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docx
《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复习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2.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方法
一、高考真题导入
1、(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题:
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2、(2015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
指月圆。
④列宿:
众星。
问题: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二、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概说
(一)表现手法细分为:
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修辞手法和抒情手法四类。
(1)描写手法:
白描、渲染、烘托、虚实结合、衬托、对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等
(2)描写角度:
角度可以分为感官角度和方位角度两种。
①感官角度主要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②方位角度只要是指远、近、高、低等
(3)修辞手法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双关、互文、用典、设问、反问、象征
(4)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即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2、间接抒情
A、借景抒情:
①以乐景衬哀情:
②以乐景衬乐情:
③以哀景衬乐情:
④以哀景衬哀情:
B、情景交融
3、托物言志
4、借古讽今
(二)常见提问方式
1、提问常式:
①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②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XXX的角度进行赏析。
③对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
④ 请简要赏析XXX句
2、提问变式:
①请赏析XXX的写景艺术
②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
为什么?
③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果?
④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三)答题步骤
(1)运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怎样运用这种手法
(3)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塑造了什么形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等
【小结】1、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绘画面(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2、注意点:
①有些表现手法变体的考查,要灵活对待,怎么问,怎么答,不要拘泥上述步骤。
②表现手法概述类题目,只需列举出手法,简单举例即可。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
定林:
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仍:
又。
问题: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
参考答案:
①“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②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③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例2、(2010全国 I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答案】①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②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③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例3、(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分)
【答案】 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三、巩固练习
1、(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问题: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
答:
2、(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
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题: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
答: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岁 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问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请概述?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
问题: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题: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
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
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明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
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问题:
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
(4分)
答:
9、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
杭州西湖。
②折:
弯曲。
③景:
影。
问题: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3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问题:
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
答: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问题: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
答:
1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
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
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问题: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
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
纵使。
问题: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 试:
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
②白苎(zhù):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
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问题: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
答:
15、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
②金罍,泛指酒盏。
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问题: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1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问题: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
答:
17、(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 ①韦庄(约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问题: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②听觉上,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视觉上,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 ③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2、【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4、【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5、【答案】:
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
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
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6、【答案】①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
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②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7、【答案】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浓浓思念之情。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8、【答案】①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②将“桃李”作人来写,笑与愁对比。
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
③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9、【答案】答题要点:
①对比:
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
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
10、【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11、【答案】①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
②写出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③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12、【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②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 ③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
13、【答案】①共同点:
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2分) ②不同点:
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2分)
14、【答案】①本词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
②“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③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15、【答案】①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②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志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正反对比,层层推进,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16、【答案】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17、【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
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