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0295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docx

食用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新洲区科技局关于市区共建

新洲食用菌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工作方案

(草案)

(2007年1月13日)

近几年来,在市科技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新洲区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切入点,解决了食用菌产业化进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

2006年,全区食用菌种植面积达520万平方米,建成菌种厂5家,大中型加工企业7家,流通企业7家,预计生产鲜菇5.2万吨,实现产值2.8亿元。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全区富民、强镇、兴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徐古蘑菇”已成为全区“六个楚天第一”的品牌之一。

为了充分发挥市区联动的合力作用,进一步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新洲区的食用菌产业,努力将徐古食用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特色产业化基地,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基地名称和性质

基地名称:

新洲食用菌科技产业化基地(基地标牌在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时间2007年1月26日上午)

基地性质:

武汉市科技局、新洲区人民政府共建

建设时限: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承办单位:

新洲区科技局

支持单位:

新洲区农业局

参与单位:

徐古镇等街镇、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都市农业发展方向,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总体目标,大力开展食用菌菌种研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服务,坚持技术规范化、产品无公害化、生产规模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产业上档升级,增强自主出口创汇能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壮大,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到2009年,将新洲食用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全国一流、世界闻名的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

三、基地建设规模及效益

㈠、生产种植规模

1、双孢蘑菇种植规模

⑴、2007年实现种植面积600万平方米,工厂化、企业化示范园区3万平方米,菇房(棚)5200个,鲜菇总产量6万吨,实现总产值3亿元,纯收入1.9亿元,带动农户8000户;

⑵、2008年实现种植面积700万平方米,工厂化、企业化示范园区15万平方米,菇房(棚)6500个,鲜菇总产量7.7万吨,实现总产值3.85亿元,纯收入2.31亿元,带动农户10000户;

⑶、2009年实现种植面积800万平方米,工厂化、企业化示范园区20万平方米,菇房(棚)10000个,鲜菇总产量9.6万吨,实现总产值4.8亿元,纯收入2.64亿元,带动农户15000户。

2、白灵菇种植规模

⑴、2007年种植白灵菇100万袋,鲜菇总产量400吨,实现总产值400万元,纯收入200万元,带动农户100户;

⑵、2008年种植白灵菇200万袋,鲜菇总产量900吨,实现总产值900万元,纯收入450万元,带动农户200户;

⑶、2009年种植白灵菇500万袋,鲜菇总产量2000吨,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纯收入100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

3、香菇种植规模

⑴、2007年种植香菇50万袋,干品菇总产量150吨,实现总产值375万元,纯收入200万元,带动农户120户;

⑵、2008年种植香菇100万袋,干品菇总产量300吨,实现总产值750万元,纯收入400万元,带动农户240户;

⑶、2009年种植香菇200万袋,干品菇总产量600吨,实现总产值1500万元,纯收入800万元,带动农户480户。

4、珍稀菇种植规模

⑴、2007年草菇种植面积10万平方米,杏鲍菇、姬菇、茶薪菇、秀珍菇等20万袋,实现全年供应鲜菇;

⑵、2008年草菇种植面积20万平方米,杏鲍菇、姬菇、茶薪菇、秀珍菇等40万袋,实现全年供应鲜菇;

⑶、2009年草菇种植面积100万平方米,杏鲍菇、姬菇、茶薪菇、秀珍菇等100万袋,实现全年供应鲜菇。

㈡、加工生产目标

1、2007年加工鲜菇4万吨,实现加工产值6.00亿元,实现利税1.25亿元。

其中加工盐渍菇1万吨,实现加工产值1.0亿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加工罐装菇3万吨,实现加工产值3.3亿元,实现利税6500万元;加工蘑菇原汁酱油1.5万吨,实现产值0.9亿元,实现利税1800万元;蘑菇酱菜1万吨,实现产值0.8亿元,利税2400万元。

加工品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2、2008年加工鲜菇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7.3亿元,实现利税1.49亿元。

其中加工盐渍菇2万吨,实现加工产值2.0亿元,实现利税3600万元;加工罐装菇3万吨,实现加工产值3.3亿元,实现利税6500万元;加工蘑菇原汁酱油2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2400万元;蘑菇酱菜1万吨,实现产值0.8亿元,利税2400万元。

加工品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3、2009年加工鲜菇8万吨,实现加工产值10.56亿元,实现利税2.13亿元。

