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2190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真题20-(3)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50.00)

1.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寒证,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定喘汤

 B.麻杏石甘汤

 C.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

 D.玉屏风散

 E.桑菊饮

解析:

[解析]寒性哮喘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方药首选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2.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______

(分数:

2.00)

 A.发热、呕吐

 B.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有水、电解质紊乱 √

 D.大便含黏液、腥臭

 E.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解析:

[解析]考查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重型腹泻伴有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3.麻疹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逆证是______

(分数:

2.00)

 A.喉痹

 B.肺炎喘嗽 √

 C.惊风

 D.心悸

 E.水肿

解析:

[解析]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若正虚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发不顺,形成逆证、险证。

若麻毒内归于肺,或复感外邪侵袭于肺,以致肺气郁闭,则形成邪毒闭肺证;麻毒循经上攻咽喉,而成麻毒攻喉证;麻毒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形成邪陷心肝证。

肺炎为麻疹最常见并发症。

4.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因素不包括______

(分数:

2.00)

 A.早产

 B.感染

 C.受寒

 D.窒息

 E.饥饿 √

解析:

[解析]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因素主要为寒冷、保温不当,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

5.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炎的临床特征______

(分数:

2.00)

 A.多数患者都有血尿

 B.病程早期常有高血压

 C.部分病例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D.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出现高血压脑病

 E.水肿为可凹性,上行性 √

解析:

[解析]考查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脓皮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见镜下血尿,以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特征,其中少尿、水肿、高血压多在发病早期出现。

重者可在短期内出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或急性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

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自颜面眼睑开始,晨起重。

水肿为非凹陷性,多数水肿不重。

6.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______

(分数:

2.00)

 A.阳明在前,太阳在侧,少阳在后

 B.太阳在前,少阳在侧,阳明在后

 C.少阳在前,阳明在侧,太阳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

 E.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后

解析:

[解析]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头部,少阳在侧头部,太阳在后头部。

7.手三阴经的循行走向是______

(分数:

2.00)

 A.从胸走手 √

 B.从腹走手

 C.从手走头

 D.从头走足

 E.从足走腹

解析:

[解析]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8.雀啄灸属于______

(分数:

2.00)

 A.天灸

 B.艾炷灸

 C.温针灸

 D.温灸器灸

 E.艾条灸 √

解析:

[解析]雀琢灸施灸时,将点燃的艾条端与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琢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

9.下列经脉循行中“交人中”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足阳明胃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少阳胆经

解析:

[解析]手阳明大肠经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

10.针灸治疗面瘫经常采用地仓透______

(分数:

2.00)

 A.颊车 √

 B.迎香

 C.水沟

 D.下关

 E.大迎

解析:

[解析]针灸治疗面瘫经常采用地仓透颊车。

11.太冲穴定位在______

(分数:

2.00)

 A.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B.足背,第一、二趾缝间的接头处

 C.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

 D.足背,第三、四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E.足背,第四、五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解析:

[解析]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12.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穴位是______

(分数:

2.00)

 A.少商

 B.关冲

 C.中冲

 D.少泽 √

 E.隐白

解析:

[解析]少泽主治:

①乳痈、乳少等乳疾;②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13.四缝穴的定位是______

(分数:

2.00)

 A.手2~5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

 B.手1~4指掌侧,指骨间关节横纹中点处

 C.手1~4指掌侧,近端指骨间关节横纹中央

 D.手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E.手2~5指掌侧,近端指骨间关节横纹中央 √

解析:

[解析]四缝穴位于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主要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小儿腹泻、蛔虫症。

14.斜刺法的进针角度是______

(分数:

2.00)

 A.15°左右

 B.30°左右

 C.45°左右 √

 D.70°左右

 E.90°左右

解析:

[解析]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刺入。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现约呈45°刺入。

平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约15°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

15.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______

(分数:

2.00)

 A.通调冲、任

 B.调节任、督

 C.总调奇经八脉

 D.调节阴经经气 √

 E.总调冲、任、督、带

解析:

[解析]任脉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

16.治疗鼻病的常用穴是______

(分数:

2.00)

