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7618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docx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可行性报告

2012年广东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名称: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

申报单位: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申报时间:

2012年4月

一、学院及基地基本情况

(一)学院概况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隶属广东省卫生厅,教育业务归广东省教育厅管理,下辖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和广东省中药研究所。

学院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专业涵盖工、理、医、管、文等门类,同时承担了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局的教育培训工作,是培养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食品、保健品等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学院设有化妆品科学系、医疗器械系、中药和生物系、制药系、药学系、食品科学系、管理系、国际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及成人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涵盖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食品、经营管理5大职业领域的29个专业(方向)。

学院招生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18个省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13人,各类成教函授生4600多人;校园总面积119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75万元,拥有实验实训场地面积85913平方米,31个校内实训基地,149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职工569人,专任教师达41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77人,博士、博士后48人,硕士18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工程师、技师等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174人,学院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从行业企业聘请了一批能工巧匠作为兼职专业教师,更好地满足了目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基本建成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素质好,业务精,具有丰富企业、行业背景的师资队伍。

近三年来,共有234人次受到了学院及院级以上各类表彰,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教师2名。

学院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优质思政课程1门、省示范性专业1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同时拥有广东省药物制剂实训中心和广东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学院拥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广东省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是国家南药基地、执业药师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承担着行业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和科普等重要社会服务工作。

近年来,学院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世界银行子课题1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以及省市区级课题共计120项,经费总计达700多万元。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课题,联合培养人才,逐步形成科研、教学、实践三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局面。

此外,学院还承担了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全国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相关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以及教育部高职高专药品类、食品类、轻化类、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等社会职务,主办和承办了全国医药职业院校高职高专组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药品(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研讨会暨建设成果展等技能大赛、学术会议、业务年会、博士论坛多项活动,在省内外的兄弟院校和企业中赢得了良好的美誉。

(二)化妆品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2004年,学校成立化妆品科学系并筹建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自2005年开始招生,2005-2008年平均招生200多人;2009年起增设了人物形象设计(美容方向)和安全技术管理(精细化学品生产与安全控制)专业后,2009-2011年平均招生人数330多人。

2010年已建设成为学院示范建设专业;2011年,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更名为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2012年,增设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化妆品营销方向)并将在该年招生。

所办专业和专业方向建立了以社会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跟踪行业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9.52%,从招聘实习生形势看2012年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毕业生供不应求,化妆品及相关行业在我国尤其广东等地区发展迅速,就业前景广阔。

1.人才培养模式

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原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是根据化妆品及相关行业在我国尤其广东等地区的人才需求而设立的,受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指导,通过由以企业专家为主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高职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反复调研,以及对化妆品岗位和岗位群分析,并针对就业目标岗位的要求,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职业生涯发展基础,掌握化妆品相关理论和技能,从事化妆品配方设计、生产、检验、营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了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并突出职业能力,根据专业的特点,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能力模块化,通用能力集成化”。

其特点是:

(1)培养内容,满足以培养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为主导,同时培养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通用能力要求。

社会能力是指社会生存能力特别是社会交际能力、维护身心健康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方法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所必须的共性基础知识,掌握了方法能力就可以适应专业能力的学习与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教育效率和水平,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要不断进行模块化改革,培养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课程应进行综合化改革。

(2)培养过程,实行“2+1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入校后前2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第3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定向目标培养并完成以“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为主要形式的毕业综合考核。

(3)培养方法,采取任务驱动、技能培养、工学结合、真实工厂模拟实训教学方法。

围绕“核心能力模块化,通用能力集成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地明确对本专业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选择、核心课程确定、成绩评定等方面充分采纳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得毕业生具有了更加符合化妆品人才市场要求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2.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目前,本专业教学团队中共有专任教师32人,从行业企业聘请了36名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了1:

1.1。

其中有10位兼职教师承担了化妆品理化检验、化妆品生产、化妆品违禁成分和功效成分含量测定、化妆品安全与有效评价、美容化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其余26名兼职教师作为200多名顶岗实习生在实习企业岗位的指导教师,完成实习指导任务。

师资队伍的结构见表1。

2008年10月,应用化工技术(化妆品应用与管理方向)(现名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选为五个受资助的院级教学团队之一,有一名教师成为院级教学名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教师队伍中有广东省化妆品行业著名专家,他们在化妆品配方与生产、化妆品质量检测与评价、化妆品监管等领域享有声誉;专业带头人从事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学工作24年多,是教育部聘任的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三名教师被分别聘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轻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用化工专业分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职高专轻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用化工专业分委员会秘书和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多名老师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等。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公开发表了教育及科技论文50多篇,主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14部,其中有多部是国家、省或校级规划教材,自编校企合作教材或实训讲义15本,主持广东省、地市、学校、企业的科技项目13项,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轻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等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项目10项。

指导学生参加“扬农杯”全国化学检验工大赛、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均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表1师资队伍结构表

师资结构(共32人)

人数

占比

职称结构

高级职称

9

28.1%

中级职称

18

56.3%

初级

5

15.6%

双师素质

27

84.4%

年龄结构

40岁以上

12

37.5%

30-40岁

14

43.8%

30岁以下

6

18.7%

学历结构

博士

4

12.5%

硕士

22

68.8%

本科

6

18.7%

教学类型

专职教师

24

75%

实训教师

8

25%

3.课程体系

依据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对应就业岗位(群)以及岗位能力的调查,我们先后进行了对岗位核心能力及相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分析研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改革。

2006、2007级培养方案,主要以基本素养平台和职业素养平台构建课程体系。

基本素养平台包括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语言素质、计算机素质等为目标的公共类课程;职业素养平台是以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课为主,由传授基本知识的课程、课内实训、综合实训、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组成。

从2008年开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核心能力模块化,通用能力集成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本专业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如图1。

图1化妆品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调整和重新序化,使课程能凸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职业岗位要求的特点,具体如下。

(1)考虑到本专业对工程制图、反应设备等理论知识要求不高,现有的《化工原理》、《化工基础》等教材或内容较多,或理论偏深,本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我们将《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备》、《化工制图》和《化工清洁生产与安全》等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结合化妆品生产的实际需求,开设了一门《化工基础》综合课程,它的内容包括化工单元操作、简单的化工制图与识图、化工安全与消防、化工三废处理和日化工厂设计等。

(2)由于课程内容重复和交叉的现象严重,将《化妆品化学》、《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和《天然活性化妆品》三门课程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经过整合,并合理安排课程授课学期及授课学时,整合后变成《化妆品原料》、《表面活性剂应用基础》和《洗涤剂配方与生产技术》三门新课程。

(3)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相适应,在2009级培养方案中,将《香精香料工艺学》、《精细化工概论》整合为《香精香料应用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两门课,并增加了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实践内容。

(4)重视实践教学,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化妆品安全与有效评价》、《表面活性剂应用基础》、《洗涤剂配方与生产技术》、《化妆品原料》、《化工基础》等课程在2008级教学计划中都增开了实践教学内容。

在2008级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在全部教学环节所占的比重达到51.5%,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

(5)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把《化妆品配制综合技能训练》更新为《化妆品生产技能综合训练》,仿照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6)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