其中加工盐渍菇3.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实现利税6300万元;加工罐装菇4万吨,实现加工产值4.4亿元,实现利税8700万元;加工速冻保鲜菇0.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0.36亿元,实现利税900万元;加工蘑菇原汁酱油2.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蘑菇酱菜1万吨,实现产值0.8亿元,利税2400万元。

加工品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

四、基地建设的支撑条件

㈠、依靠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全面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始终不渝的将提高科技含量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

1、制定实施《新洲区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标准》,从源头把关,确保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品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

2、优化品种结构与布局,改单一品种为多个品种,做到不同温型菌株结合,常规品种与反季节品种结合,大宗品种与珍稀品种结合,提高反季节品种和珍稀品种的比重,增加种菇效益。

3、推广一年多茬模式,实现周年生产。

发展双孢蘑菇+草菇一年二茬栽培,示范推广草菇+草菇+双孢蘑菇一年三茬栽培,综合利用资源,由季节生产变周年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房使用率。

4、制定、实施《新洲区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开展高产优质综合技术攻关,广泛应用新配方、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将现有9公斤/平方米产量水平,提高到12-15公斤/平方米。

5、普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应用面积,实施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无公害操作,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6、开展蘑菇机械拌料新技术研究,解决当前双孢蘑菇种植过程中因培养料发酵质量问题而导致蘑菇产量低的技术难题,达到高质、高产、高效及省工、省力、省投资的目的。

㈡、依靠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新洲区的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食用菌科技产业化基地,促进全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1、新品种引进、示范及菌种生产。

以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曹阳菇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引进国内外优良菌种进行试验、示范,选择出适合新洲种植的优良品种,生产菌种,面向全区,统一供种。

2、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的研究。

依托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进行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⑴、单品种周年生产模式:

①、草菇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力争一年生产18个周期,产值是一茬的18倍;

②、双孢蘑菇周年生产模式研究。

一年生产6个周期,产值、利润是一茬的6倍;

⑵、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模式:

①、白灵菇—鸡腿蘑—草菇(大肥菇)—杏鲍菇—白灵菇模式;

②、金针菇—杏鲍菇(茶树菇)—大杯蕈—杏鲍菇—金针菇模式。

以上两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次数,而且草菇的下脚料可再利用,其效益是单茬的数倍以上。

3、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食用菌的示范、种植、加工、贸易、技术培训以及研究于一体的高标准、专业化、规范化的农业科技园区,由武汉市科技局授牌的食用菌专家大院及武汉市农业局挂牌的食用菌培训中心已在此落户,具有较强的技术培训能力,为食用菌技术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4、蘑菇机械拌料新技术研究。

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徐古许易产业园兴建一个年加工3万吨的蘑菇培养料机械化加工厂,着手采用新型机械,创新蘑菇培养料配方、发酵工艺,解决传统发酵费工、费力、费资、费时的技术难题,从而达到省工、省力、省投资、高产、高质、高效的目的。

5、改进加工工艺,延长产业链

鉴于新洲食用菌产品加工滞后,加工企业档次低、规模小的特点,明确“扶龙、引龙、育龙”的思路,立足从长计议,改进加工工艺,提高食用菌产业附加值。

重点培植武汉长华食品贸易公司、康之源等加工企业,开发生产蘑菇罐头、蘑菇原汁酱油和酱菜,还要进一步引进、培育一批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形成规模的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及时消化加工高峰上市的鲜菇产品,给农民的生产种植系上“安全带”,产品价格给农民一个“定心丸”,保障农民的种菇效益,同时,加工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打造精品名牌,扩大出口创汇,实现农民受益、企业增效、财政增收。

五、投资概算

用三年时间完成基地建设任务,总投资2400万元,申请市科技局扶持600万元(200万元/年),区政府配套300万元(100万元/年),企业自筹1500万元(500万元/年)。

六、保障措施

1、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食用菌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领导,负责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

刘珍秀新洲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金开红武汉市科技局区与农村处处长

成员:

由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局、区食用菌协会、徐古等街镇主要领导和天添公司等企业负责人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科技局办公。

2、成立技术专班,聘请省、市相关行业专家为技术顾问,由区农业局、徐古镇及项目依托单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解决基地建设中的技术难题,为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加强资金管理。

以企业为依托,设立单独帐户,实行专款专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