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712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docx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1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1月8日到10日,我们一行三十八位教师由任校长带领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短短的的两天之行,让我收获很大。

初次来到杜郎口中学,已经晚上7点了,正好赶上预习课。

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当时我就想:

我们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预习,会是什么情况?

他们的老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动”起来的?

带着这个问题,我完成了本次的学习之旅。

其中最大的感受是:

要发展就要有走出去,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发展就要进行改革,要发展就要不怕吃苦,不怕失败总有成功的一天。

课改势在必行,我们都要走在课改的最前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个性的学生,敬业的老师,全新的理念

走入初一教学楼的瞬间,我很震撼、疑惑。

上课期间楼道里居然站满了学生,细看,他们都在各自的小黑板提笔疾书。

原来楼道里可利用的空间墙面上装满了黑板,探头教室里,三面围墙上也装满了黑板。

学生们各划一块‘自留地’,练习、展示全在其上。

细看教室前方,没有讲台,难道老师的三尺讲台也向学生开放了?

是的,这里的主阵地也被学生占领了。

几分钟后我才寻到身穿校服装的老师,他在学生中穿梭,不时点拨。

学生们聚精会神、自信、轻松地学习,也有小组间热烈地交流、讨论,有的学生甚至从教室里跑出去同在楼道里展示黑板前的学生讨论问题。

学生们根本不被教室内外来自各地的学习的老师干扰、影响,甚至你对着他们录象、拍照都不为所动,全身心投入在学习当中。

课堂都有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莘莘学子们都能乐在其中,这里没有口干舌燥的老师们,也没有疲惫厌学的后进生;这里没有成排成行整齐划一的座位,也没有固定的讲台,更没有上课不准乱说话的禁令;这里的孩子显得自信、轻松,虽然衣着简朴,憨厚朴实,却掩盖不住满脸透出的自豪和优越,繁重的课业对他们来说是享受。

你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健康、向上、有头脑、有思想、有目标,在这个开放的杜郎口,一朵朵生命之花怒放。

是的,他们的校训正是这样‘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在我看来他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二、对杜郎口的深思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

其中的关键是三个字:

“紧”、“动”、“活”。

“紧”是指校长作风朴实,管理严格;“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是指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教师们各“种”各的“责任田”,人人“忙”起来了,教育教学的办法也多起来了。

教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一心扑在学校里,以教为乐,用白纸精心备好每一个教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

从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入手,大胆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不仅使学校教学质量由末尾跃居全县前列,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纵观杜郎口中学的成长历程,可谓“十年磨一剑”。

该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可简述为:

校长“紧”起来,教师“忙”起来,课桌对起来,黑板多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其中的关键是三个字:

“紧”、“动”、“活”。

“紧”是指校长作风朴实,管理严格;“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是指课堂创新追求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和创造性得以较好的发挥。

(—)让管理“紧”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崔其升校长于一九九八年临危受命到杜郎口中学,作为学校发展的谋划者、引领者、指导者,他以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严格管理,整顿秩序,选贤任能,建章立制,提出了“精教愤学、与时俱进、真抓实干、铸就辉煌”的口号,使“质量立校、质量立身”深入人心。

校长“紧”起来,管理严起来,教师们各“种”各的“责任田”,人人“忙”起来了,教育教学的办法也多起来了。

教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一心扑在学校里,以教为乐,用白纸精心备好每一个教案,用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

从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入手,大胆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路子,不仅使学校教学质量由末尾跃居全县前列,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课堂教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

(二)、让学生“动”起来

为使教学质量在起点很低的情况下得到快速提高,崔校长带领校干学习借鉴“成功教育”、“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目标教学”、“洋思经验”、魏书生育人教书经验、国外分组教学中的思想、方法,最终达成共识:

要想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解放学生、唤醒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要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具体办法,就必须改变“一言堂”,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让学生“动”起来。

学校要求教师树立“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切实尊重学生的发展主体地位。

学生怎么学好,教师就应该怎么教。

改革教学方式,变指令式为超市式,变注入式为发动式,变被动式为互动式。

崔校长常年深入课堂听课近千节,并及时评课指导。

他不仅用自己的“心动”使得教师们的“心动”了,而且把自己的“心动”变成了全校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让课堂“活”起来

