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24494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docx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七十五

第1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中西政治体制异同点的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

C、都体现了集权于国家元首,不同的是地方权力的分配

D、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学者说:

“凡居此官者,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

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此学者所说的这一“良法”()

①用以巡视和监察地方政事②以小驭大,虽位卑且权重③代表社会有效地履行职责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有人说,宋代是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具体表现在①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沿用②打破“坊”“市”界限,商业空前繁荣③理学思想注重气节和民族责任感,但纲常名教也摧残人性④开始出现诗的新形式词和散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A、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B、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C、文庙的兴修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地位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陆生(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

高帝(汉高祖)骂之曰:

“乃公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董仲舒在“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故曰: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这三纲可求于天。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

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儒学与君权”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

……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

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

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材料二: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材料三:

军机处尽管权力很大,但时刻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从雍正开始,又采取一系列限制办法,以掣其权,从而保证皇帝“乾纲独揽”,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

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北宋产生的影响。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宋代政治制度的主要不同点。

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因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的国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号”这一主题对表1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

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人员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

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千户以上的市镇比比皆是。

总之,明中叶以后的市民阶层无论在人数上、区域分布上都远远胜于宋代;而市民人数的增多是市民力量壮大、登上社会舞台的前提。

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于是市民阶层开始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摘编自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材料二:

近代中国,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为得有功名的士绅阶层。

但到1905年以后,由于科举废除,旧士绅的地位渐为士绅取代。

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

新知识分子的人数,大约为士绅的十倍。

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极少,但其地位不断上升,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社会领导阶层除士绅、新知识分子外。

还有富商。

当时中国有四种商人,一种是普通商人,一种是盐商,一种是行商,一种是买办商人。

近代以来受西方工商文化的影响,提倡商战,鼓励商人与外商从事竞争。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提高了。

——摘编自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市民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

唐代,科举得以定制。

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科举制度评析》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选官途径和主要标准。

材料二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