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4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x

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

工程图纸说明

框架柱采用焊接接头,梁采用绑扎搭接。

本分项工程方案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附属部分.

第二部分施工工艺

一钢筋连接:

(1)电渣压力焊连接

1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进口钢筋还应有化学复试单,其化学成分应满足焊接要求,并应有可焊性试验。

  1.1.2  焊剂。

    1.2.2.1  焊剂的性能应符合GB5293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的规定。

焊剂型号为HJ401,常用的为熔炼型高锰高硅低氟焊剂或中锰高硅低氟焊剂。

    1.1.2.2  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

如受潮,使用前须经250~300℃烘焙2h。

   1.1.2.3  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1.1.2.4  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1.1.3  主要机具:

    1.1.3.1  手工电渣压力焊设备包括:

焊接电源、控制箱、焊接夹具、焊剂罐等。

    1.1.3.2  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应优先采用)包括:

焊接电源、控制箱、操作箱、焊接机头等。

    1.1.3.3  焊接电源。

钢筋电渣压力焊宜采用次级空载电压较高(TSV以上〕的交流或直流焊接电源。

(一般32mm直径及以下的钢筋焊接时,可采用容量为600A的焊接电源; 32mm直径及以上的钢筋焊接时,应采用容量为1000A的焊接电源)。

当焊机容量较小时,也可以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同性能的两台焊机并联使用。

    2.2  作业条件

    2.2.1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试合格证。

    2.2.2  设备应符合要求。

焊接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最大允许荷载下应移动灵活,操作方便。

焊剂罐的直径与所焊钢筋直径相适应,不致在焊接过程中烧坏。

电压表、时间显示器应配备齐全,以便操作者准确掌握各项焊接参数。

    2.2.3  电源应符合要求。

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2.2.4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机器等事故。

    2.2.5  注意接头位置,注意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比,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条款的规定时,要调整接头位置后才能施焊。

2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钢筋端头制备→选择焊接参数→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安放铁丝球  (也可省去)→安放焊剂灌、填装焊剂→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施焊→回收焊剂→卸下夹具→质量检查

    2.1.1  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引弧→电弧过程→电渣过程→挤压断电

    2.2  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2.3  钢筋端头制备:

    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的(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都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2.4  选择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

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参见表4-23。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约10%。

   2.5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于下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  1/2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淹埋深度。

    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

                            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                  

钢筋焊接焊接电压 (V)焊接通电时间 (s)

直径 (mm)电流 (A)电弧过程 U2-1电渣过程 U2-2电弧过程 t1电渣程 t2

16200~25040~4522~27144

18250~30040~4522~27155

20300~35040~4522~27175

22350~40040~4522~27186

25400~45040~4522~27216

方可夹紧钢筋。

  钢筋一经夹紧,严防晃动,以免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2.6  安放引弧用的铁丝球(也可省去)。

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

   2.7  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

在正式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之前,必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试焊并作试件送试,以便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

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当采用半自动、自动控制焊接设备时,应按照确定的参数设定好设备的各项控制数据,以确保焊接接头质量可靠。

   2.8  施焊操作要点。

    2.8.1  闭合回路、引弧:

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8.2  电弧过程:

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压值。

借肋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2.8.3  电渣过程:

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都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2.8.4  挤压断电:

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

同时切断焊接电源。

    2.8.5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在寒冷地区施焊时,停歇时间应适当延长),才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2.9质量检查: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生产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切除接头时,应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应切除。

3质量标准

    3.1  主控项目;

    3.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

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3.1.2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或尺量检查。

    3.1.3  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3.1.4 在一般构筑物中,以300个同钢筋级别接头作为一批。

    3.1.5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的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作为一批。

    检验方法:

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中。

    3.16  一般项目: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3.1.7  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3.1.8  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3.1.9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3.2.0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0.l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救措施。

    检验方法:

目测或量测。

4成品保护

    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才能卸下夹具,以免接头弯折。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接头部位应清理干净;钢筋安装应上下同心;夹具紧固,严防晃动;引弧过程,力求可靠;电弧过程,延时充分,电渣过程,短而稳定;挤压过程,压力适当。

若出现异常现象。

应参照表4-24查找原因,及时清除。

    5.2  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

    雨天、雪天不宜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6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6.2  焊剂合格证。

    6.3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6.4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

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明显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6.5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

钢筋绑扎搭接

1施工准备

    1.1  材料及主要机具:

    1.1.1  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1.1.2  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1.1.3  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1.1.4  垫块:

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破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

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1.1.5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2.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2.3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2.2.4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2.2.5  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2.2.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2.2.7  模板安装完并办理预检,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

    2.2.8  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2.2.9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操作工艺

  

  2.1  梁钢筋绑扎:

  2.1.1  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盘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1.2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1.3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2.1.4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