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人教部编版1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版)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雪后的大地,多像一张洁白的画布呀。
瞧,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留下了不同的“作品”。
哎呀!
怎么没有青蛙?
它正在睡觉呢!
这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描述的画面。
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们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会写1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通过学习感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师:
课件,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标本或图画。
学生:
预习新课。
2课时
1.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揭题激趣
我们班有许多画画得很好的同学,大家都叫他们小画家。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小动物(展示课件中的四种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轻声“的”。
为什么说它们是小画家?
它们都画了哪些画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文中有几句话。
(6句)
3.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再读一读。
三、早晨,当你拉开窗帘,发现外面下雪了,你是什么心情?
(我特别高兴,一边欢呼着下雪啦,一边跑到雪地里又蹦又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
“小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兴奋地跑向雪地,它们边走边欢呼,你能读读第1、2句话吗?
把自己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四、这几个小画家都画了哪些画?
为什么说它们是小画家?
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学习第3~6句话。
1.小组内互相质疑、讨论、总结,你们读懂了什么?
2.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全班讨论。
五、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甲:
我们小组知道了小画家们都画了这些画: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1)看书上的图,找找图上的画都是谁画的。
(2)与标本或图比一比,你们看小动物画的画像不像?
因为它们的画画得好,和真的一样,所以称它们是“小画家”。
(3)指导朗读第3句话,速度稍快,语调一起一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画画场面。
(4)启发学生想象:
为什么它们画的画不同?
(因为小动物们的爪(蹄)子的形状不一样)
2.学生乙:
我们小组从第4句话中知道了小动物是怎样画画的。
它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图。
(1)我们画画时,一般是先用铅笔画,再用水彩笔涂颜色,而小动物们画画时,就不用这些东西,它们在雪地里走几步就画好了一幅画。
你们说这些小动物画画的技术怎么样?
(画技高)真不愧是小画家!
(2)指导朗读第4句话。
“几步就成”读重些,读出小画家的自豪感。
(3)看课件,了解这些小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它们是怎样画画的。
3.学生丙:
我们小组知道了青蛙没有和这些小画家一起画画的原因:
它在洞里睡着了。
(1)青蛙没有来画画,书上是用哪个词来说明的?
(没参加)你能用“参加”说一句话吗?
(①今天我病了,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
②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
(2)想一想,青蛙这时候睡觉和我们平日睡觉有什么不同?
(平日我们只晚上睡觉,青蛙这时候要睡一冬天,整个冬天青蛙不吃也不动,这个特点叫冬眠。
)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冬眠?
鼓励学生多读书。
(蛇、龟等)
(4)指导朗读第5、6句话。
“睡着啦”读得轻松、稍快,突出青蛙在冬眠,注意“着”的读音。
(5)用欢快的儿童舞曲创造气氛,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6)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甲:
小动物的爪(蹄)子的形状不同。
学生乙:
青蛙是冬眠动物。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巩固识字,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一、复习检查
1.复习词语:
下雪啦 睡着啦 青蛙 洞里
2.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呀?
(练习说话,复习课文内容。
)
3.联系课文用“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说一句话。
(引导学生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两种说法:
(1)文中的句子。
(2)小鸡在________走,留下的脚印像________。
4.背诵课文。
(1)背诵课文,填空法:
(课件出示)( )啦,( )啦!
( )来了一群( )。
小鸡画( ),小狗画( ),小鸭画( ),小马画( )。
不用( )不用( ),几步就( )。
( )为什么( )?
他在( )睡着啦。
(2)看提示自己试背。
(3)不看提示背。
(指名背、齐背)
二、识字
1.识记生字交流。
小组学习。
个人汇报:
竹(与“林”比较记忆)组词:
(竹子、竹竿、竹叶)
牙(熟字减偏旁)组词:
(牙齿、月牙)
马(旧字记新字)组词:
(小马、马上)
用(旧字记新字)组词:
(有用、用途、用处)
几(与“儿”比较记忆)组词:
(几个、几次)
2.同桌互相检查记字情况。
三、写字指导:
“竹”“牙”“马”“用”“几”
1.出示今天要写好的5个生字。
2.提出写字要求:
笔顺笔画正确,位置合适,书写匀称。
3.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及笔画,同桌互相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
4.教师范写。
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及所占田字格的位置。
5.学生互相交流:
怎样写好这5个字。
6.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7.展示较好的字。
雪地里的小画家
竹
牙
马
用
几
本课是一首融儿童情趣和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儿歌创设了下雪的环节,描述了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了调动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情境创设的手法,伴随着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在初读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让学生把生字圈出来认读;再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读音的准确性;最后让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
此外,教师可增加朗读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雪地里的小画家》人教部编版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
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首句“下雪啦”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时,充满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第二、三、四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四种小动物的足迹印在雪地里的不同形状。
紧接着以设问结尾,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科学知识。
又使得全诗拥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
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心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我们班有许多喜欢画画的同学,大家都叫他们“小画家”。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小动物,(展示课件中的4种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2.齐读课题.
