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2381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教程.doc

朋辈辅导员教程

(坡头区第一中校本教材系列)

韩宏彪编整

目录

第一编个别辅导的常用技术

一、贯注与倾听技术………………………………………………………()

二、简述语义技术…………………………………………………………()

三、情感反应技术…………………………………………………………()

四、具体化技术……………………………………………………………()

五、共情技术………………………………………………………………()

六、探询技术………………………………………………………………()

七、摘要技术………………………………………………………………()

八、信息提供技术…………………………………………………………()

九、自我表露技术…………………………………………………………()

十、立即性技术……………………………………………………………()

十一、沉默技术……………………………………………………………()

十二、面质技术……………………………………………………………()

十三、复述技术……………………………………………………………()

第一编个别辅导的常用技术

一、贯注与倾听技术

(一)定义

贯注与倾听技术是指咨询者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的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及体势的变化,并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

(二)内容说明

贯注与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

倾听不同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

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来访者的烦恼中去,细心地注意来访者的所言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

还要注意来访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

贯注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适当的反应。

反应包括言语的,如:

“是的”、“噢”、“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的更详细些”等等。

也包括非言语的,如身体微微前倾,做开放姿态,目光注视对方(但不能长时间的直视),时而点头表示理解,面部表情随着来访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三)功能

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⒉鼓励来访者进行宣泄,开放自己,坦诚表白。

⒊澄清问题,促进咨询员对来访者的理解和来访者对自己的了解。

(四)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贯注与倾听贯穿于心理咨询的任何阶段,并伴随其他技术(具体化、情感反应、简述语意、复述等)共同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也是贯注与倾听的学习过程。

使用贯注与倾听技术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点偏颇:

⒈急于下结论

⒉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⒊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⒋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五)练习题

【1】试分析咨询员的下列回应:

来访者: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虚伪的人。

她表面上喜欢我,骗取我对她的信任,可背地里为了她的儿子能保送进重点中学,利用职权出卖了我(忿忿不平地捶桌子)。

老师平时总是对我们说,待人要真诚,为什么她自己就不能真诚待人呢?

咨询员1:

(面对来访者,开放的身体姿势,身体稍微前倾,目光与来访者接触,偶尔点头表示对来访者的理解)嗯,你能不能具体谈一谈事情的经过?

咨询员2:

(打断来访者的谈话)你怎么能用“骗取”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老师呢,这样是不礼貌的。

咨询员3:

(面对来访者,身体后仰,眼神游离不定)

评价:

【2】试评价咨询员的下列回应:

来访者:

我觉得好痛苦、好痛苦!

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

我喜欢她,一想到她,我就读不进书。

下周月考一定又考不好!

咨询员1: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咨询员2:

(身体微微前倾,关切地注视着来访者)嗯,我很理解你的感受。

咨询员3:

现在是考试的关键时刻,怎能分心呢?

评价:

二、简述语义技术

(一)定义

简述语义(paraphase),又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

(二)内容说明

简述语义应简洁、明了。

有些来访者因受问题或情绪困扰过久,刚来到咨询室时思维混乱,语言杂乱无章,甚至自己都不知所云。

咨询员选择来访者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有“拨云见日”之效。

对于某些带有敏感性的词汇和一些重要的词语,仍以来访者用过的词汇为好。

(三)功能

⒈检查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解程度。

⒉来访者有机会重新解释自己的思想,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深化谈话内容。

⒊有助于来访者更清晰的做出决定。

(四)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简述语义适用于咨询的初期。

使用简述语义技术时,咨询员应注意:

⒈能够抓住来访者言语或思想的实质进行简述

⒉能完整概括来访者的叙述,不遗漏重要信息,力求简洁、明了。

(五)练习题

【1】对咨询员的下列回应做出评价:

来访者:

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我想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做的最好、最优秀。

……我希望别人在谈起我时会说:

这姑娘什么都行,又聪明又能干,特讨人喜欢。

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我似乎什么都没做好,老师不喜欢我,同学关系也不满意,我快烦透了。

咨询员:

你希望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让别人觉得自己挺聪明、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

来访者:

嗯,差不多吧,我什么都想做的十全十美。

咨询员:

愿做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人?