把课桌对起来。

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分组教学,每班分成六至八个学习“互助组”,每组由一名学生当互助组长,相当于一个小“班主任”或承包人,负责本组学生的纪律、学习的检查、监督、组织。

教师在进行学习评价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让黑板多起来。

在教室墙壁上尽量多的增加黑板面积,使更多的学生能“爬黑板”、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杰作。

这样比传统的授课模式成倍增了学习反馈的有效信息量,显著提高了反馈矫正的效果,使教学目标得以更扎实的落实。

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当“先生”,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

围绕着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好了,学习负担也减轻了,“知、能、情”三维教学目标也真正得到了有机达成。

三、对我们的启发

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我们应学习崔其升校长的务实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及时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变化,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习杜郎口教师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静专思主”的用心教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主动参与新课程改革,自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我们不仅要“心动”,而且要付诸行动,立足实际,改革创新,勇于探索。

唯如此,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勇立于教育改革的潮头。

2010年4月26日到29日,我再次走进杜郎口中学参加为期四天的培训,听取了专家的辅导和讲座,观摩了他们的课堂教学,现总结如下:

亮点一:

展示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预习——展示——反馈模式正是用看似质朴的做法诠释着现代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这点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展示的最为充分。

在去杜郎口之前,就在网上浏览相关信息,对“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也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的说法尽管已有心理预期,可真的身临其境,还是吃了一惊。

教室里你找不到讲台,需要细心寻找才能找到混在参观者中的老师,学生则跃跃欲试地霸占着课堂主阵地。

教室的三面及走廊的外墙均是黑板,前后的黑板均被分为八块,侧面及走廊墙面的黑板均被分为十二块,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的一块小黑板,作为自己的展示空间。

学生在上面默写、作题,增强了透明度,强化了竞争意识,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便于老师纵观全局,集体讲解,在第一时间反馈订正。

学生把默写内容展示给大家,并且由学生互改,既让学生多了几分学习动力,又让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作业中又得到一次巩固和提高,不要小看这块小黑板,那工整清秀的书法,严谨认真的态度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很难练就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仅体现在每人一块黑板的面积占有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课堂的主宰,每个小组的知识讲解酣畅淋漓,竟然连小组间知识的过渡也让人感觉浑然天成,对于问题勇于质疑,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知道……”是他们课堂上的常用语,那份大方和自信使你忽略那并不纯正的普通话和那朴素却并不清秀的外表。

熙熙攘攘的参观者并不能干扰他们求知的专注,你自在地转遍教室的任何角落都无法吸引他们目光,那份淡定从容的自信,却正是我们各方面都比较优越的孩子身上所欠缺的。

当小组讲解时,学生们纷纷聚拢来,七嘴八舌地探讨完之后,又蜂拥般涌向另一边,或坐或站或蹲,更有甚者抱着,但无论形式如何,结果是都用心在思考,积极去参与,唯恐落他人之后而不及。

“生活因充实而欢乐,课堂因展示而精彩”也许能够精彩展示是学生体会学习幸福感的最好方式。

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为学生腾出展示才华的天地,搭建培养自尊自信的舞台,让学生在展示中体会生之快乐和美丽。

  反思——转变观念,学会放手,关注能力培养。

  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摆出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

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真正作到了“老师,让出地盘;学生,展示自信”。

亮点二:

充分关注后进生,体现分层教学。

 

在下午与杜郎口中学的政治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得知教室里的黑板还有一个妙用,在教室外墙展示的是优等生,他们的问题更具有开放性;教室内墙黑板也分中、低等学生分层展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护后进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教室里对后进生进行辅导。

此外,在教师的考核导向上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后进生,学校把每个班后1/3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也以学生感兴趣为主要标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他们对后进生的帮扶还体现在对小组团队意识培养,优差生结对子。

学生在班级中的学习小组由班主任协同科任老师统一安排,固定人员,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

好差结合,好与差结对子。

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板书个人见解方面,老师更是想尽千方百计给与他们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各不相同的鼓励,这都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自信心。

  

  反思——小组学习、一帮一手拉手等方法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学习形式,但为什么如此传统的做法在杜郎口中学却产生如此大的效应,我想到了魏书生老师的那句话,对于好的东西我们要“守住、守住、再守住”。

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的形成都要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实践的验证。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模式中我们不乏先进的理念,优秀的做法,但我们最大的教训是我们没有做到很好的坚持,我们学习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典型,任何一个我们如果能用心守住,并不断地完善发展,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收效。

在我们政治学科教学中,完全可以在原有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优秀学生的骨干作用,以好带差,促进小组均衡发展。

我们以前的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它与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模式相结合,不断完善,做出自己的学科特色。

困惑一:

是什么力量保证学生学习如此专注,课堂“乱而有序”?

