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6725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89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docx

教师用书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新人教版

第1部分自然地理专题1地球与地图

模块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

[五年高考分析]

年份

试卷

题号

题型

分值

主要考查内容

2015

Ⅰ卷

1~3

选择题

12分

水循环、洋流分布

6

选择题

4分

经纬网定位置和定距离、地球运动

7~8

选择题

8分

等值线判读、气温分布特征

10

选择题

4分

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Ⅱ卷

4~5

选择题

8分

天气系统、天气特征

8

选择题

4分

区时计算

9~11

选择题

12分

气候特征、水文特征

36(3)

综合题

3分

气候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4

Ⅰ卷

1~3

选择题

12分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正午太阳高度

7~9

选择题

12分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36

(1)

(2)

综合题

11分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Ⅱ卷

3~5

选择题

12分

经纬网定位置、定距离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7

选择题

8分

水循环环节及影响因素

8~9

选择题

8分

地理位置和洋流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

选择题

4分

大气环境、地形因素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2013

Ⅰ卷

36

(2)

综合题

6分

河流水文特征

4~6

选择题

12分

气候、植被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9~11

选择题

12分

天气系统的判读及应用

36

(1)

(2)

综合题

14分

天气、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Ⅱ卷

3~4

选择题

8分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

6~8

选择题

12分

气温、降水、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9~11

选择题

12分

大气环流、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6

综合题

22分

风沙天气和沙丘移动的成因

37

(2)

综合题

14分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2012

新课标卷

4~5

选择题

8分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补给

6~7

选择题

8分

区域定位、气温差异及其成因

10~11

选择题

8分

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37

(1)

(2)

综合题

16分

区域气候、水文特征及成因

2011

新课标卷

6~8

选择题

12分

等高线的判读及应用

10

选择题

4分

水文特征、外力沉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36

(1)~(3)

综合题

28分

气候特征、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模块备考策略]

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联系性。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从宏观层面上,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从微观层面上讲,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要素组成。

不论是宏观的四大圈层还是微观的五大要素,它们在地球上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形成基础是地球运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时,地球运动以及自然环境各圈层、各要素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原理性、规律性特别突出,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天气系统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等等。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表现出本模块知识联系性和规律性的特点。

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图文联系、以图释文的特点鲜明。

自然地理模块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很多时候,长篇的文字描述并不能清晰地说明问题,而一幅图则非常直观明了地揭示地理要素的形成过程、特征和分布规律。

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洋流的分布、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等。

在课程标准中,自然地理模块共有9条标准体现“运用地图(或图表、材料)”的能力,充分说明了图表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在本模块中的重要性。

1.从联系分析成因——一个主线: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某种自然环境特征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所以要在“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指导下推进自然地理各单元的复习,突破自然地理的教材章节体系,在联系的结构下复习章节内容,重新整理相关知识,构建认知和应用模型。

[例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

(1)~

(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

(1)题,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动物演化速度慢,从而出现了特有的动物种属;构造运动强烈,会使物种灭绝,而不是特有动物种属形成的原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形复杂,不是形成特有动物种属的地理条件。

(2)题,该地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适宜喜暖的动物生存;受由南向北的秘鲁寒流的影响,该地沿岸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又适宜耐寒的企鹅生存。

答案:

(1)B 

(2)C

2.从成因分析规律——五大核心运动:

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

运动是宇宙的基本性质,一切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都是地球运动以及地球上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结果。

因此领悟地球运动及各要素的基本物质和能量运动形式是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成因的基础和抓手。

(1)宏观分析

(2)微观分析

黄赤交角存在(大小、变化带来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位置、方向、范围、影响)→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五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等。

[例2](2015·全国卷Ⅰ)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

(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

(1)题,树皮覆盖层位于最上层,远离根系,显然不是为了提供养分;雨水渗漏速度最慢的是种植土层,因此树皮覆盖层不能控制雨水渗漏速度;树皮覆盖层与其他各层都有水体净化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树皮覆盖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2)题,雨水下渗后,密度较大的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起到净化过滤作用。

雨水经过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时下渗速度快,净化效果差。

第(3)题,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充分利用雨水,同时减小了地表径流,起到控制雨洪的作用。

答案:

(1)D 

(2)B (3)C

3.重图示,从规律掌握差异——六大分布模型(式):

太阳直射点移动、三圈环流、锋面气旋、气候分布模式、洋流分布模式、垂直地带性模式

模式图更直观形象地揭示地理事物形成原理、分布规律等,所以借助模式图来掌握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基本原理、规律,然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规律解答、分析、评价地理事物的成因、表现等。

高考题千变万化,但考查的基本原理、规律不变。

以不变的原理、规律解决变化的新情境、新问题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获取高分的关键。

例如,气候分布模式图概括了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如果把气压带、风带以及洋流信息叠加上去,还可以进一步直观显示气候的成因;同时此图又是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底图。

可以说气候分布模式图是高中地理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模式图。

[例3](2013·江苏卷)图Ⅰ是2013年5月15日14:

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Ⅱ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图Ⅱ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Ⅰ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双选)(  )

A.①—甲B.①—丙

C.②—乙D.②—丁

解析:

(1)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成因。

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会出现阴雨天气。

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而暖锋的降水发生在锋前,故多晴朗天气。

丙地位于高压中心(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丁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不可能出现强风天气。

