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5953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docx

上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2018年上省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

1、(判断题)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

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发展功能。

()

2、(判断题)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要根据个体的本能需要、兴趣和爱好来确定教育目的。

()

3、(判断题)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

4、(判断题)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

5、(判断题)课程有多种类型,综合课程就是活动课程。

()

6、(判断题)教学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学容、方法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有一定难度。

()

7、(判断题)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

()

8、(判断题)组建班级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

()

9、(判断题)非正式群体在学校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

10、(判断题)教育活动中,如果没有受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就不会呈现好的效果。

()

11、(判断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强调教学文化、教师文化以及教师所处教研组、年级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

12、(判断题)二年级二班学生由于没有按时回家,妈妈规定他一个月不能买喜欢的玩具,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

()

13、(判断题)老师正在讲图片故事,一个幼儿冲上来对图片上的大灰狼又打又骂,这说明该幼儿已经具备了道德情感。

()

14、(判断题)发现有危险物体朝自己飞来时,个体往往会眨眼或是闪躲,这属于动作技能。

()

15、(判断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给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

()

16、(判断题)我们在接触新朋友时,经常会出现刚打过招呼转头就忘记对方的现象,这是瞬时记忆容量小的特点决定的。

()

17、(判断题)一般认为,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发展较晚。

()

18、(判断题)根据《义务教育法》,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

19、(判断题)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他国家机关均不得适用。

()

20、(判断题)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其他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必须以《教育法》为依据,不得与《教育法》确定的原则和规相违背。

()

21、(判断题)某教师因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之后,学生因不堪忍受而自杀。

该教师的行为有过失的因素,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22、(判断题)师德对教师的行为起着规和评价的作用。

()

23、(判断题)保护学生安全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的要求。

()

24、(判断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

第二部分单选题

25、(单选题)教育容的确定,教育活动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最高准则,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反馈功能

26、(单选题)隐性课程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A教育理念

B学校建筑

C班级管理方式

D教科书

27、(单选题)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每一个成员都会通过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以及所获得的评价,判断其表现的优势与不足。

这主要体现了班级的()。

A矫正功能

B诊断功能

C促进发展功能

D社会化功能

28、(单选题)在小学数学“长方体”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一些长方体包装盒进行不同角度的反复观察,以理解“棱”“长”“宽”“高”等相关概念。

这位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诱导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29、(单选题)赫尔巴特说:

“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

”这里的教育性指的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30、(单选题)学校德育目的构成的三因素论中的三因素是()。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

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1、(单选题)在讲完“校园的绿地面积”后,王老师要求学生回家测量自家房间的面积的教育方法是()。

A实践探究法

B实验教学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物演示法

32、(单选题)区角游戏结束时,还有几个小朋友大声讲话,也没有收拾玩具。

叶老师轻轻地唱起了收拾玩具的儿歌并把一盒雪花片放进了玩具柜。

此时这几个小朋友安静的把玩具送了回去。

叶老师运用的教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冶法

D锻炼法

33、(单选题)某语文教师在讲授《咏鹅》时,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是:

引导学生欣赏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这符合新课改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能力

B过程与方法

C思维与智慧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批判教育学观点的是()。

A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师是维护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

B教育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过程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C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和客观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伪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D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5、(单选题)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处理数量问题的技能和有效运用这些技能于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能力,这类课程容的组织需要坚持()。

A连续性原则

B顺序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D纵向性原则

36、(单选题)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组建培育班集体

C选好班级干部

D了解研究学生

37、(单选题)关于我国教育道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道德规的容往往比较原则和抽象

B教育道德的实现主要依靠外在的强制力

C教育道德主要关注人的行为动机本身是否善良、高尚

D教育道德旨在引导人追求具有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的理想人格

38、(单选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A全局性

B先导性

C基础性

D限制性

39、(单选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班的文老师主动与幼儿园所在的社区联系,带班里的幼儿到社区开展游园活动;同时还积极与家长们沟通,希望他们为幼儿园活动建言献策。

文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幼儿教育的()。

A保教结合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整体综合原则

D全面和谐教育原则

40、(单选题)在教育史上,许多教育理论都是建立在对前人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其中杜威批判赫尔巴特属于()。

A个人本位论批判本位论

B人文主义批判国家主义

C生成性教学批判预设性教学

D现代教育批判传统教育

41、(单选题)《学记》中说: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歌业乐群,五年视练习表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视知类通达”。

