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755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阶段性练习教师版.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阶段性练习教师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阶段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如图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D)

A.豆腐发酵制臭豆腐B.黄豆酿酱油C.酿酒D.水果榨果

2.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

作物

水稻

马铃薯

草莓

薄荷

pH

6~7

4.8~5.5

5~7.5

7~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

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

3.向一定质量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点溶质是CuCl2和NaCl

B.B点对应的溶质种类比C点多

C.OA段溶液的pH不变

D.BC段参与反应的物质是CuCl2和NaOH

4.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B)

A.Fe3+Na+NO3-Cl-

B.K+Na+OH-SO42-

C.H+K+SO42-OH-

D.Ba2+NO3-CO32-Cl-

5.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来的是(D)

A.滴入酚酞试液B.加纯碱

C.放入铁片D.通入二氧化碳

 

6.如图1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D)

A.甲B.乙C.丙D.丁

7.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C)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

8.室温时,在氢氧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9.进行下列实验后,溶液的PH值变大的是(A)

A.稀盐酸中加入铁屑B.食盐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镁溶液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C)

A.水和生石灰B.稀盐酸和碳酸钠C.水和硝酸铵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1.黑枸杞、蓝莓、茄子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目前人工提取花青素的主要方法是超低温冻干技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花青素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液泡

B.花青素可以当作酸碱指示剂

C.烧茄子过程中为了保持原有的颜色,应适当添加食醋

D.花青素热稳定性可能较差,受热易转变为其他物质而失去功效

12.现有盐酸和B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则X可能是(B)

A.稀硫酸B.纯碱溶液C.食盐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3.过氧化氢不稳定且易分解,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

为贮存、运输和使用方便,工业上常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B)

A.MnO2    B.氯化钾     C.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

14.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

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

上述判断正确的是(B)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15.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浴液,需要100克8%的KOH溶液,若改用100克8%NaOH溶液,则反应后溶液PH为(A)

A.大于7B.小于7C.等于7D.无法确定

16.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B)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7.通过海水晒得的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将粗盐按如图流程,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钠,以备工业生产所需。

在此过程中,a、b物质分别为(B)

A.NaOH、K2CO3B.Ca(OH)2、Na2CO3

C.KOH、K2CO3D.KOH、Na2CO3

 

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D)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9.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

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C)

A.La2O3和HClB.La(OH)3和HClC.NaCl和La(OH)3D.La和HCl

20.图像能直观反映相关量之间所对应的关系。

下列图像与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1

2

3

4

A.图①表示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PH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表示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③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④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酸碱盐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实验室中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气体,原因是它具有吸水性;

(2)熟石灰常用来处理泄漏的硫酸,原因是Ca(OH)2+H2SO4=CaSO4+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合理的是

C、D(填字母序号)

A.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8

B.测得厕所清剂的PH=13

C.炉具清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剂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碳酸钠可以用来生产玻璃,其原理是在高温下,将石英砂(Si02)与碳酸钠两种固体混合,生成硅酸钠(Na2Si03)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22.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1)小叶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

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大小)。

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ACD(填写序号)。

A.铁B.铝C.氧化铜D.氢氧化镁

(2)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②③④(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④实验室取CO2。

23.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见图1),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图1图2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值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NaCl。

(2)同学们又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2。

(3)请写出“?

”可能出现的现象,并推断原溶液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若溶液变红,则原瓶中溶质为NaOH、Na2CO3,

若溶液仍为无色,则原瓶中溶质为Na2CO3。

2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白色粉末中一定有NaCl、Na2CO3。

(2)实验中不能用BaCl2溶液替代Ba(NO3)2溶液的理由是引入Cl-影响NaCl的鉴别。

25.扑克是生活中用来休闲的娱乐项目之一。

聪明的小华发明了一种扑克新玩法—“化学扑克”。

“化学扑克”的玩法是:

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发生反应,即可出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下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

桌面上是一张图甲的“盐酸”牌,ABCD四位玩家中都剩下一张牌(如图)。

(1)如果本局每一位玩家的牌都能出掉,则四位玩家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甲→C→D→B→A。

(2)如果本局只有一位玩家的牌出不掉,你认为该玩家是A(填标号),他们的出牌顺序为:

(填标号)

甲→B→D→C。

 

26.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资料:

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实验的是试管③(选填0~6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

(3)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C(填字母序号)。

A.红色B.紫色C.蓝色

(4)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只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石蕊外,还含有CaCl2、KCl、HCl。

27.将Na2CO3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如图。

(1)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2)能与Ba(OH)2溶液反应,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种酸是H2SO4(填写化学式)。

(3)图形“”代表的离子是OH-(填离子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

28.某学校2019年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

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三种无色溶液。

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

请回答:

(1)1号试管中是NaOH溶液。

(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填微粒名称)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HCl;猜想二:

HCl和H2SO4;猜想三:

HCl和BaCl2。

【进行实验】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

②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5。

【交流拓展】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AC(填序号)

A.铁粉B.氯化钙溶液C.石灰石

29.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可组成氯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产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

(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和Ca(OH)2;

猜想三:

NaOH和Na2CO3;

猜想四:

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1:

取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2:

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稀盐酸溶液

产生气泡

猜想三不成立

【拓展延仲】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3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探究固体的组成

(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CO2。

(2)生成白色滤渣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NO3)3+MgSO4=BaSO4↓+Mg(NO3)3。

(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Na2SO4。

实验二:

进一步探究固体中是否含氯化钠

得出结论:

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

(4)试剂X是Ba(NO3)3。

(5)滤液C中除Fe(NO3)3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HNO3、NaNO3、Mg(NO3)3、Ba(NO3)3。

31.【实验目的】检验草木灰的成处,并测定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资料】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K2CO3,还含少量K2SO4和KCl。

【实验过程】

(1)为了检验草木灰的浸出液中存在Cl-,请写出实验方法:

首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

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若有,则存在Cl-,反之,则无。

(2)小柯用图示装置测定草木灰中K2CO3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K2CO3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可以

使B中产生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充分吸收。

四、简答题(20分)

32.(8分)向一定质量的酸性CuSO4溶液(含少量H2SO4)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30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化学式)。

(2)计算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3.(12分)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混合物质量/g

3.0

6.0

9.0

12.0

所得溶液质量/g

101.9

103.8

105.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反应后,稀盐酸还有剩余的是第组。

(2)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3)表中a的值为。

(4)求表中m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