(2)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及分布、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甲地位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①表示的气温最高不到20℃,最低5℃左右;①表示的各月降水较均匀,均在50~100mm之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A项正确。

丁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②表示的气温夏季(7月)高,冬季(1月)在5℃以上,较温和;②表示的降水夏季(7月)少,冬季(1月)多,是地中海气候。

D项正确。

因此选择A、D选项。

答案:

(1)AC 

(2)AD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

考纲展示

重点关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要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基本特点,注重规律的总结与各种变式图形的比较。

(2)注重对等值线图判读一般规律的理解、总结与对比,从而能举一反三。

(3)注意提高计算能力,减少计算失误

考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高考指数★★★☆☆)

1.经线和纬线

经线

纬线

特点

形状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

相等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其他

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它能平分地球

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2.经度和纬度

(1)经度的划分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的确定及南北纬的判断

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如图中角δ即为A地的纬度数)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如上图中角Φ即为A地的纬度数)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经纬网的应用方法

1.定“位置”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2.定“方向”

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1)方格状经纬网图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

3.定“距离”

(1)同一条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纬度相差1°,其经线上的距离约为111km。

在同一经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为(111×Δφ)km(Δφ为两点间的纬度差)。

(2)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约为111km。

其他纬线圈上,经度1°的纬线长约为(111×cosφ)km(φ为纬线的纬度数值)。

同一纬线上任意两点间的纬线长度为(111×cosφ×Δα)km(Δα为两点间的经度差)。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4.定“范围”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3)若跨经纬度不同或图幅不同,需综合分析。

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5.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

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

)。

经度相对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是经线圈的一段,最短距离过极点,如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赤道除外),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

而不是

)。

6.定球面上的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图中A点(40°N,20°W)与B点(40°S,20°W)关于赤道对称。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点(40°N,20°W)与C点(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

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关于地心对称。

(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下题。

1.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53°N        B.60°N

C.66.5°ND.40°N

解析:

选A 从图中可以判定甘德机场的纬度约为49°N,题干中提到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因此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无论向东北飞行还是向西南飞行,1小时内飞行的距离不超过6个纬度距离,比较选项中的四个纬度,只有A项正确。

(2015·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

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A.美国B.日本

C.澳大利亚D.法国

解题关键:

根据题目要求,考虑降低运输成本,关键在于缩短市场距离。

解析:

选D 由于M国位于西欧北非大西洋沿岸地区,靠近英、法等经济发达国家,故D项正确;M国距离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遥远,不具备距离优势,A、B、C项错误。

(2015·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题。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3.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解析:

选D 由表中六个观测点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其排列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

由题干可知,选择路线与区域总体构造线垂直,故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D项正确。

(2013·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回答下题。

4.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解析:

选A 从图中看北极星靠近地平面,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

(2016·漳州质检)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单位:

米)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岛的面积约为(  )

A.0.43平方千米B.4.3平方千米

C.14.3平方千米D.143平方千米

6.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

A.东北方B.东南方

C.西北方D.西南方

解析:

5.B 6.B 第5题,依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东西长度约为2′,运用赤道上跨1个经度距离约为110千米,可推断该岛东西长度约为3千米;同理可计算出南北长度约为1.4千米,则面积约为4.2平方千米。

第6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经度为东经、但数值比北京的大,应在东边,纬度为北纬,但数值比北京的小,应在南边。

故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高考指数★★☆☆☆)

方向

一般情况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比例尺

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形式

(1)数字式:

如1∶500000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化成千米为5千米)

(2)线段式:

(3)文字式:

有文字说明,如: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分数)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相同(一般为1):

分母大,则比例尺小;②分母相同:

分子大,则比例尺大;③分子、分母不相同:

转化成上述情况之一,再比较

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相同实地范围

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内容越简略

缩放

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1)。

②原比例尺缩小到

,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原比例尺缩小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

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图例

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1)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比例尺知识最常用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第一,看比例尺;第二,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

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

(2)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

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

1.(2015·广东卷)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下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选C 结合图例信息可看出,丙高程最高,且丙与乙之间有一个谷地,则在丙处可看到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故视野最广的观景平台可能是丙。

(2014·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读下图,完成下题。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析:

选B 据比例尺公式,可以计算出长300m、宽220m按1∶1000缩小后的图上距离分别为30cm和22cm,则选项中略大于这两数的B4纸最合适,故B项正确。

(2014·北京卷)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下题。

3.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选B 读图可知,校训碑距离指示牌80m,气象站距离指示牌150m,老校门距离指示牌200m,地理园距离指示牌350m,结合比例尺可知,符合条件的是②处,B项正确。

(2016·乌鲁木齐模拟)读图完成4~5题。

4.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①B.②

C.③D.④

5.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km2B.0.5km2

C.5km2D.50km2

解析:

4.D 5.A 第4题,平均坡度最大的地方是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

本题①②③④四条线段一样长,这时就看哪一条线段经过的等高线最多。

①和③经过两条等高线,②经过三条等高线,④经过四条等高线,所以④地段平均坡度最大。

第5题,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在图右上角。

根据图形的比例尺可估算其面积约为(0.2×0.2)km2=0.04km2。

所以答案A最接近。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高考指数★★★★☆)

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单位:

米)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山峰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为▲

四周低、中间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

盆地、洼地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四周高、中间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

山脊、山脊线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山谷线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由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

1.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规律

(1)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①气温: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降水: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出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

(3)等高线与生产活动

①选点

水库

建设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