这句话体现的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A德智并重

B官师合一

C脑体分离

D学在官府

42、(单选题)以下观点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符合的是()。

A知识教育重于环境教育

B教师应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来设计课程

C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

D在形式运算阶段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在现实中学习的机会

43、(单选题)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求学生“概括出《孔乙己》的故事情节”,这属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

A知识水平

B领会水平

C分析水平

D评价水平

44、(单选题)学生明在上学的路上因帮助突然生病的路人而迟到,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否按班规对明进行处罚。

阳认为,明帮助别人是对的,不应该处罚他。

阳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中习俗水平

45、(单选题)小林在中学实习两周后,学会了使用电子白板上课,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小林的学习属于()。

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

C语言信息

D运动技能

46、(单选题)周昕学习了1块等于10角,1厘米等于10毫米之后,推算1分钟等于10秒。

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47、(单选题)毅在学习过程中,将自己的笔记本划分成两半,一半记录老师上课时所讲的容,另一半记录自己不懂的地方或重要的地方,毅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视策略

48、(单选题)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小果考得很不好,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时,小果说“老师,我前段时间看到星座书上说我的星座最近几周都会很倒霉,果然这次就考砸了”。

另一个学生彤彤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大进步,她兴高采烈地告诉老师,“我前段时间特别努力,这次总算是有回报了”。

对材料说确的是()。

A小果的归因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

B彤彤的归因属于部、不稳定、可控因素

C小果的归因方式会避免她有过大学习压力,值得提倡

D彤彤和小果的归因方式虽然不同,但对学习行为并不会有影响

49、(单选题)某学生总是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任务,通过完成挑战性任务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位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最可能是()。

A平均水平

B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高水平

50、(单选题)通过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一般不包括()

A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

B在团体中锻炼坚韧的意志

C在团体中发展特定的行为

D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51、(单选题)儿童经过拿大碗喝水、小碗盛饭、塑料碗装泥巴等活动,认识了各种材料、各种色彩和大小的碗后,发现碗是一种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器皿,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命题学习

52、(单选题)数学老师在考试前提醒学生,考试时若遇到难题可以放一放,先把后面的相对简单的题答完了再回过头来思考,可小明却不喜欢这样,他每次都是一步一步依照试卷的顺序答题。

小明的认知风格更可能属于()。

A场独立

B场依存

C整体性

D系列性

53、(单选题)品德发展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一开始学生常常持“老师说的”作为行为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开始越来越多的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

这种转变一般发生在()。

A3-6岁

B5-10岁

C9-11岁

D12-15岁

54、(单选题)研究发现,小鸭会把它出壳时看到的任何活动对象当作母亲一样追随,动物的这种追随行为被称为“印刻”。

这一研究被引入心理学后称为心理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即()。

A活动期

B关键期

C效果期

D准备期

55、(单选题)老师在历史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用讲解和讨论的方法来教授有关美国的容;用团队合作的方法来教授有关英国的容;用观看影片的方法来教授有关法国的容。

老师这一做法所依据的记忆理论是()。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压抑理论

D同化理论

56、(单选题)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不论教师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

A目的意义

B方法路径

C基本结构

D发展前提

57、(单选题)由于强调学生中心,导致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是以下哪个学习理论的明显不足()。

A观察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58、(单选题)数学课上,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在一个蛋糕模型上,分别拿走1/4,2/8,4/16,结果发现它们其实是一样多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为什么。

这说明学习动机对学习有()。

A引发作用

B定向作用

C维持作用

D调节作用

59、(单选题)关于教育测量度和效度的关系,下面表态正确的是()。

A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B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

C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一定高

D效度低的测验,信度一定低

60、(单选题)某校一年级小学生完全没有拼音基础,语文老师教授一个月的拼音后,测试结果显示80%的学生可以借助拼音阅读小短文,50%以上的学生可以利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这种测验属于()。

A诊断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标准参照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61、(单选题)在教育法律规中,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及其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

A一般性规

B概念性规

C原则性规

D规则性规

62、(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规定的是()。

A人格尊严权

B免受惩罚权

C个人隐私权

D荣誉权

63、(单选题)某小学语文教师林某,利用假期为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学校查实后,对林某进行了批评教育,给予记过处分,并告诫其如果再不听劝阻,学校将按相关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林某有偿补课,应给予处分

