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9190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8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2单元课时备课.docx

第12单元课时备课

备课人

课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千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千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百数时,下一个整百数应是什么;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方法

演示法、联想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回顾旧知

你能在计数器上从95拨到100吗?

让学生回忆满十进一的过程。

说说98表示什么意思?

由9个十和8个一组成。

二、新授千以内的数

一批同学到北京区旅行,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景象(情境图)

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些信息中有哪些数呢?

学生指明,教师板书。

这些数与我们以往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

(比以前的数大)

活动一:

你能用计数器拨出198吗?

同桌合作。

学生说明自己拨数的依据。

课件出示方块表示的198,100个小方块拼成的大正方形表示100,每列方块是10,然后逐一增加至8。

出示方块结合计数器来展示198的含义:

一个百、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就是198。

活动二:

同桌合作将计数器从198数到201。

课件出示199到200的过程中,个位满十进一,十位满十进一的过程,并给出读作和写作的方式及区别。

练习:

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根据计数器来写数,并说明324、304、740中每个4表示什么意思?

自主练习5:

根据数学画珠子,课件集体订正。

三、认识一千

活动一:

同桌合作将计数器从178数到191,一个一个的数;从580数到710,十个十个的数;从200数到1000,一百一百的数。

操作后学生说区别,一个一个的数是加个位的珠子,十个十个的是加十位的珠子,一百一百的是加百位的珠子。

教师出示课件中大方块(100),和学生一起数到900,再十个十个的数到990,再一个一个的数到999,最后到1000,将最后一百合并后,与900合并,从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旨在总结:

10个一百是一千。

活动二:

同桌合作用计数器从995一个一个的数到1000,体会满十进一的规律。

四、练习

自主练习1,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4

五、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从100试着数到1000。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满十进一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千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算盘的结构,并会在算盘上拨数、读数。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千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百数时,下一个整百数应是什么;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方法

练习法演示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口算

自主练习10,学生口答并书写。

二、练习读作、写作

1、分别读出下列各数并说明其含义

612620600602

区别6的不同意义。

并书写“读作”

2、根据读作写数

七百八十七百零八七百一十八

三、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构造,梁、档、上珠(一颗代表5),下珠(一颗代表1),从右边起是个位、十位、百位,第四位是?

你能用算盘表示587吗?

588?

589?

590?

从589个位上填一,满十进一,将珠子退出,十位进一,得到590.

2、自主练习9,连线

3、尝试自己拨算盘来表示数(课件)

4、介绍算盘的历史和现在简化的样子,讲一讲算盘最初的设计是16进一,所以上下珠子合起来是15.

四、课堂检测

 

小学数学基础训练1-2页的练习

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上珠

每颗代表5。

每颗代表1。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什么;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情境导入,认识万以内的数

同学们最近在看新闻吗?

咱们国家正在开两会,你知道这个很重要的会议在哪里召开吗?

对啦,它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让我们也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哪些数?

这些数比我们上两节课学习的怎么样?

(更大了好像)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下更大的数。

活动一:

您能用计数器表示出三千六百九十三吗?

学生演示并讲解,各个数位上代表什么?

教师课件展示方块的表示方法,并结合计数器说明各个数位的含义。

3693是由3个千、6个百、9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活动二:

同桌合作一千一千的数,从3693数到9693.

思考:

9693里两个9的意思一样吗?

二、认识一万

从1000数到9000,然后一百一百的数,然后十个十个的数,然后一个一个的数,最后到10000,再合并。

得出结论:

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拨计数器从9997拨到10000,体会满十进一的过程。

小结:

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三、读、写万以内的数

同桌合作用计数器拨出自主练习2中的数,并读出来。

完成自主练习3,写数。

 

同桌互相出题,你说数,我拨计数器。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

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一是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什么;二是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方法

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课本练习

自主练习7:

旨在说明各个数位的含义。

自主练习6:

圈出最接近500的数字。

二、读写数

1、写数

一千五百、六千零五十、三千零五

2、读数

2537、8007、8700

三、算盘拨数

1、寻找万位

2、拨数1021

四、练习题

1、与5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分别是谁?

3、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分别是谁?

4、与200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

五、小数练习

学生集体做题并订正,小数3-4页。

 

 

小数第5页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比较大小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出示情境图,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例如:

哪个学校的人数多?

几楼餐厅更大?

什么书比较多?

