策。

拨付公交车改造经费96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拨付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经费1302万元、科学技术专项经费210万元,这些专项经费的拨付,有力的推动了我县文化体育、交通、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去年通过“一卡通”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355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620万元、退耕还林粮食补助105万元,补贴资金的发放切实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兑现农机具购置补贴441万元,涉及补贴农机具4567台,惠及农户3653户,切实加强了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监管,确保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兑现能繁母猪补贴228万元;拨付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补助资金760万元;拨付扶贫开发资金518万元,深入推进财政综合扶贫开发,加大扶贫投入,提高扶贫标准,重点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和住房难等方面的问题;拨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域治理等经费9003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

加强农村“一事一议”和新农村试点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2012年我县共安排“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346个,项目资金2403万元,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解决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绿化项目的建设,改善、美化了人居环境。

三是促进社会保障和就业。

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县共到位资金4129万元,已及时将资金全部拨入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及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符合领取条件的城乡居民手中。

发放元旦春节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助544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005万元、自然灾害补助595万元、五保供养补助550万元、优抚补助61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39万元、抚恤补助874万元,保证我了县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完成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893万元、医疗保险收入2219万元、新农合参保基金收入145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金收入5308万元、机关养老保险收入693万元、失业保险收入519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738万元,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0万元,各项基金的足额征收,确保了各项政策的足额兑现。

加大就业再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益,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公共就业服务经费379万元。

四是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从每人200元提高到240元,全县参合人数为288239人,仅此一项新增财政投入1153万元,共到位资金6918万元,新农合实际拨款5088万元,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报账比例,实行大病统筹和二次报账。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从人均200元提高到240元,财政共安排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92万元;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结合我县实际,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财政补助标准,全县到位资金889万元。

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政策,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力度,2012年实际补助乡镇卫生院968万元。

(四)推改革,提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首先,按照上级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深化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

几年来,国库集中支付涵盖的财政资金面和预算单位不断扩大,去年又成功地把乡镇财政、县药监局和县排水公司纳入支付系统,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

同时,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大平台建设工作,促进了财政内部数据共享使用。

其次,扎实推进公务卡改革。

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统一部署,及时出台了公务卡改革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强制结算目录、安装了管理软件,并选择了县计生局、县农业局等单位进行了试点,激活了公务卡并进行了公务消费刷卡和还款,于9月底实现了自治区要求的“6个有”。

第三,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运行机制。

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转,我们建立“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运行机制,出台了管理办法,制定了预警监控规则,已下发文件并正式上线试运行。

二是积极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

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整改意见的通知》(桂财库[2012]2号)要求,将社保类专户撤销5个,非税收入专户撤销6个,并将保留的6个非税收入专户转归国库部门管理,目前只保留了财政专户19个,全部归口国库管理,彻底按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完成了整改,进一步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

三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在全面铺开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吸取上级财政部门和兄弟县的先进理念,更新了部门预算编制软件,编写了部门预算编制指南,并对全县各预算单位进行了培训,对报送时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促使我县部门预算编制逐步完善。

四是加强了对乡镇财政的管理。

扎实推进乡财县管改革,乡镇除税收以外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乡财县管帐户统一核算,加强我县乡镇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乡镇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每月都在与各乡镇核对好财力的情况下才做计划调度资金,从源头上防止乡镇超调县级资金情况的发生;当乡镇发生突发事件时,又能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调度资金,维护社会稳定;在乡镇资金调度方面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五是规范政府采购秩序。

从采购项目申请到采购资金的结算支付,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监督手段;建立了财政部门为主,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有效监督机制;开展了政府采购服务反馈制度。

通过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完成了国土局对海洋乡和潭下镇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监理的招标工作和甘棠江城投公司绕城一级公路1、2、3标工程的施工和工程监理招标采购工作等。

通过委托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公开招标形式以优惠30%的价格完成了2012年-2014年全县公务车辆的定点保险的工作,并由原来的两家保险公司增加到三家保险公司,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2012年采购次数397次,采购项目预算数49681万元,实际支出采购金额46083万元,节约资金3598万元,资金节约率为7.24%。

(五)重监督,保安全

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的过程控制和追踪问效检查,依法理财,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

对预算单位在预算支出执行中的经费追加申请,深入调查研究、严格审核有关资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

二是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整顿规范财经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开展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果,努力推动“小金库”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是推行重点项目派驻财务总监机制。

为了加强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重点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保证项目资金的安全,邀请市财政局有关专家举办了项目财务总监业务知识培训班,根据县领导和局领导的批示,对我县灵川镇双潭、王家村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工程、甘棠江滨水区综合建设项目(甘棠公园)等15个财政性资金投资重点项目委派财务总监,进一步加强了对重大项目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推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依法对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的预(概)算、结算进行了评审,共完成评审项目109个,总送审金额53715万元,核定金额47808万元,核减额5907万元,核减率达11%。

其中:

灵川县绕城一级公路总送审金额14163万元,核准金额12457万元,核减了1706万元,核减率达12.05%;三街镇溶江村移民安置点工程项目总送审价为973万元,核准金额821万元,核减152万元,核减率达15.61%。

经过对这些项目的审核,节约了4447万元的财政资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全县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财税干部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工业短腿,财源基础还不牢固,仍属投资拉动型经济,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能力还不强,培植财源的力度仍需加大;同时,我县受国家实施的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的影响仍较大。

二是财政整体实力还不强,收入增长还不能完全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

三是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由于财政垫付在各项目的资金高达6亿多元,维持正常运转的财政资金需求一度非常紧张。

四是财政面临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广泛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通过制度创新和加快发展,努力加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