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833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第十六十六章章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第第二二节节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第第三三节节2013-09-192第第二二节节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1859-19522013-09-193一、生平活动与著作一、生平活动与著作v教育著作:

教育著作:

v18971897年年我的教育信条我的教育信条v18991899年年学校和社会学校和社会v19021902年年儿童与课程儿童与课程v19151915年年明日之学校明日之学校v19161916年年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v19381938年经验与教育年经验与教育2013-09-194二、实用主义经验论二、实用主义经验论v“经验经验”是人的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是人的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

这样,行动和结果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

这样,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和结合就形成了经验。

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和结合就形成了经验。

2013-09-195v教育的定义:

教育的定义:

v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原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原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2013-09-196三、儿童观三、儿童观v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

儿童的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

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儿童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

儿童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

如果没有促使儿童本身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那如果没有促使儿童本身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那么儿童就不可能获得生长发展。

么儿童就不可能获得生长发展。

2013-09-197v儿童的四种本能:

儿童的四种本能:

v1.1.语言和社交的本能语言和社交的本能v2.2.制作的本能(最重要)制作的本能(最重要)v3.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研究和探索的本能v4.4.艺术的本能艺术的本能2013-09-198v儿童能力的主要特征:

儿童能力的主要特征:

v一是一是“依赖性依赖性”,即依赖周围环境而生长;,即依赖周围环境而生长;v二是二是“可塑性可塑性”,即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都不,即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一成不变的。

2013-09-199v儿童生长的过程:

儿童生长的过程:

v一是游一是游戏期(期(48岁)。

)。

这是儿童通是儿童通过活活动和和工作而学工作而学习的的阶段。

段。

v二是自二是自发的注意的注意时期(期(812岁)。

)。

该阶段儿童段儿童能力逐能力逐渐增增强强,并能控制自己的行,并能控制自己的行动。

v三是反射的注意三是反射的注意时期(期(12岁以后)。

以后)。

该阶段儿段儿童开始学童开始学习系系统性和理性和理论性的学科知性的学科知识,并掌,并掌握学科的思握学科的思维方法。

方法。

2013-09-1910四、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四、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v“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v他说:

他说: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长,就是生活”。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2013-09-1911v“学校即社会学校即社会”v他说:

他说:

“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雏形的社会”v“学校即社会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

一是学校本身必的具体要求:

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二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2013-09-1912五、思维与教学五、思维与教学v

(一)思维五步与教学五步骤

(一)思维五步与教学五步骤v他强调,教学活动应该要能激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他强调,教学活动应该要能激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思维习惯和能力。

v思维五步:

思维五步:

v(11)联想联想(或译为(或译为“暗示暗示”、“建议建议”),即心灵趋向),即心灵趋向一种可能的解决。

(一种可能的解决。

(22)问题问题,将所曾觉察到的困难或疑,将所曾觉察到的困难或疑虑理论化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必须得出答案的问题虑理论化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必须得出答案的问题。

(。

(33)假设假设(或译为(或译为“臆说臆说”);使用一个又一个的建);使用一个又一个的建议,作为解决此问题的观念或假设并通过观察与其他工议,作为解决此问题的观念或假设并通过观察与其他工作,搜集解决此问题的事实材料。

(作,搜集解决此问题的事实材料。

(44)推理推理,对作为观,对作为观念或假设的心理操作(推理乃推论之一部分,而非全部)念或假设的心理操作(推理乃推论之一部分,而非全部)。

(。

(55)以外表或想象的活动)以外表或想象的活动试验此假设试验此假设。

2013-09-1913v杜威杜威“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

v1.1.教师给儿童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教师给儿童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v2.2.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v3.3.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v4.4.儿童一步步地展开他所设想去解决问题的方儿童一步步地展开他所设想去解决问题的方法;法;v5.5.儿童通过应用检验他的想法,验证假设的价儿童通过应用检验他的想法,验证假设的价值。

值。

2013-09-1914v

(二)

(二)“从做中学从做中学”v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从从活动中学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儿童,他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

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

2013-09-1915v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从做中学从做中学”。

做。

做是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

杜是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

杜威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威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

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

“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强调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童的现实生活。

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理为根据。

2013-09-1916六、儿童与教师六、儿童与教师v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做法,他认为,学校生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做法,他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措施都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措施都应该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

教育以儿童为中应该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

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

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

2013-09-1917第三节第三节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2013-09-1918一、生平活一、生平活动和和“儿童之家儿童之家”的的创立立v1896年年26岁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随即在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身心缺陷儿童,开始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生了兴趣。

趣。

v1898年年在都灵在都灵(Turin)的教育会的教育会议上上讲演,提出了自己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独特的见解:

解:

“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教育训练比医比医疗更更为有效。

有效。

”引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强烈反响。

烈反响。

v1899年年被任命被任命为罗马国立精神治国立精神治疗学院的院学院的院长v1901年年再次再次进入入罗马大学哲学系深造,研究哲学、教大学哲学系深造,研究哲学、教育学、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心理学和人类学。

学。

v1907年年1月月在在罗马圣圣罗伦佐区佐区贫民窟民窟创办第一所第一所“儿童儿童之家之家”,接,接纳3至至7岁儿童,将自己改儿童,将自己改进后的后的教育教育法运用法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

于正常儿童的教育。

2013-09-1919v代表作:

代表作:

v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方法(1909年)年)v蒙台梭利手册(蒙台梭利手册(1914年)年)v童年的秘密(童年的秘密(1936年)年)v有吸收力的心理(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年)年)2013-09-1920二、儿童观二、儿童观v1.1.心理胚胎期,即婴儿都有一种创造本能,一心理胚胎期,即婴儿都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潜力,他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

种积极潜力,他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

v2.2.吸收心理,即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吸收心理,即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力,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

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

v3.3.发展的敏感期,包括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发展的敏感期,包括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

敏感期。

v4.4.心理畸变,即当幼儿遇到不和谐环境的干扰心理畸变,即当幼儿遇到不和谐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畸变。

和影响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畸变。

2013-09-1921三、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三、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11、原则、原则(11)自由的原则)自由的原则(22)工作的原则)工作的原则22、环境、环境2013-09-1922四、教育内容和方法四、教育内容和方法

(一)肌肉训练

(一)肌肉训练

(二)感官训练

(二)感官训练(三)实际生活练习(三)实际生活练习(四)初步知识教育(四)初步知识教育2013-09-1923v五、论教师五、论教师v1.“教师教师”改称为改称为“指导员指导员”,教师教得少而,教师教得少而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

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

v2.教师的儿童观的变革教师的儿童观的变革v3.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儿童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儿童v4.教师的任务教师的任务v5.教师应该接受专门的训练教师应该接受专门的训练2013-09-19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