  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在很有目的的学习,那绝对不是拿样子来给别人看的,对于一下子涌进了许多陌生的面孔,也并没有表现出被太多的打扰,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学习。

它的课堂是完全开放式的,学生在课堂中能真正自主的学习,而且绝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

课间询问学生,如果上课表现不好老师怎么处理,学生说很少有表现不好的学生,那总有个别表现不好的吧,在追问下,学生回答:

老师找他谈话,进行思想教育。

体罚吗?

学生答:

没有。

我的疑问是他们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教育引导学生,学生被驯化地如此规范?

尽管有相应的机制保障激励,但如此多的班级,如此开放的课堂,学生是怎么做到的?

    困惑二:

生为主体很好的体现,但师为主导还要不要?

  课堂极大地弱化了教师的作用。

听杜郎口中学的课总觉得教师是可有可无的,一堂课全是学生在“自主”着——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学生批阅,学生总结,学生……教师则在一旁静静地多余着。

新课程明确规定,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是组织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发展和形成,更重要的还要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上,发挥引导、敦促的作用,恐怕离开教师的引导、启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学生很难自主达成的。

学生独立操办的课堂,水平、层次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不正确的。

特别是我们这一学科,重点进行情感、品行教育,离开老师的主导,学科目标如何来实现呢?

困惑三:

学生快乐吗?

  以人为本,是杜郎口中学四处可见的口号,但看到学生那种有点麻木的自信,对待周边事物的冷漠表情上,我总有一种感觉——他们不快乐。

当然,这是我的猜测,但这种感觉却让我感到有点悲哀。

因为那是一种麻木的适应, 通过校长介绍,他们许多素质课并没有真正的开设。

这些都让我感到有些许遗憾。

在他们的课堂上,我感受着朴素中的实效功能,可粗糙中缺乏美感,我们的教育难道不应渗透美育功能吗?

美的外在,美的内心,美的情感。

将教育目标从功利的追逐上内化为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从细节上使学生焕发人性的光彩。

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老师,不是学生。

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

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

通过学习杜郎口教学经验,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清除了老师们教改思想障碍,那么,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

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教师虽然也在教室里,但教师的活动仅限于课堂的开始布置学习任务,随时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展示分析说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清晰、不透彻之处进行简单的提示、指导,真正做到了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帮助者。

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主动、无压力,基本表现出了学习是自愿的、愉快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目标很明确,其余是次要的,学生可坐、可站,也可到其他小组交流学习,累了可走动走动,看不到了可以站在凳子上、坐在桌子上、跪在凳子上……总之,只要围绕完成目标,不注意其他细枝末节,不限制学生、不压抑学生,让他们轻松地学习,无拘束地学习,反而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鼓励学生展示的开放式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很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展示抢着上、回答抢着说……无论是组里小环境,还是学校大环境,都鼓励学生们相互帮助,又公平竞争,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班内、班外、校园里,走廊里,到处都是学生们自己的话,激励自己,启发他人,处处是学习、竞争、展示自我等等的积极环境,由学生对待外来参观者的态度可看出:

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花架子。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

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

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

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我的承诺:

一定改。

——杜郎口学习心得体会

课堂因“动”而精彩

初次来到杜郎口中学,已经晚上7点了,正好赶上预习课。

教室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紧张有序的合作深深地震撼了我。

当时我就想:

我们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预习,会是什么情况?

他们的老师又是怎样让学生“动”起来的?