B林某利用假期有偿补课,不应该被处理

C林某无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D这样的处罚侵害了林某的教育教学权

64、(单选题)敏,16周岁,初中毕业,在某餐馆全职打工养活自己,偶尔还给家人生活费。

敏在行为能力上属于()。

A无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准行为能力人

D完全行为能力人

65、(单选题)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考试工作人员应回避考试工作却隐瞒不报的,对其应追究的法律责任是()。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66、(单选题)根据法律救济的渠道分类,下列属于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的法律救济渠道是()。

A行政渠道和仲裁渠道

B司法渠道和调解渠道

C仲裁渠道和司法渠道

D行政渠道和司法渠道

67、(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中“终身学习”的容是()。

A崇尚科学精神

B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C认真备课上课

D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创新

68、(单选题)霍姆林斯基指出:

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这句话体现了()。

A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B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69、(单选题)下面对教师爱岗敬业理解不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B爱岗敬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C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D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条件

第三部分多选题

70、(多选题)某高中地理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对流雨”“锋面雨”和“地形雨”,有同学举手提问:

“老师,窗外正下着的雨属于三种中的哪一种呢?

”老师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问似乎并未做好准备,草草搪塞过去。

过后也并未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应。

该老师的课堂教学违背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A整体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巩固性原则

71、(多选题)以下说法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有()。

A人不知而不愠

B问则疑,疑则思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

E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72、(多选题)在教小学数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在讲新课前向全班提问:

“把12棵树分给两个组去栽,每个小组分几棵?

”学生齐声回答:

“6棵!

”教师问:

“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发现同学眉头微皱,就提醒说“大家要认真思考,有同学可能把你们的答案推翻了哦。

”学生们于是开始思考,很快包括同学在的几个学生举手,同学起来回答说:

“老师,每组分6棵不一定对。

”教师紧接着问:

“为什么?

”同学继续说:

“因为题中没有说怎么分,如果平均分,每组可以分6棵;如果不平均分,就有多种分法。

”教师当即说:

“说得好。

过去我们学的都是平均分,今天我们要学的不是平均分。

”然后再黑板上写出了“按比例分配”。

关于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确的有()。

A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B借鉴了奥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C采取了让学生感知实物来激发其求知欲的方法

D该教师的导入属于杜威五步教学法中的问题阶段

E该教师的导入属于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中的系统阶段

73、(多选题)对班主任开展家访工作理解正确的有()。

A可用现代化信息工程替代家访,以节省时间

B家访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家访的目的

C家访一般是对没有尽到责任的家长提出批评

D家访一般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要求家长好好管教孩子

E家访时应尽量让学生和家长同时在场,有话当面说,要求当面提

74、(多选题)关于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下说确的有()。

A是一种双向评价

B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C主实行末位淘汰

D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

E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75、(多选题)个体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稳定性等特点,每个阶段都表现出其独特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A开放性

B闭锁性

C协调性

D动荡性

E可塑性

76、(多选题)问题解决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思维生活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

从19世纪末开始,心理学家就不断使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

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研究的实验有()。

A桑代克的饿猫实验

B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C苛勒的黑猩猩取香蕉实验

D班杜拉的儿童榜样学习实验

E巴甫洛夫的狗唾液分泌实验

77、(多选题)学生没有智力障碍,但在阅读、写作数学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

针对此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有()。

A进行创造性训练

B交给他们自我监控策略

C指导他们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

D提供多元的例子,重复教学重点

E教学时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78、(多选题)在教育法规的实施中,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的是()。

A为人师表

B不体罚学生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D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E对侮辱学生的教师给予处分

79、(多选题)“师也者,学子之楷模也。

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也。

”这句话蕴含的教师职业要求有()。

A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B师德属于专门的教育素养

C教师职业是一种需要人文精神的专业

D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师职业的重要条件

E关爱、尊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师道的体现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题

(材料)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

【资料】上课了,章老师走进了八年级

(1)班的教室,手里没拿书,只拿了一只已经折好的纸飞机和一纸。

同学们疑惑地看着章老师,有同学问:

“章老师,这节课我们不上课吗?

”章老师坦然的说:

“不上啦,我们玩纸飞机好吗?

这些纸飞机飞了一次又一次,玩着玩着,突然同学们似乎想起了什么,捡起地上的纸飞机看着章老师。

章老师不失时机的问:

“玩得如何?

