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3081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docx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word训练题

第六单元训练题

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可用石墨制得金刚石B、“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C、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纯牛奶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2.下列课外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点燃蜡烛的方法制炭黑

 

B.

用食醋除水壶中水垢

 

C.

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D.

用柠檬酸、小苏打、白糖、凉开水自制汽水

3.(2分)(2015•恩施州)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02:

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

 

B.

Fe2+:

可以

表示一个铁离子

 

C.

Ne:

可以表示一个氖原子

 

D.

C02: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B.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6.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氯酸钾B.石灰水C.二氧化D.氢氧化钠

7.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错误的是

A.FeCl2读作氯化铁B.MgCl2读作氯化镁

C.AgCl读作氯化银D.AlCl3读作氯化铝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金刚石做玻璃刀

石墨做电池电极

不锈钢做水壶

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

性质

金刚石硬度大

石墨很软

不锈钢有导热性

钛合金抗腐蚀性强

10.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1、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

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

A、 3 4    B、3 8  C、1 3   D、1 5

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食盐B.干冰C.硬水D.食醋

13.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4下列由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

用于保存食品B.金刚石:

用于裁玻璃C.明矾:

用于净水D.苛性钠:

用于改良土壤

15.(3分)(2015•湖北)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发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

B.

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

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

D.

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16.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

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

业制白糖时脱色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

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反应物中有单质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是2:

1

1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2)干冰;

(3)硅元素;(4)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19.(3分)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

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20.(6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⑶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所选气体发生、干燥和收集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和“→”表示)。

22.(7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洗气装置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口(填“①”或“②”)通入。

23.(3分)(2015•湖北)如图是中几种常见操作.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2)上述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选填:

A、B、C、D);

(3)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加热才能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4.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a

实验装置:

b

ABCDE

学习材料:

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铵盐易溶于水。

Ca(OH)2微溶于水。

氯化银(AgCl)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CaCl2溶液显中性,NH4Cl溶液显酸性。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

(2)用KMnO4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

选用A装置的原因是      。

(3)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25.(13分

)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②。

(2)点燃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检验到B中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把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发现装置C有一处明显错误:

,将装置C改正后放入适量的药品:

和,即开始制取气

体(写一种)。

26.(5分)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

的验证,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图示装置中有明显错误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盐酸通过装置B、F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的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验满的方法是;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口(填“a”或“b”)进入

28.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9.(3分)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左下图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

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右下图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0.(4分)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烧碱的简要工艺

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能与下列(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

A.

水B.盐酸C.二氧化碳

(2)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1.(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32.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选填“前”或“后”)放置。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

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

实验编号

大理石

mg,块状

mg,块状

mg,粉末状

mg,粉末状

盐酸(过量)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wg,稀盐酸

wg,浓盐酸

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I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

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原料

发生装置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

 

制取氧气

粉末状二氧化碳

3%的过氧化氢溶液

B

 

33.甲同学设

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D处点燃的目的是。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34.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5.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2.96g,如果该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变成白色沉淀,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6.某

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

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提示:

相关反应为

Na2CO3+2HC

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

(2)所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17ACBCDBDABBABDDBCD

18、2OH-CO2Si2P2O5

19、CO2+H2O==H2CO3Ca(OH)2+CO2==CaCO3↓+H2O

27、

(1)锥形瓶;

(2)管口未塞一团棉花;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2KMnO4

 K2MnO4+MnO2+O2↑

(3)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证明收集满了。

28.

(1)① 锥形瓶  ②  长颈漏斗  

(2)长颈漏斗中不会有液柱。

(3)溶液变红 Ca(OH)2 +CO2 ===H2O+CaCO3   

29、

(1)化合  

(2)环保或污染小  (3)-3

30.

(1)B;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1、

32.

33.

34.

(1)在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

35.5:

(16×3)=78:

71:

96;故填:

78:

71:

9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6.0g﹣4.08g=1.92g;故填:

1.92;

(3)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1.92g

=

解得:

x=4.9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6.0g﹣4.9g=1.1g

答: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1g

35.

36.8.8g,9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