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元12课时备课.docx
《6单元12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单元12课时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单元12课时备课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7的乘法口决
教材分析:
例1,教材以学生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到每个拼图都用了7块板。
由此引出用填表的方式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
在学生初步知道连加结果的基础上按顺序出现与7有关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把7的乘法口诀填完整。
教学时,可以用七巧板也可以用其他学具,只要达到通过操作知道用7连加的结果即可。
用7连加的结果填好后,应多让学生进行交流。
7的乘法算式的写出和7的口诀的编制,可先让学生独立试填,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现各种编口诀的方法和记忆口诀的方法。
在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进行系统条理的小结,同时,鼓励有特别想法的学生。
对口诀的记忆,要多用“对口令”、“开火车”等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单独与他“对话”、“对口令”、做游戏,使他们能有指导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7套七巧板。
课前预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那么要算出2个星期有多少天?
3个星期有多少天?
5个星期有……要算出几个星期有多少天?
怎样算最简便呢?
如果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你就能很快地回答出来。
(板书课题:
7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猜测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几句?
7的乘法又有什么特点?
2、请同学们试着自己动手一组七巧板拼成一个图案,然后再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请每小组挑选最满意、最美的图案,上台讲讲拼得像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用实物投影展出7个拼好的图案。
师:
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智慧拼摆了这么多优美的图案,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七个图案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试试看能编几句就几句。
4、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如有的说乘法算式,有的写乘法算式,有的编乘法口诀等。
5、最后整理出7的乘法口诀。
师生交流:
1、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根据七巧板的图案,写出了哪些乘法算式?
编出了几句口诀?
2、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内容。
乘法算式乘法口诀
7×1=77×1=7一七得七
2×7=7×2=二七()
3×7=7×3=三七()
4×7=7×4=四七()
5×7=7×5=五七()
6×7=7×6=六七()
7×7=七七()
3、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老师指着一个图案问:
拼一个图案用了7块七巧板,是几个7?
乘法口诀怎样编?
摆两个图案要几块七巧板?
是几个7?
对应的乘法算式和口诀是什么?
4、说一说哪算式可以表示拼4个图案所用的七巧板的块数?
所用的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5、拼6个图案需几个七巧板?
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所用乘法口诀是哪一句?
6、“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应该对应哪个算式?
对应哪句乘法口诀?
7、哪句口诀能很快算出摆7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应该对应哪一个算式?
8、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7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的积都相差7呢?
学生活动:
1、拍手读7的乘法口诀。
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
不知道四七多少,怎么办?
谁能想个办法?
3、熟记口诀。
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背开火车背集体拍手背
三、巩固练习,实际应用
1、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抢答游戏。
2、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看图写算式。
3、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下课调查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哪能用到7的口诀的具体事例?
五、随堂练习
六、拓展性学习
□+◎+□=45□=()
□+◎=35◎=()
◎+○=45○=()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生编口诀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让学生说说,你觉得在记忆7的乘法口诀时,哪一条是最难记的?
在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8的乘法口决
教材分析:
以学校军乐队训练的情境,由计算每行8人,一共8行,引出8连续相加的结果,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
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这节教材有三个特点:
一是由原来7的口诀操作出连加结果,提高为由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得出连加结果;二是连加的结果由7的口诀中用表格累计,变化为数形结合,由数轴上的点来呈现连加结果;第三加大学生独立学习的空间,基本内容留给学生完成。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思路和经验,发动学生先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尝试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
然后,分小组有次序地汇报各自的想法和完成的结果。
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有针对性的组织全班交流,以求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最后汇总有特色的发言,进行有条理的总结。
在整个过程中,要强调连加结果的记忆和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
口诀编出后,要用多种方式记忆、巩固。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单独对话、交流、关照,指导方法,使其掌握好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
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对口令。
三七( ) ( )十二 五七( )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3×7 4×6 7×7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
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 8 16
它是怎样跳的?
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二、自主探究:
1、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编出口诀吗?
想一想,把你编的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
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开火车背,正着背,倒着背。
完成书上80页的填空。
三、拓展应用:
1、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 )条腿,三只螃蟹( )条腿,四只螃蟹( )条腿,五只螃蟹( )条腿,六只螃蟹( )条腿,七只螃蟹( )条腿,八只螃蟹( )条腿。
2、口算比赛。
1×8 2×8 6×8 7×8 3×8
4×8 5×8 8×8
3、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4、( )×4=32 8×( )=56
( )×( )=24
5、开放题:
出示183页第十五题情景图.
