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98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练习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刑法练习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刑法练习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刑法练习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刑法练习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练习8.docx

《刑法练习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练习8.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练习8.docx

刑法练习8

复核总分

复核人

复核总分

复核人

《刑法学》练习八

总 分

题号

题分

12

12

12

15

25

6

18

合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判断正确的用“√”表示,判断错误的“×”

表示。

请将答案填写在所给答题表格之中,

否则将不予评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

2.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对甲乙定性不同,是因为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

3.甲辱骂乙,致乙因气愤引起心脏病发作而死亡。

此案中,因甲不知道乙有心脏病,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4.张某为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不被发现,便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然而李某未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

此案中,张某的行为属于犯意表示。

()

5.甲为杀害乙,将自制的炸药包放在乙睡的床下,在引爆炸药包后,致使乙被炸死,同时乙家中3人被炸伤,乙及邻居家房屋被炸毁。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

()

6.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构成危险驾驶罪,但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7.犯罪嫌疑人张某不具有法定的自首情节,但是他如实供述了自己已在超市放置炸药包的罪行,避免了发生爆炸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后果的发生。

根据法律规定,对张某可以减轻处罚。

()

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9.甲在向税务机关缴纳20万元税款以后,以假报出口的方式骗回退税款40万元。

对甲的行为,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

()

10.赵某伪造假币8万元并将伪造的部分假币出售给钱某,对赵某应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

()

11.李某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后,惧怕承担刑事责任,又将婴儿送回原处。

李某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不构成犯罪中止。

()

12.秦某犯抢劫罪、盗窃罪分别被判处13年、8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8年有期徒刑。

在执行5年后,秦某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法院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决定应当判处16年有期徒刑,已经执行的刑期,不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之内。

()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

答案。

请将答案填写在所给答题表格之中,

否则将不予评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3.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强行与卖淫幼女发生性关系,事后给幼女500元的,构成强奸罪

B.使用暴力强迫单位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在采石场劳动的,构成强迫劳动罪

C.雇用16周岁未成年人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D.收留流浪儿童后,因儿童不听话将其出卖的,构成拐卖儿童罪

14.甲误用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致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D.犯罪客体的认识错误

15.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  )。

A.从一重处断B.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

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D.以故意杀人罪、绑架罪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16.某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某,故意指使他人虚报保险事故,利用自己职务便利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20余万元与他人私分。

张某构成()。

A.保险诈骗罪B.虚假理赔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

17.张某以请客为名用酒将高某灌醉,然后扶高某到一偏僻无人处,将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拿走。

张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诈骗罪C.抢劫罪D.侵占罪

18.依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张三正在李四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讲话感觉有被抓的危险,便慌忙逃离

B.王五持刀前往赵六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C.甲前往乙处行窃,但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

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D.丙欲杀丁,第一枪未击中,在本可以继续射击的情况下放弃了杀人的行为

19.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表述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以“防卫过当罪”罪名定罪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20.赵某犯A罪,依法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其中适用错误的是()。

A.判处有期徒刑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B.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C.判处管制2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D.判处拘役6个月,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

21.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

B.法条竞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

C.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D.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

22.下列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的是()。

A.甲为得到提拔,捏造同事曹某包养情人并匿名举报,使曹某失去晋升机会

B.乙捏造“林某明知王某是实施恐怖活动的人而向其提供资金”的事实,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C.丙捏造同事贾某受贿10万元的事实,并写成5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进行张贴

D.某派出所所长丁在执行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中,捏造举报人戊的嫖娼事实,并对其拘留15天

23.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脱逃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

A.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B.依法被关押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有罪的犯罪嫌疑人

C.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D.依法被关押的被告人

24.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B.持有毒品不限于本人持有,包括通过他人持有

C.持有毒品者而非所有者时,必须知道谁是所有者

D.因贩卖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

正确答案。

请将答案填写在所给答题表格

之中,否则将不予评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5.我国刑法分则关于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

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

26.丁某教唆17岁的肖某抢夺他人手机,肖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

关于本案,正确的处理是( )。

A.丁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B.肖某构成转化型抢劫犯罪

C.对丁某教唆肖某犯罪的行为应当从重处罚D.丁某与肖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2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包括()。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间谍罪的罪犯刑满释放后又实施恐怖活动犯罪的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他人的

D.强奸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

28.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了丙。

关于本案,认定正确的是( )。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29.关于侵占罪的认定(不考虑数额),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甲将他人停放在车棚内未上锁的自行车骑走卖掉。

甲行为构成侵占罪

B.乙下车取自己行李时将后备厢内乘客遗忘的行李箱一并拿走变卖。

乙行为构成侵占罪

C.丙在某大学食堂将学生用于占座的手机拿走卖掉。

丙行为成立侵占罪

D.丁受托为外出邻居看房,将邻居锁在柜里的手提电脑拿走变卖。

丁行为成立侵占罪

30.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

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不适用《刑法修正案(八)》

B.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

D.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牵连犯

 

得分

32.间接故意

 

得分

33.主犯

 

得分

34.徇私枉法罪

 

得分

35.受贿罪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教唆犯的构成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得分

37.列举我国刑法关于洗钱罪的客观表现。

 

得分

38.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得分

39.简述刑法理论中不作为的概念及作为义务的来源。

 

得分

40.简述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六、法条分析题(6分)

41.《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第2款规定: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3款规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试说明:

(1)本条第1款中危险来源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来源的不同是什么?

(2分)

(2)本条第2款中“减轻”处罚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对本条第3款中的“行凶”,如何理解?

(2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七、案例分析题(第42、43题各4分,第

44题7分,第45题3分,共18分)

42.案情:

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

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8950元,按照预谋甲将90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

乙说:

“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随即甲、乙上车并由甲启动驶向厂门。

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扑向该车引擎盖上,抓住雨刮器。

乙对甲说:

“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

问题:

(1)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何罪?

(1分)

(2)对于丙的重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