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10069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0 大小:10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1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上 12单元备课.docx

四上12单元备课

课题:

1、观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

认识7个,会写13个字;

2.正确读写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检测(童子功):

1.背诵积累《望庐山瀑布》

2.背诵有关山水的诗文

展示目标:

(学生读,明确要求)

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一、审题:

1、“观”和“潮”分别是什么意思?

2、介绍钱塘江和钱塘江大潮的历史

3、介绍有关钱塘江的名诗句:

例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苏轼(东坡)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毛泽东

二、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分工与合作:

基础知识与课文内容的提炼)

出示预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悉(3—5遍),标上自然段记号;

2、对照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生字带词带句读;

3、给生字标音、写部首、组两个词;

4、找出3—5个词语解释(可借助字、词典解决);

5、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6、概括主要内容

三、汇报预习成果:

1、轮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2、生字带词带句读;

3、易错音、易错字及部首等:

易错音:

笼罩风号浪吼称薄贯

易错字:

蒙字中间的短横不能丢;薄字上下结构;昂字左下部分不能加点

易错部首:

4、解词:

观:

奇观:

天下奇观

笼罩:

屹立:

鼎沸:

5、再读,汇报分段、段意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1自然段)写总的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2——5自然段)具体写大潮前、大潮时、大潮后的景象

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再次朗读课文,摘抄积累词语。

1、描写钱塘江潮水气势的四字词语:

风号浪吼漫天卷地横贯江面山崩地裂浩浩荡荡

2、描写人多的词语:

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五湖四海川流不息

3、潮水变化多端的句子:

4、潮来前“静”的句子:

5、潮来时人群“动”的句子:

当堂检测:

1、目标、状元的字词基础题部分

2、当堂评判,统计正确率,及时改错。

板书设计:

1、字

易错音:

易错字:

易错部首:

2、解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内容,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4、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一、课前检测:

词带句读

1、正确听写生字词语;

2、背诵关于钱塘江的诗句

二、导入新课:

今天继续学习《观潮》,主要内容: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

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三、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读、想、说)

(一)理清课文层次,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文先写了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余波奔涌。

(分镜头摄影的笔法)

(二)浏览课文,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天下奇观

1、比较:

“天下奇观”和“观潮”中的“观”的意思

2、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3、对照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天下奇观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重点指导潮来时的奇:

声音大、浪罕见(感情朗读句子,并说出你的体会或感受)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

远近)

(2)远:

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

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

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

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四、重点句子理解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丽、罕见的景象。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

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来临时的巨大的声响。

真是“天下奇观。

”)

五、指导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1、先理清层次

2、朗读背诵,比赛

六、当堂检测:

1、状元、目标上理解运用部分

2、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境)水平如镜——人声鼎沸

观潮来时(声)风平浪静——闷雷滚动

潮来后(形)横贯江面——白浪翻滚

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找出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的语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课前检测(童子功):

1.背诵积累

2.检查抄写词语和句子

3、检查预习朗读情况

展示目标:

(学生读,明确要求)

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一、审题:

1、峡谷

2、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学生)

二、汇报预习成果:

1、轮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2、拼音字带词带句读;

3、解词:

不容置疑:

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近义词:

毋庸置疑

千姿百态:

这里形容大峡谷的水姿态多种多样。

人迹罕至:

很少有人去,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堪称:

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可以称作、可以称为、称得上”,文中:

这样的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咫尺:

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文中形象地点明了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

同义词:

堪称——号称——美誉

选词炼字法:

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

如:

以“咫尺为邻”形容高峰与峡谷;“郁郁苍苍”描绘原始林海,“神来之笔”形容大峡谷山的奇妙。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王安石经过“到、入、过、满”等十几次改动才定下来。

“一字传神”

5、再读,汇报分段、段意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成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大峡谷的形状,说明他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从山水、生物等方面写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展望未来,大峡谷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

主要内容:

二、理解重点句子,摘抄下来

1、“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第一的壮丽景观。

2、“大峡谷的水,从……到……,从……到……从……到……,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3、“不同高度的……,犹如……的画卷。

四、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观?

