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394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docx

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

附件:

2011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要点

2011年,北京市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标准化为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坚持“统筹、创新、服务”的标准化发展理念,构建国际协作、央地协调、区域协同的标准化发展新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标准创制和标准应用,不断增强标准化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2011年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

围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为抓手,着力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于城市管理和新农村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着力于服务民生,满足百姓对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新期待,着力抓好标准化基础建设,促进标准化人才成长和服务环境改善。

(一)出台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谋划标准化工作的长远发展

1、出台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

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标准化推进工作的战略重点、保障措施。

2、根据首都标准化发展纲要确定的战略任务,制定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标准化发展规划。

明确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的牵头完成单位和协办单位,确保纲要确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围绕陆续出台的“十二五”时期各专项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各领域的标准化规划,出台城乡规划、节能、公共安全、体育等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本市标准化体系总体框架,促进标准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

通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推动各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为抓手,促进新城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4、结合中关村十年发展规划以及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制定中关村标准化发展5年规划。

明确中关村未来5年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重点,引导产业战略布局,促进高端产业发展。

5、启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着力在标准研发、中关村联盟标准品牌建设、标准化实施、标准人才培育方面,选择不同的企业、产业联盟、专业园区开展试点工作,明确试点企业及试点任务和目标。

优先支持中关村企业和科研单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高新技术领域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承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工作。

鼓励企业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融入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加强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推出并实施一批中关村标准。

6、以打造有影响力的标准组织聚集地为目标,加强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中关村国际标准大厦,吸引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化专业组织入驻,形成标准化服务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支持开展国际标准化交流活动,建立产、学、研标准化组织联盟。

7、启动并建立中关村企业标准化状况统计制度。

定期分析评价中关村标准化发展水平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程度。

(三)、扩大标准化在农业和农村的应用范围,促进新农村发展步伐

8、继续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标准体系,重点做好与农产品安全、农产品初加工分级、生态保护等相关的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围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制定黄瓜、西瓜、樱桃等主要蔬菜、水果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制定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菜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标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技术规程,围绕城市增绿添彩工程,制定园林绿地建设、养护管理、林木及观赏植物品种等标准。

9、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在开展的农业标准化基地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标准化基地的现有状况。

发布《农业标准化基地等级划分与评定规则》,推动农业标准基地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的开展,建立长效发展和提升机制,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基地水平,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10、推进新一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

加强示范区建设的指导和检查,督促计划任务的落实。

优化农业标准信息服务,强化我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技术人员和有关单位管理人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标准体系等有关内容培训。

11、完成村镇规划标准的编制,把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发展产业放在突出位置。

落实规划用地分类、住宅设计等涉农标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质量。

(四)通过创新驱动和项目带动,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2、面向未来十年建设“智慧北京”的发展目标,突出对新兴技术热点的研究和跟踪,从顶层设计战略角度,推动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更新完善北京市信息化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构建本市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编码赋码、信息接入等基础标准,制定电梯运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标准。

13、抓好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初步形成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标准体系,满足本市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的需要。

14、对接行业需求,做好标准研究、制定以及产业化的有效衔接。

通过标准化制修订补助等专项资金对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进行引导,鼓励产业技术联盟和民营科技企业等各类标准化主体参与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化研究创新。

承接国家和本市重大标准研究制定和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推进重点领域的标准创制和产业化。

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格局。

15、支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标准制定,推动节能领域发展。

探索开展生物医药标准化创新试点,支持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形成。

16、积极推进现代制造业标准化发展。

在数字显示、移动通信、新能源等产业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的标准创制。

在产业化方面,对于一些技术和标准水平尚不领先的领域,新建设的重要制造业项目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高起点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7、实施规划设计标准,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

加大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

(五)大力开展服务标准化,促进首都服务业的水平上新台阶

18、结合我市旅游业、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发展和管理需求,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园区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完成四项国家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