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解答,并说明方法或者理由。

预设学生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1、一个数比1000大,一个比1000小,大小分明。

2、一个数是4百多,另一个是7百多,差别明显。

3、都是5百多,多的部分97和和8单独比较。

根据上述三种教师引导:

1、显然,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2、差别悬殊时,看百位就能直接判断,而百位相同就看后面的部分,联系两位数时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比较大小都是从高位开始,即从左往右比较。

练习3和练习4:

学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二、认识近似数

用刚才的方法比较496和405,除了从高位开始比较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估计的方法。

出示数轴,在图上额可以看出,496更靠近500,405更接近400,显然496大。

在数学上,我们就说500是496的近似数,400是405的近似数。

因为不是相等,只是差不多,所以我们用这样的等号来表示他们的关系。

496≈500,405≈400,读作约等于。

练习1和练习2,送小鸡回家,注意学生的读法。

三、数学游戏

同桌俩用三张卡片8、6、7,试着摆出不同的三位数,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比较大小1203、986、698、309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从高位开始

496≈500近似数

约等号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和合理性。

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

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分米、毫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毫米,1分米=10厘米。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以及积极参加测量的愿望。

重难点

认识长度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毫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尺子、硬币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昨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得到了一件法宝,它能帮我实现好多的愿望,如果这个梦给你,你想要什么法宝呢?

当学生说出想要金箍棒时,追问,为什么喜欢,它能变长也能变短。

小刚昨天也梦见自己得到了金箍棒,还让它变化了。

先出示10cm长的金箍棒,再出示5厘米7毫米的,学生说长度。

(二)新授:

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大约5厘米或者大约6厘米,那么这些不够一厘米长的是多长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毫米,(板书:

毫米)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表示,它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看一看,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发现我的直尺上有许多小格。

一个大格里面有10个小格;我发10毫米和1厘米同样长;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1厘米就是10毫米,或者说10毫米就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10毫米)

你能比划一下一毫米有多长吗?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先估一估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

例子1:

铅笔尖的宽度是大约是1毫米。

例子2:

一分钱的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例子3:

我的大拇指的指甲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同学们估得对不对呢?

下面你们自己进行一下测量,来验证验证。

学生测量。

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观察一下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毫米作单位表示呢?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合作测量。

2、我们认识了1毫米,再来观察一下你的尺子,量一量10厘米有多长?

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我们用dm来表示。

3、下面,我们观察一下身边的物体,估一估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宽、高)大约是1分米。

4、学生找一找,并说一说。

5、学生实际测量一下自己找的物品,验证一下自己的估计。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比量出1毫米、1厘米、1分米有多长吗?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单位换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毫米,1分米=10厘米。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以及积极参加测量的愿望。

重难点

简单的换算、会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练习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回顾

你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练习(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想法)

2、换算

4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7厘米=()毫米80毫米=()厘米

4、更复杂的单位换算。

1分米-3厘米=()厘米

2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

98厘米-58厘米=()厘米=()分米

三、总结

单位不同时,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1、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米尺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小刚的梦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谁能来说一说,关于这些长度单位,你都记住了什么?

回顾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长度。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看,小刚还梦到了什么?

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你知道一千米有多长吗?

请你翻开课本,自学29——30页。

关于千米,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1)、一千米就是1000米

(2)、千米也叫公里,国际和国内的说法。

(3)、用字母km表示

2、之前我们量过,这样大约是一米,那你估计一下多长是一千米呢?

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5圈就是1000米。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试试,看看一千米有多长。

举例:

教学楼,大厦

3、想想,生活中哪里出现过千米,学生交流感受。

公路上的指示牌或者汽车。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3

2、1千米的距离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1公里的距离是相等的。

1千米=1000米。

那2千米是多少米呢?

学生说说结果。

7分米=()厘米4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

3、

(1)一支铅笔长约15( )。

(2)数学书宽约2(  )。

(3)一粒大米长约5(  )。

(4)我们的教学楼高约20(  )。

(四)小结:

我们学过的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要用到这些单位,小朋友们要注意,你在填长度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一下它的实际长度,再选择合适的单位来填。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2千米=2000米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单位换算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活动一       

系统地认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1、提问:

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你能从大到小排一排吗?

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长度的?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说出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3、讲述:

这几个长度单位在国际上还有统一的写法,你能说说吗?

活动二

1、填一填

1dm=()cm1cm=()mm

1m=()dm1km=()m

21厘米=()毫米   1分米=()厘米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3厘米=()厘米

2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

98厘米—58厘米=()厘米=()分米

2千米—()米=1000米

9千米=()米+()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根黄瓜约长15()

小红身高约124()

课桌高约7()

大字典的厚度约40()

活动三

比较大小

8km○6000m9dm○2m50mm○5cm300dm○300cm

5km○5000m35m○3m5dm68dm○60dm8cm

活动四

实践活动。

A、让学生明确需要测量4件物体:

一枝铅笔、一本书、自己的小臂、课桌腿长和自己喜欢的一件物体的长度。

并记录自己的估计和实际测量结果,和同伴的测量结果。

B、学生独立完成,并做记录。

培养学生估测和测量能力。

C、班内交流答案。

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如何估计和测量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单位换算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Mm cm  dm  m k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米=10分米    1m=10dm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米=100厘米   1m=100cm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2-1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课型

练习

课时

2-2

教学

目标

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启发法

预设教学过程

思考与修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