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212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docx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

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

自查自改报告

 

黔西县高坡煤矿

2020年03月28日

前言

根据《毕节市能源局转发贵州煤矿安监局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黔煤安监办函〔2020〕31号)、《毕节市能源局转发贵州煤矿安监局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煤矿瓦斯防治攻坚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20﹞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煤矿瓦斯防治攻坚年行动进一步提升瓦斯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20﹞6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高坡煤矿实际,2020年3月25日、27日由矿长张世标组织矿井相关人员,对照(黔煤安监办函〔2020〕31号)附件3所列83项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查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号)附件1所列221项,对标对表开展自查自改。

此次“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采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形式,对矿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自查自改报告》。

 

 

高坡煤矿“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检查人员

姓名

单位

职务/职称

专业

签名

张世标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矿长

采矿

曾德祥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总工程师/中级

采矿

刘远东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生产矿长

采矿

吴平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机电矿长

机电

陈松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安全矿长

安全

罗芹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通防副总

采煤

王忠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采掘副总

采煤

汪子鸿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地测副总

地测

姜涛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机电副总

机电

王浪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安全副总

采煤

安文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防突技术员

采煤

张仕军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防突技术员

采煤

杨华军

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

调度室主任

安全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矿井地理及交通位置

高坡煤矿位于黔西县城西南,直距约25km。

地理坐标北纬26º47′16″—26º48′30″,东经105º57′20″—105º58′44″。

矿区有公路经沙井(乡)、金壁(沙窝)镇至黔西县城35km,黔西县城有贵(阳)—毕(节)高速路至贵阳市117km,黔西至黔西火电厂7km。

综上所述,区内交通较为方便,矿井交通位置见图2-1-1。

图2-1-1高坡煤矿交通位置

二、井田范围

高坡煤矿矿区范围由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领取贵州新浙能矿业有限公司黔西县沙井乡高坡煤矿变更(缩小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的通知》(黔自然资审批函[2020]2056号)确定。

表2-1-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坐标(m)

坐标(m)

X

Y

X

Y

1

2966746.000

35597380.000

6

2965223.120

35596480.000

2

2966746.000

35595720.000

7

2965468.000

35597130.000

3

2965350.000

35594930.000

8

2966146.000

35597130.000

4

2964500.000

35594930.000

9

2966146.000

35597380.000

5

2964900.000

35596120.000

矿区面积:

3.55km2,开采标高:

+1500~+470m

高坡煤矿缩小矿区范围后,矿区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东-南西平均长约2.82km,北西-南东平均宽约1.70km,面积3.55km2。

井田相邻矿井为黔西县新益煤矿,新益煤矿与本矿的边界划分间距410m。

三、地层及构造

(一)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除峨嵋山玄武岩外,其余均由沉积岩组成。

有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系,缺失奥陶系、志留统系和泥盆系。

其中二叠系和三叠系发育较全,且分布广泛。

井田内勘查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由老至新有:

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龙潭组(P3l)及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第四系。

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厚度及出露情况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大面积出露于矿区西南及东部地段,为浅灰、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细~中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及眼球状泥质条带,层间含炭、泥质有机物。

产动物化石,厚>200m。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出露于井田东南面,根据本次勘查所获成果资料,主要由灰岩、泥岩、粘土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及煤组成。

含煤层及煤线8-20层。

其中可采煤层5层。

地层厚200.40~245.67m,平均厚220.75m。

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上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细至中晶灰岩,含泥质条带及燧石团块;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

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

厚13.93~24.15m,平均厚20.21m。

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

4.下三叠统夜郎组(T1y)

下部岩性为灰黄、灰色泥岩、钙质泥岩;中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层、含泥质灰岩;上部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厚度大于400m。

(1)沙堡湾段(T1y1)

浅灰色、灰色、灰绿色薄层钙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状泥灰岩。

发育水平纹理、脉状层理,下部见灰绿色蒙脱石粘土岩。

厚22.81-25.21m,平均24.08m。

(2)玉龙山段(T1y2)

根据岩性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以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为主,夹钙质泥岩、泥岩薄层,厚度45~90m,一般厚70m;上亚段以中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含少量白云质灰岩,厚度220~300m,一般280m。

总厚度350m左右。

5、第四系(Q)

分布零星,多在溪谷及山麓地带分布,多为冲积层、坡积层和残积层,岩性为含砂砾粘土、亚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

(二)构造

1.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位于扬子陆块内的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与六盘水断陷接合部位,次级构造单元属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