同学们高兴地说:

“好!

章老师说:

“那就说说你们的纸飞机吧!

学生甲说:

“我的飞机飞得又快又高。

”乙说:

“我的飞机飞的时间长。

”丙说:

“我把飞机和纸同时扔出,发现纸很快就落到地上,而纸飞机像鸟一样飞一段时间才落到地上。

章老师及时问:

“鸟为什么会飞而人不会呢?

一个学生说因为鸟有能扇动的翅膀而人没有,另一个说是因为人的体重大而鸟的体重轻,还有个学生说因为鸟的体型呈纺锤型,飞行时尖尖的嘴总是向前伸,就减少了阻力。

章老师又问:

“你们说鸟有能扇动的翅膀,那它的翅膀为什么能扇动呢?

还有人说鸟轻所以能飞,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这时班上一个不太爱学习的同学站起来说:

“我观察我家鸽子很久了,发现它们一天到晚找食吃。

但总吃不饱,排便次数很多。

我想是鸽子吃得多,消化得快,并且不存储粪便,就减轻了体重。

一个女生也起来说:

“鸟的身体轻是因为它的骨头小,我吃过鸽子肉,发现它骨头中间是空的。

章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发言,又问:

“它的翅膀为什么能扇动呢?

大家面面相觑,于是章老师要大家分组讨论。

讨论完毕后,一个小组的代表说:

“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翅膀基部有什么专门带动翅膀扇动的开关。

”引来一阵笑声,章老师也笑了,但没有批评。

另一小组的代表说:

“我们认为鸟的胸部有发达的肌肉,是它的收缩和舒牵引翅膀扇动。

章老师对后一小组的说法表示肯定,并接着问: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女同学起来小声说:

“书上有资料,其中的图片专门画了鸟的气囊,我想这与它的飞行有关。

章老师鼓励道:

“说得好!

气囊与鸟的飞行确实有关,可大家知道其中的缘故吗?

见学生们面露难色,章老师就让他们阅读课本资料,观察图片。

一个男生起来说:

“老师,我看不出这些气囊在呼吸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章老师刚说明气体出入肺和气囊的过程,就有同学迫不及待举手起来说:

“这么说,鸟每呼一次,气体就在肺交换两次吗?

章老师点头称赞:

“真聪明!

”并进一步解释说:

“这种呼吸叫双重呼吸,只在鸟飞行时进行……”

80、(案例分析题)以下关于章老师教学的评价,正确的是()。

A.是一种程序化教学

B.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C.教学过程富有趣味性,忽视了知识性

D.体现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E.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统一起来

81、(案例分析题)从章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有()。

A.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B.要成为专家型教师,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C.教学中要善于处理好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D.教师应该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普通职业

E.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主要靠教师

(材料)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3、4题

【资料】三年级学生小峰是一个成绩中等、平常不多言多语、但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孩子。

他隔三差五就得出点状况惹点事端,要么在安静的课堂上把他的铁皮笔盒故意掉落在地上,要么在同学们认真听课时飞个纸飞机,要么在同桌起来回答问题时把椅子移开,要么就把前排女同学的辫子悄悄系在椅背上……每当班主任老师批评时,小峰态度又很诚恳,而且经常是一下课,他的认错书、检讨书、保证书等等就写好了,然后很欣然的在教师办公室门口等着老师批评,让老师异常头疼。

老师为此请过家长,也非常严厉的批评过小峰,甚至让他在教师办公室罚过站,但仍然无济于事。

学校钱老师知晓后,找到小峰,一连几天与小峰聊各种各样他感兴趣的话题,也巧妙的把要遵守课堂纪律、要听老师的话、要做好学生的要求提了出来。

在这种聊天进行到第七次的时候,小峰哭着说:

钱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真不是故意的。

钱老师反复追问,终于明白了小峰的问题所在。

其实刚上学的小峰并不引人注意。

二年级上期的时候,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上小峰不小心把铁皮盒碰到了地上,下课后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恨恨地批评了一顿,此事之后小峰渐渐变成了这样。

82、(案例分析题)针对此案例,以下说确的有()。

A.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

B.钱老师的做法体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

C.钱老师的陪伴适应了小峰心理发展的特点,这样才能了解问题的缘由

D.小峰的行为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是学生“向师性”特点的体现

E.老师的批评并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