3.为什么说它们是小画家?
它们都画了哪些画?
【设计意图】文章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
导入时尽量与轻快的口吻,让学生们进入情景。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
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各自朗读,圈出生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同桌交流,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
4.缩小语境识字:
下雪啦梅花不用几步就成青蛙(认识“虫字旁”)
为什么参加洞里睡着(认识“目字旁”)
(1)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用,洞,成(后鼻音);睡(翘舌音)。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交流识字方法。
5.指名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本课要写的5个自重,“竹、牙”都含有竖钩;“用”外边的边框大小要适中,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三、认知贯通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再读课文,在课文中用“_”标出小画家画了什么的句子,用“~~”标出怎么画的句子。
(培养认真读书和动笔圈画的习惯)读好第1,2,3句。
2.第1、2句,注意感叹号,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下雪引起的欢乐场面,读出相应的语气。
3.读第3句,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小动物的画其实就是它们的脚印。
)指名读句子。
4.根据课文的意思用上“像”说一句话。
(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交流。
)
5.看得出大家很开心,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句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学第4句
(1)小画家们的画是那么美丽,它们画画的方法更绝呢!
谁在课文中找到了?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3)谁能用朗读表现小画家高明在哪儿?
(注意强调重点词:
不用....不用,几步)
2.学习第5句.
(1)下雪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些动物都到雪地里画画来了。
可是,有一种小动物却没来。
大家知道是谁吗?
(青蛙.)青蛙为什么没来?
(他在洞里睡着啦)。
(2)这么热闹的时候,青蛙怎么还在睡觉呢?
(青蛙要冬眠)。
(3)对了,其实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和青蛙-样,是冷血动物,每到冬天它们的体温能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整个冬天就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出来,这就叫冬眠.谁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吗?
(蛇,乌龟,熊,蝙蝠,刺猬……)
(4)既然青蛙在冬眠,我们就别吵醒它.谁来读好最后一句?
(三)解读重点句
1.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解读]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说这些小动物不是真的在画画,而是它们走过雪地,脚保在雪地上,就留下自己的脚印,像画的画一样,当然就“不用颜料不用笔”了.
2.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它在洞里睡着啦.
[解读]这句话一问一答,点出青蛙没有参加的原因。
因为它是冬眠动物,雪天青蛙正处在冬眠状态,不可能从洞里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动物们雪地作画的快乐心情。
体会课文的趣味和意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可以适时引入视频、图片、简要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板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青蛙冬眠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写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
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合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和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
本课识字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努力做到识和用相结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雪孩子人教(部编版)
《雪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体会雪孩子舍己为人的精神,积累“( )的雪孩子”“又( )又( )”“( )的( )”式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童话故事,体会雪孩子舍己为人的精神,积累“( )的雪孩子”“又( )又( )”“( )的( )”式词语。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雪孩子》,揭题,读课题。
2.猜一猜“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长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
”
(2)走进童话王国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3)边读边想雪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插图想象补白,体会“一片白”
我看见()是雪,()是雪,()也是雪。
一片白
3.朗读“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
房子上是雪,树上是雪,地上也是雪。
”体会“一天一夜”“一片白”下雪之久。
4.过渡:
兔妈妈要去干什么呢?
(1)漂亮的( ),积累( )的( )式词语
(2)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初步理解代词“他”,兔妈妈让雪孩子和小白兔一起玩。
5.朗读“看着可爱的雪孩子,小白兔真高兴,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得很开心。
”体会小白兔的“高兴”“开心”积累“又( )又( )”
6.“小白兔玩累,就回家休息。
屋子里很冷,他往火里加了一些柴,就上床睡觉了。
”
(1)小白兔睡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zhao)了。
(2)根据插图以及“火”旁理解烧,烧字组词。
(3)积累多音字,雪孩子看着(zhe)小白兔的家烧着(zhao)了。
7.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小白兔睡得正香,一点儿也不知道。
(1)过渡:
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么想?
雪孩子他会丢下小白兔不管么?
为什么?
(2)朗读“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
”体会“飞快地”小白兔的着急。
8.过渡:
雪孩子救出小白兔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救出小白兔后,雪孩子怎么了?
朗读“雪孩子从大火中就出来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根据插图体会“化”,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有什么感受?
9.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1)朗读“雪孩子哪里去了呢?
他飞到空中,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的白云。
”体会小白兔的“难过”。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对空中的白云说些什么呢?
(2)有人说:
这是一个多么勇敢、聪明的孩子啊,明明指导自己冲进火里会没命,但他却仍然冲进火里,救出了小白兔,雪孩子的这种好表现,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表示——舍己为人,雪孩子是一个敢于舍己为人的英雄!
(3)( )的雪孩子
(4)雪孩子是怎样飞天上的?
还会回来吗?
雪融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云变成雨和雪落下来。
(三)拓展升华
1.分享身边的感动
2.小朋友,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
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四、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呛人的烟
烫人的火火情严重
冲冒找
抱跑舍己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