按现在的划分属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黔中隆起。

2.褶曲

矿区位于羊场背斜南西段北西翼,基本构造形态为单斜层,走向北东30~40度,倾向北西,倾角一般8~17°,平均14°,矿区东北部倾角平缓,仅为6~10°。

中部部分变为15~17°。

区内地层在单斜层基础上,局部呈波伏起伏变化。

3.断层

矿区范围内地表及地下钻探共发现F1、F2两条正断层及F3、F4两条逆断层和F5隐伏正断层。

现分述如下:

(1)F1断层

F1断层位于矿区中部鸭院→田冲一线,矿区内地面长度约710m。

断层走向为北东40~45°,倾向北西,倾角72°,落差14~16m,为正断层。

(2)F2断层

F2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罗泊地→三棵树→茶树坝一线,地面延伸约1770m,断层走向为北东20~30°,倾向南东,倾角53~61°,落差7~16m,为正断层。

(3)F3断层

F3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凹陇坤→贵堡大坡→三锅庄一线,地面延伸大于1400m,断层走向为北东40~45°,倾向南东,倾角浅部35~50°,深部12~30°,落差:

浅部60~74m,深部20~40m,落差向深部变小,逐渐消失。

为逆断层。

(4)F4断层

F4断层地表出露于矿区北西F3断层北西150~170m一线,与F3断层平行发育,地面延伸大于1200m,断层走向为北东40~45°,倾向南东,倾角浅部45~50°,深部25~30°,落差:

浅部48~134m,深部5~80m,落差向深部变小,逐渐消失。

为逆断层。

(5)F5隐伏正断层

M5煤层及B1标志层等缺失,落差9m。

该断层对煤层开采影响小。

(6)F6隐伏逆断层

F3断层下盘M11、M13、M14煤层重复,落差18~19m。

延长约500m,为F3断层派生断层。

该断层对煤层开采有一定影响。

(7)F7隐伏正断层

ZK202钻孔,孔深453.01m,B4标志层等缺失,落差5m,为F6断层派生断层。

该断层对煤层开采影响小。

四、煤层与煤质

(一)煤层

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地层厚200.40~245.67m,平均厚220.75m。

含煤层及煤线8-20层。

其中可采煤层5层。

(M5、M9、M11、M13、M14),煤层及煤线总厚7.11~15.47m,平均厚12.67m;含煤系数3.38~6.80%,平均5.74%。

可采煤层总厚5.80~11.93m,平均厚8.97m;含煤系数2.75~5.50%,平均4.06%。

区内全区可采煤层四层(M5、M11、M13、M14),大部可采煤层一层(M9),具零星可采点的编号煤层两层(M10、M15)。

即区内可采煤层层数较多,煤线较多;可采煤层厚度较大,含煤系数较高。

矿区煤层从下至上分述如下:

M5煤层:

产于P3l上部,上距P3c底界17.24~31.73m,平均26.60m,B1标志层为其顶板,下距B2标志层顶界1.89~6.85m,平均5.13m,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1.00~2.67m,平均厚1.89m,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M9煤层:

M9煤层位于P3l中上部,上距M5煤层底界49.48~77.86m,平均63.93m;上距B3标志层底界8.85~21.86m,平均13.42m;下距M11煤层顶界43.543~57.35m,平均47.91m。

层位稳定,呈层状产出,厚度0.00~2.62m,平均厚1.39m,为区内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M11煤层:

产于P3l中下部,上距M9煤层底界43.543~57.35m,平均47.91m,下距B4标志层顶界2.46~6.18m,平均3.73m。

下距M13煤层顶界30.76~46.30m,平均38.31m。

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0.99~1.73m,平均厚1.32m,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M13煤层:

产于P3l下部,上距M11煤层底界30.76~46.30m,平均38.31m,上距B4标志层底界25.77~38.93m,平均32.92m。

下距M14煤层顶界6.57~12.20m,平均9.60m。

层位稳定,呈层状产出,厚0.82~1.37m,平均厚1.05m,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M14煤层:

产于P3l下部,上距M13煤层底界6.57~12.20m,平均9.60m,下距B5标志层顶界2.73~9.04m,平均5.46m。

下距P2m顶界23.23~44.15m,平均32.75m。

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0.85~1.64m,平均厚1.35m,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2。

表2-1-2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间距(m)

煤厚(m)

夹石

采用厚度(m)

可采情况

结构复杂程度

稳定程度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层数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顶界

17.24—31.73

26.60(9)

M5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