 A.人中

 B.迎香 √

 C.地仓

 D.大迎

 E.合谷

解析:

[解析]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穴,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主治鼻塞,鼻衄,口歪,面痒,胆道蛔虫。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急救昏厥要穴。

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地仓是足阳明胃经穴位,手足阳明经、阳脉交会穴。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动。

大迎为足阳明胃经穴,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合谷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合谷穴配太阳穴治头痛;配太冲六治小儿惊风、口眼啮斜;配迎香穴治鼻疾;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配三阴交穴治经闭,滞产;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眼歪斜。

17.迎香穴位于______

(分数:

2.00)

 A.鼻孔外缘,旁开0.5寸

 B.鼻翼外缘,旁开0.5寸

 C.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

 D.鼻翼上缘中点,旁开0.5寸

 E.平鼻孔,当鼻唇沟中

解析:

[解析]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18.后溪通的是奇经八脉中的______

(分数:

2.00)

 A.阳脉

 B.督脉 √

 C.阳维脉

 D.任脉

 E.带脉

解析:

[解析]出于《灵枢·本输》,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其主治为:

①头项强痛、肩痛不举。

②耳聋,目赤,癫狂痫。

③盗汗,疟疾。

④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19.“阳脉之海”指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足太阳经脉

 B.阳维脉

 C.带脉

 D.督脉 √

 E.冲脉

解析:

[解析]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称“阳脉之海”。

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称“阴脉之海”。

冲脉涵蓄十二经气血,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

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

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20.治疗风寒感冒选穴、方义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

2.00)

 A.风池疏风散邪

 B.合谷解表散寒

 C.尺泽调理益气 √

 D.列缺宣肺解表

 E.外关疏风解表

解析:

[解析]尺泽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尺泽点刺出血治风热感冒。

21.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可采用拔罐法治疗______

(分数:

2.00)

 A.风湿痹痛

 B.神经麻痹

 C.高热抽搐 √

 D.痛经

 E.痤疮

解析:

[解析]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其适范围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痛经、中风偏枯、瘀血痹阻等。

此外可用于防病保健、清除疲劳。

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疾患、高热、抽搐等禁止拔罐。

22.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是______

(分数:

2.00)

 A.头维穴

 B.四神聪 √

 C.阳白穴

 D.攒竹穴

 E.太阳穴

解析:

[解析]神聪,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

《太平圣惠方》载“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

23.内关穴主治除哪项以外的病症______

(分数:

2.00)

 A.心悸,心痛,心律失常

 B.小便不利,水肿 √

 C.胃痛,呃逆,呕吐

 D.中风偏瘫,失眠,癫狂痫

 E.眩晕,偏头痛

解析:

[解析]内关的主治:

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胃痛、呕吐、呃逆冲风;失眠、郁证、癫狂、偏头痛;热病;上肢痹痛等。

24.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______

(分数:

2.00)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解析:

[解析]足厥阴肝经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故排除;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故排除;足太阴脾经夹咽,连舌本,散舌下,本项正确;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入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故排除;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故排除。

25.下列哪个病证不宜用三棱针治疗______

(分数:

2.00)

 A.丹毒

 B.高热

 C.头痛

 D.中暑昏迷

 E.虚证 √

解析:

[解析]三棱针法的适应证:

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积、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体弱、贫血、孕妇、产后等不宜使用。

二、A2型选择题(总题数:

15,分数:

30.00)

26.患者,男,87岁。

无明显诱因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溺,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背俞穴,灸法

 B.足阳明经穴,灸法

 C.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

 D.任脉经穴,灸法

 E.督脉经穴,灸法 √

解析:

[解析]由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遗溺,四肢厥冷,脉细弱等症状,可判断患者所患病为中风中脏腑,且为脱证,可用灸法回阳固脱。

当选督脉之经穴扶助元阳。

27.患者,男,48岁。

头胀痛近2年,时作时止,伴目眩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选用______

(分数:

2.00)

 A.头维、内庭、三阴交

 B.血海、风池、足三里

 C.风池、列缺、太阳

 D.太溪、侠溪、太冲 √

 E.丰隆、太阳、风门

解析:

[解析]本证肝阳上亢头痛,当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穴以平息亢逆之风阳。

主穴为百会、头维、风池,肝阳头痛加太冲、太溪、侠溪。

28.患者,女,32岁。

行经后小腹部绵绵作痛,喜按,月经色淡,量少。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三阴交、中极、次髂

 B.足三里、太冲、中极

 C.丰隆、天枢、气穴

 D.阴陵泉、中极、阳陵泉

 E.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

解析:

[解析]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痛经之虚证。

应选用竺阴交、足三里、气海,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29.患者,男,35岁。

前晚睡觉时突觉寒冷,次日晨起后感到项背部强痛,低头加重。

针灸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阿是穴、外关、合谷、肩井

 B.天柱、肩井、天醪、肩贞

 C.后溪、外关、束骨、昆仑

 D.阿是穴、外劳宫、悬钟、后溪 √

 E.养老、后溪、合谷、阳池

解析:

[解析]外劳宫是治疗落枕的经验穴;阿是穴舒缓局部筋脉;后溪能够疏调督脉、太阳经脉气血;悬钟疏调少阳经脉气血。

诸穴远近相配,共奏疏调颈部气血、缓急止痛之效。

30.患者,男,65岁。

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穴外,还应选______

(分数:

2.00)

 A.水沟、中冲、风池

 B.水沟、十二井穴、丰隆 √

 C.下关、颊车、合谷

 D.中冲、太冲、丰隆

 E.丰隆、涌泉、大椎

解析:

[解析]中脏腑闭证取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闭证为肝阳暴张,气血上逆所致,故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并泻水沟,开窍启闭;足厥阴经循行至巅顶,泻太冲降肝经逆气以平息肝阳。

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壅遏,气机失宣,取足阳明经络穴丰隆,以豁痰开窍;“荥主身热”,故取手厥阴经荥穴劳宫清心泄热。

31.患者阵发性胃脘部绞痛,揉按则舒,上腹部平软。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原穴

 B.络穴

 C.下合穴 √

 D.八会穴

 E.背俞穴

解析:

[解析]治疗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相应的下合穴。

此患者所患疾病应与腑病相关,故应选用下合穴。

32.患者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身痛楚,鼻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手太阴、手少阳、足太阳经穴

 B.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 √

 C.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D.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E.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解析:

[解析]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感冒之风寒感冒,所以应首选手太阴肺经疏风散寒;手阳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所以其经穴能协助肺经经穴疏风散寒;外感风寒首先犯太阳而伤肺卫,故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以解表宣肺。

33.患者,男,45岁。

自觉心慌心烦,时息时作,健忘失眠。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三阴交

 B.神门 √

 C.足三里

 D.太溪

 E.合谷

解析:

[解析]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故其为调节心神之要穴。

神门穴主治:

心与神志病,如心痛、心烦、惊悸、怔忡、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等;高血压;胸胁痛。

34.患儿,女,8岁。

遗尿3个月余,每隔3~5夜1次,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迟无力。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中极、关元、三阴交、膀胱俞 √

 B.中极、天枢、足三里、阴陵泉、太冲

 C.关元、太溪、三阴交,至阴

 D.气海、太冲、行间、昆仑、曲池

 E.曲骨、内庭、太溪、肾俞、气海

解析:

[解析]要首先辨病,此属遗尿。

选关元充益肾气,固摄下元;三阴交为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补脾胃;本病为膀胱失约,故取膀胱募穴中极和膀胱俞,振奋膀胱功能。

遗尿治疗主穴:

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配穴:

肾阳虚者,加气海,命门;脾肺气虚者,加气海、肺俞、足三里;夜梦多者,加百会、神门。

35.患者,女,36岁。

经常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时泛吐清水,纳差神疲,大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治疗除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外,还应加______

(分数:

2.00)

 A.脾俞、肝俞、章门

 B.脾俞、胃俞、关元 √

 C.脾俞、胆俞、章门

 D.胃俞、肝俞、三阴交

 E.胃俞、胆俞、章门

解析:

[解析]由本患者的症状可知本病为胃痛之脾胃虚寒证。

除主穴外应配关元、脾俞、胃俞。

36.患者,男,62岁。

外出散步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噤不开,牙关紧闭,肢体强痉。

治疗应首选______

(分数:

2.00)

 A.督脉、任脉经穴

 B.督脉、足太阳经穴

 C.督脉、手厥阴经穴 √

 D.任脉、手厥阴经穴

 E.任脉、足太阳经穴

解析:

[解析]此为中风中脏腑闭证的表现。

督脉连贯脑髓,可开窍启闭、手厥阴心包经可以调理心神,以醒脑开心窍,用以治疗中风闭证。

37.患者,男,49岁。

失眠日久,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针灸治疗除取主穴外应配取______

(分数:

2.00)

 A.心俞、脾俞、厥阴俞

 B.心俞、肾俞、太溪 √

 C.心俞、胆俞、丘墟

 D.心俞、肝俞、太冲

 E.心俞、胃俞、足三里

解析:

[解析]从患者的症状可辨汪为失眠(心肾不交型),治疗除取主穴外应加补肾阴,清心火的穴位。

选项B中的肾俞、太溪能补益肾阴,心俞可清心降火。

38.患者,男,55岁。

1年来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______

(分数:

2.00)

 A.胃俞、合谷

 B.肝俞、内关

 C.三焦俞、公孙

 D.命门、关元 √

 E.关元俞、三阴交

解析:

[解析]从本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肾虚型泄泻,治疗除用主穴外,应加补肾之穴,选项D中的穴位补肾阳,补元气。

故为正确答案。

39.患者,女,63岁。

长期咽喉不适感,隐痛,咽喉稍肿,色暗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欲求针灸配合治疗。

可取腧穴______

(分数:

2.00)

 A.少商、合谷、尺泽、关冲

 B.少商、合谷、列缺、外关

 C.太溪、照海、鱼际、三阴交 √

 D.太渊、丰隆、列缺、合谷

 E.以上都不可

解析:

[解析]从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咽肿(肾阴不足型),针灸治疗应滋补肾阴,清虚火,选项C中的穴位太溪、照海、三阴交均可滋补肾阴,鱼际为肺经荥穴,可利咽清肺。

故C为正确答案。

40.患者,女,31岁。

患者三天前自觉右胁背部疼痛,并逐渐出现疱疹,呈现带状分布,疼痛较剧,口干苦、大便干、小便黄,脉弦,舌红苔黄。

根据病情应取哪组经脉或腧穴为主______

(分数:

2.00)

 A.手足阳明经

 B.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太阴经

 E.手足厥阴经

解析:

[解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可诊断为蛇窜疮,针灸治疗主要以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三、B1型选择题(总题数:

5,分数:

20.00)

∙A.心下满

∙B.身热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分数:

4.00)

(1).五输穴主病特点中,荥主______(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2).五输穴主病特点中,合主______(分数:

2.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五输穴主病特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作了补: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A.足三里

∙B.阳陵泉

∙C.悬钟

∙D.足临泣

∙E.公孙

(分数:

4.00)

(1).八会穴中的筋会穴是______(分数:

2.00)

 A.

 B. √

 C.

 D.

 E.

解析:

(2).八脉交会穴中通带脉的是______(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八会穴的组成是: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抒,髓会绝骨。

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包括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

∙A.太渊

∙B.合谷

∙C.后溪

∙D.内关

∙E.阳池

(分数:

4.00)

(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腧穴是______(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2).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腧穴是______(分数:

2.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同时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太渊是手太阴肺经之原穴,同时又是八会穴之脉会。

∙A.井

∙B.荥

∙C.输

∙D.经

∙E.合

(分数:

4.00)

(1).在五输穴中,经气所行为______(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2).在五输穴中,经气所注为______(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是十二经脉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

“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

”以水流比喻经脉中气血目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

∙A.3寸

∙B.5寸

∙C.8寸

∙D.12寸

∙E.16寸

(分数:

4.00)

(1).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______(分数:

2.00)

 A.

 B.

 C. √

 D.

 E.

解析:

(2).肘横纹至腕背横侧纹______(分数:

2.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骨度分寸中,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是8寸;肘横纹至腕背侧横纹是12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