切实抓好圆明园旅游国家标准化服务试点,加快旅游服务安全、旅游交通、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制定,规范和指导生态旅游区建设。

完善和深化旅游公共服务标准体系。

19、扩大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加快企业信用标准建设,支撑企业信用体系系统建设。

20、围绕民生保障,比照世界城市的标准,修订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

研究服务业标准体系。

(六)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

21、加快推进动漫游戏、新媒体、出版、文化娱乐、演艺等标准化建设,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有效支撑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

继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进程。

(七)大力发展城市管理和建设标准化,促进首都向世界城市迈进

22、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适应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

完成东城区城市管理标准化国家试点。

继续推进三网融合标准制定。

加强网格化地方标准的实施,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

23、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研究制定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抓好以加强结构和质量安全为重点的标准制修订以及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监理工作中的标准贯彻实施。

研究制定装配式剪力墙住宅体系设计、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验收等标准,推动住宅产业化工作的向前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安全施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出台文物修缮地方标准,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抓好房屋修缮标准的实施,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危旧房屋保护性修缮。

24、出台人行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设计要求,支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

着力改善城市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和质量。

25、支持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标准的研究。

研究建立我市以公共机构为重点的节能标准体系。

试点推行建筑能效标识,研究建筑节能评估、能效评价等标准。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实施城镇住宅、农民住宅节能改造。

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客观需求,加快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制修订和评价规范工作,进一步加强节水工作,强化用水管理,实现资源型严重缺水大都市可持续发展。

26、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研究制修订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噪声、振动控制和放射性、电磁污染防治标准。

按照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整体工作进度要求,开展实施机动车国V排放标准的油品质量试验等可行性研究,研究制定相应的《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标准。

27、围绕舒缓北京交通压力,加快推进机械式停车场(库)建设等10余项交通地方标准的编制研究工作,制定综合交通枢纽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推动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行能力和管理水平。

强化交通标准实施的监督,组织完成《公共交通客运标志》、《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等25项交通地方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

28、结合中小学抗震加固工程,继续实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

抓好学校安全防范标准的实施,确保学校的公共安全。

支持高校承担重大标准研究和制定项目。

加强标准化教育,争取标准化课程进学校,多形式培育高端标准化人才,打造人才与创新、创业高地。

29、以医院传染病房建设为试点,推动区县卫生领域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价试点。

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修订,适应北京公共卫生管理要求,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围绕城市老龄化问题,出台老年人安全护理标准,为老年人带来新的安全稳定的因素,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抓好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

推进家政服务企业等级评定和评定体系建设。

30、重点开展体育服务、滑雪场所运营安全、体育场地使用及保养等标准研究,充分发挥体育标准化工作在规范体育产业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作用。

31、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和预报预警能力,在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大气成分监测预警与服务等领域,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2、做好档案数字化相关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对档案信息化工作发挥引导作用。

33、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顺利完成食品标准化管理职能的交接过渡,加强食品检测标准的研究,抓好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检查,维护首都的食品安全。

发布国家大型群众性活动相关安全标准以及重点场所治安防范标准,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八)推动区县标准化工作,巩固标准化一体化推进格局

34、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区县,应紧紧围绕“十二五”的规划布局,围绕该区域的功能定位、产业资源特点和优势,紧密结合区县政府工作重点,谋划今年及未来五年的标准化工作,支撑本行业和本区县的个性化发展。

35、密切同企业的联系,抓好企业标准化的指导和监督,以“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为带动,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实施,强化其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自觉性,鼓励企业加大对标准化的投入。

引导企业制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标准,提高企业标准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本辖区企业标准化整体水平。

36、支持鼓励辖区企业有针对性地参与或主导制定联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支持企业承办国际标准化会议,承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37、加强对已备案企业标准的监督检查,严格工作程序。

发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取消备案,并责令企业停止实施。

选择新发布的以及社会、企业关注的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标准开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九)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夯实标准化工作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