四、课后小结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生编口诀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9的乘法口决
教材分析:
选用龙舟赛这种喜庆活动为背景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方面使学生体会9的乘法口诀是为了解决9的连加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在社会活动中需要有一种朝气勃发、齐心协力的团体合作精神。
记忆口诀的难点是能否正确确定每一个积。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本单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准备环节:
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出同数相加的和的练习。
本例中的袋鼠跳格图就是通过袋鼠的均匀跳格(每格为9),让学生逐一算出2个9相加、3个9相加……9个9相加的结果,使学生清楚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理解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为学生正确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正确算出口诀中的每一个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袋鼠跳格图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突出在一维空间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通过让学生在袋鼠每跳一步的落脚点下面的方框里填数,使学生体会数轴上的一个点与一个数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9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有意留出空白,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完整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体会每一句口诀的来源,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3、使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得的较大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9的乘法口诀,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
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1~8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1)、出示相应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明确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
2)、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完成。
将口诀补充完整:
()六二十四二()十四
七()五十六()八四十
……
二、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诀。
1、谈话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2、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
3、
(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12999.com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
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口诀记忆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6、出示85页3题:
独立圈出9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9的倍数的积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简要的归纳。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口述:
五九()……指名填、抢答等。
2、练习十九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表现怎样?
五、随堂练习。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生编口诀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多种方式的读法:
齐读、分组读、对答读。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本p90、91例1、例2及练习二十三1、2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首先旧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有《认识半时》,一年级下册认识几时几分。
新版教科书把半时的认识取消了,渗透在认识几时几分里面,把它推迟到了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这样编排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新教科书还增加了情境问题:
时间的推算。
(第92页)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内容,又要根据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进时间进行推算。
难度比较大。
由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是以前三下的内容,在这里提前渗透,要注意把握好度。
另外,关于时间的练习题也比较丰富,联系实际生活更为密切,如练习题中出现了时间名词“刻”,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也将成为本学期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的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是什么?
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
(教师板书)
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
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
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
(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
2、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
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
二、新知。
学习指导:
1、认识时间:
分
(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
(演示分针走1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2)、一边演示,一边提问:
A、分针指着1是几分?
为什么?
(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
B、分针指着4是几分?
为什么?
C、分针指着7是几分?
为什么?
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
为什么?
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
2、认识时。
钟面演示:
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
得出结论:
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认识:
1时=60分。
3、认识时间。
(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
(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写9时25分时,9:
25)
(2)看钟面写时间。
(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9时2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
“3:
05”)。
三、动的手实践、巩固新知。
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
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2、连一连
3、完成练习二十三1、2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师生交流
。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课本p92例3及练习二十三4-6
教材分析:
(第92页)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情境内容,又要根据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进时间进行推算。
难度比较大。
由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是以前三下的内容,在这里提前渗透,要注意把握好度。
另外,关于时间的练习题也比较丰富,联系实际生活更为密切,如练习题中出现了时间名词“刻”,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也将成为本学期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3、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教学难点:
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教(学)具准备:
钟表
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复习旧知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 ),是( )小时。
( )分=( )时。
3、填一填
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
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二、引出新知
1、谈话揭示课题:
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学习指导:
出示例3,主题图:
(1) 7:
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
明明说:
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
小伙伴说:
10:
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
00----明明说:
做完作业啦!
提问:
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
(7:
45 9:
15 10:
50)
(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4)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三4、5、6,逐题分析,集体订正。
四、课堂检测:
小红周六的作息表:
1:
40—2:
10 看书 2:
10—2:
50做数学作业 2:
50—3:
30做语文作业
3:
30—5:
00 锻炼 5:
00—6:
10看电视
(1)2:
3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2)4:
0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3)5:
20的时候小红在做什么?
(4)小红做什么的时间最长?
做什么的时间最短?
四、总结与拓展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请你回家统计你和爸爸、妈妈一天的时间安排。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师生交流
。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4:
054时5分
4:
304时30分
4:
454时45分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
课时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
11.25上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内容:
97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备)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
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
“组成两位数”是什么意思啊?
能举个列子说说吗?
什么叫“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能组成几个”是什么意思?
一、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二、尝试中体会,领悟方法
(一)独立尝试,初步体会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1:
要想知道“能组成几个两位数”,你有什么办法吗?
问题2:
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请你自己动手试一试。
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二、尝试中体会,领悟方法
(二)过程交流,感受有序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
和小伙伴说一说。
教师巡视倾听,选取典型案例。
二、尝试中体会,领悟方法
(二)过程交流,感受有序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1:
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生成监控:
无序——比较乱,别人看不懂,还易重复遗漏有序——体会方法如:
交换位置、固定个(或十)位等问题2:
只有3个数,怎么能组成6个两位数呢?
二、尝试中体会,领悟方法
(三)回顾过程,体会方法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问题1:
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怎样想呢?
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同学们的好办法。
问题2:
看了同学们这么多好办法,你能说说我们怎样做就能不重不漏了么?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1:
读一读,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问题2:
想一想,怎样做才能不重不漏?
自己试一试。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
问题3:
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问题4:
就3种颜色,怎么有6种涂色方法呢?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9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第2题。
学习之间相互交流
生编口诀
师生交流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