来访者:

嗯(点头)。

评价:

【2】使用简述语义技术回应来访者的叙述。

来访者:

我和小米(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近来被我父母知道了,他们反对我中学里谈恋爱,我为此很烦恼,书也看不进,晚上常失眠,不知怎么办好!

评价:

三、情感反应技术

(一)定义

情感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员辨认来访者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感,并且反映给来访者,协助来访者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

(二)内容说明

情感反应技术往往包括三到四个部分:

①人称代词“你”;②感受性的动词,如“你觉得……”“你似乎感到……”;③情绪性的字眼(常是情绪名称),如“愤怒”、“悲伤”等;④有时还有附加的说明、解释部分。

来访者所使用的情绪性词语,是观察其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很好线索。

比如某来访者谈及自己的某同学时,可能用“他可真有趣”或“他真令人讨厌”这样的词语,这些情绪性词语往往表达了来访者的心境。

咨询员可由此了解到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情感反应,使来访者获得更为清晰的感知。

来访者在面谈中往往会出现混合情感或矛盾情绪,如“我很想和他道歉,可心里又有些怕,感到很矛盾。

”发现来访者身上这些混合情绪的涵义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咨询来说意义颇大。

富有技巧的咨询员常常善于寻找来访者困扰中的矛盾情绪予以突破,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尽快地觉察自己的问题。

(三)功能

情感反应技术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此时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或把这些感受和与之伴随的情景、事实联系起来,达到对自己的整体性认识。

(四)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情感反应技术往往与简述语义技术一起使用。

一般来说,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情感与思想的反应是同时的。

如“你说你的同学在背后挑拨是非”,这是一句简述语义;而“你似乎对他非常气愤“,是情感反应技术;“你的同学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

”则是两种技术的合用。

两种技术的区别在于简述语义技术着重于来访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来访者的情绪反应。

情感反应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来访者现在的情感,而不是过去的情感。

比如,“你此时的情绪似乎是对你朋友非常不满?

”这种回应就比“你一直对你朋友非常不满”更加有效。

要避免直接询问来访者的感受。

像“那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这样提问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不准确的情感反应会伤害咨询关系。

要做出准确的反应,关键在于咨询者真正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这与“共情”是一致的。

当然,分辨情绪的能力和从表情、语气等线索察觉情绪的能力也是重要的。

(五)练习题

【1】用“你感到……”开头,写出一个准确反映来访者情感的回应句子。

①来访者:

我的脸红问题控制了我的整个生活。

我努力避开老师的视线,这样我就可以不被提问,而且,我退缩着不敢参加小组讨论。

因为有这样的举止,我感到自己很没用。

②来访者(16岁的女孩):

我希望拥有朋友,希望人家喜欢我。

为了受人欢迎,我费了很大的劲,但别的女孩不是不理我,便是取笑我。

她们为什么要一直伤害我?

我做错了什么?

评价:

【2】对以下来访者的叙述,用“你感到……因为……”这样的标准格式作出恰当的情感反应。

①来访者(女学生):

这对我不容易。

以前我从来没和其他人谈论过我的家庭,我父母很可能不喜欢我跟你谈论他们,而且我会感到不忠实。

无论怎样,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

评价:

②来访者(男学生):

一想到要去校园我就紧张不安。

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害怕每一个人,只想离开他们,当我像这种状态的时候,即使我真的去了,每个人也都会发现我有什么毛病。

评价:

【3】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是否恰当:

①来访者(男同学):

我和他们一样好,可他们似乎认为他们可以欺侮我。

哼,他们不能,我也有我的权利。

我被人看得一钱不值,我很恼火,我再也不能忍受了。

咨询员:

你感到你被欺侮,被小看了,这使你很气愤。

评价:

  ②来访者:

我似乎处在一个双重困境中。

我越努力就越不自然,而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不喜欢我咨询的方式。

看来无论怎样我都会失败,这真是让人泄气。

  咨询员:

你感到泄气,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必败的境地,因为你不喜欢努力,以免表现出生硬,你也不喜欢不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