1、山、水的“异”:

从……到……

2、生物的“异”:

“同一坡面……的美誉”

当堂检测:

1、完成目标、状元

2、当堂评判,统计正确率,及时改错。

板书设计:

位置在高原上与“珠峰”为邻

形状马蹄形拐弯狭长的深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雪山冰川原始林海生物多样

展望世界关注

课题:

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一)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达标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

“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②理解词语:

留恋:

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

不由自主地。

展示:

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

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

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

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解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文中“鸟的天堂”指一株有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他能独木成林,适合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

(2)默读全文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

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

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

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

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

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

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

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

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

(1)出示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

用______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文中插图。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

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

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再读思考: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

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

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二)找句子,谈收获和体会:

1、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

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不一样?

2、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

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

(1)结合“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体会到榕树之大,给鸟儿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好像把它的……在颤动”,体会到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农民不许人去捉他们”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是小鸟能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

(2)抓词句,体会鸟儿数量多,种类多,自在飞翔、欢快鸣叫

3、为什么课文中有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加?

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颗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没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中,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三、重点句子理解

1、“我有机会看清……数目不可计数”

2、“那翠绿的颜色……新的生命在颤动”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4、“我们陆续跳上……向河中心移去。

”找出动词,体会我们美好的心情。

5、第七自然段,作者从枝、干、根三方面细致描述榕树树的长势和形态。

四、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六、当堂检测:

1、状元、目标上理解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

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

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

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

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

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点面结合

先对群鸟活动情境进行总体描述,再重点描写一只画眉鸟。

(3)借景抒情、直接抒情

对大榕树的刻画,对群鸟欢腾的描写,都倾注了作者浓浓的情感,还有直抒胸臆: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

如:

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

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板书:

课题:

4、火烧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

认识5个,掌握一个多音字“模”;

2.正确读写积累“镇静、恍恍惚惚”等词语,并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熟读课文,按照顺序梳理法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课前检测(童子功):

1.背诵积累

课文概述:

作者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

文章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展示目标:

(学生读,明确要求)

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一、审题:

1、火烧云:

清晨太阳出来或者傍晚太阳落山时,天边的云彩通红一片,像火烧的一样,叫做“火烧云”。

又叫朝霞或晚霞

2、介绍火烧云的成因

二、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分工与合作:

基础知识与课文内容的提炼)

出示预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悉(3—5遍),标上自然段记号;

2、对照生字,在课文中圈画出来,生字带词带句读;

3、给生字标音、写部首、组两个词;

4、找出3—5个词语解释(可借助字、词典解决);

5、给课文分段写段意;

6、概括主要内容

三、汇报预习成果:

1、轮读课文(每人一个自然段)

2、生字带词带句读;

3、易错音、易错字及部首等:

易错音:

盈凶多音字:

模mo模特模仿Mu模样模具红彤彤念一声

易错字:

易错部首:

4、解词:

笑盈盈

模糊

镇静

5、再读,汇报分段、段意及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从整体上描述火烧云给大地万物和天空带来的变化;

第二段(3——7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

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层次,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先写:

火烧云上来后地面的变化;

再写:

火烧云颜色变化;(颜色多)

接着写: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形状丰富、变化极快)。

(重点)

﹟边读文边想象:

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形状?

也学着作者的方法描述

四、再次朗读课文,摘抄积累词语。

1、

当堂检测:

1、目标、状元的字词基础题部分

2、当堂评判,统计正确率,及时改错。

板书设计:

总述霞光映红万物

4、火烧云天上的云像着了火

分述颜色丰富多彩

形状变幻万千

课题:

语文园地一

第一、二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目标:

1.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大胆交流,展示自我;

2.学会倾听,会合作,学习优点,提出建议;

3.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4.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奇特之处来写;

5.语言要具体、生动,富有想象力。

展示目标:

(学生读,明确要求)

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师: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

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本次话题是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可以是花草树木,日月星辰,还可以是峭壁深渊,怪石云海……选一处你熟悉的景观来交流,可以说景观的奇特之处,也可以说器官的形成。

例如彩虹(说看到的想象和形成原因)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要求:

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

要言之有序

2.大胆交流,展示自我

3.学会倾听,精诚合作,学习优点,提出建议或补充;

4.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

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

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