带着这个问题,我完成了本次的学习之旅。

一、预习课是动态的,学生自学与小组合做结合完成

在杜郎口,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6人或8人一组,没有散兵游勇,没有孤兵作战,平行分组,均衡搭配。

学生在预习课中整个是动态的,做预习笔记的、背诵的、小组讨论的、组长抽查的、写纠错笔记的,学生积极紧张的参与到课堂预习中。

预习笔记是根据导学提纲来完成的,学生边做笔记边背诵,字迹工整而认真。

纠错笔记划分得更加细致,包括错题、正解、原因、规律,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

二、展示课因动而精彩

杜郎口的课堂,首先是预习课的成果展示,每组几块小黑板,每人几道题。

这里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

课堂中学生表达洪亮流利,展示充满自信。

看着学生激情的表演和展现,再想想昨晚的预习课,我恍然大悟,老师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学生课堂上的展示是在自己充分地预习的基础上的,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已经到了熟练的程度。

正是在学生对知识在自主的思考中和合作研究中,知识被有机地融会贯通,通过小组间的交流,知识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杜郎口的课堂,学生的学是伴随着老师预设的关注。

当学生把自己学习的痕迹展示在黑板上时,老师会以学生为根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同步进行。

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究其根源就在老师备课的充分,备教材、备每一环节的时间、备预见性问题、备教法、备学生。

所以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同时,切忌不可忽视他们的备课,实际上功夫在课外。

杜郎口的学生自律性强。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尤其是课下,他们在无老师看管的情况下都在自觉地预习复习,教室内的说话声都是在讨论题、解决问题。

反思我们的教学,课堂上学生沉默无声,老师启而不发;课下……我想,这不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表现的舞台,没有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

从杜郎口回来后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杜郎口模式”改变了杜郎口学校教育落后的局面,给了我们惊喜,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

适我者,我择之;不适我者,我弃之。

应该学习什么?

不是“砸烂讲台”的形式,而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实践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

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一是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歧视和嘲笑,而是欣赏和佩服、肯定和帮助。

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才能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

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二是老师大量的劳动和精心的备课组织,再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体会一: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模式

1、教师不是靠自己单干,而是相信并培养班干部、课代表和小组长,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特别是在小组长的带动和管理作用。

落实"兵练兵,兵强兵",使更多学生有提高的机会。

2、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内设立帮扶对子。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学习,并且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帮助别人学习,还要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检查别人,使每天所学的知识都能及时巩固。

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

3、课堂上做到参与无错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分子、积极评选课堂积极分子等;课堂中要有激励性评价和即时性管理,建立明确的小组评价机制,完善个人评价机制,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

不只是挑别的同学错误,进行更正。

体会二:

导学案的设置。

我审视和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我们的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生不愿意做功课厌学思想严重。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有成就感,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因此设置好导学案尤为重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让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让学生动起来。

导学案的设置要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是一节课的心脏,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有目的和针对性,要融入了老师的智慧。

多设置一些容易出错的问题,指导学生总结窍门归纳方法。

2、将学案和练案融为一体,多设置一些小栏目、小问题。

例如:

练一练、想一想、做一做等。

3、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小台阶、小坡度,降低跨度。

4、要充分设置好教学情境,课本中能用的用好,不好的更换,没有的与实际相结合,创设情境。

情景要有合适性、价值性、导向性。

“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

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体会三:

加强备课

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究其根源就在老师备课的充分。

备课要备好目标和重难点;备好每一环节的时间和预见性问题;备好检测和反馈内容;预习课还要备检测的内容、展示的方式,穿插巩固怎样进行?

巩固什么?

采取哪些措施?

还要备好弱势群体。

所以我们在学习杜郎口模式的同时,切忌不可忽视他们的备课,实际上功夫在课外。

继续探索:

1.杜郎口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生在校时间长,课时多。

这是我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结合我校的实际,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好预习、展示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在课堂上用好导学案进行分组学习?

学习杜郎口心得体会

2010年2月24日至27日全县教师集中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理念,教育方法,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但是我的收获很大,在这4天的学习中,让我深深感到了课改新思维,杜郎口中学有特色的课堂让我震惊。

其中,让我最有感悟的一句话就是“一事不精,不做二事”,使我最为欣赏的就是他们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范老师提到杜郎口中学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对生命的关注,实现了对学生成长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完成了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学习方法的转变。

回想我国当代教育,多数人认为“东方教育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而西方的教育是‘狼’的教育,培养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人”。

但杜郎口中学的教育恰恰体现了西方的教育特点。

作为教师的我们,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应该敢于求变,锐意创新,大胆实践,而不是在平淡中挨日子,我们要激发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闪现出生命的灵光。

杜郎口中学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要做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落实就要下一番功夫。

杜郎口中学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他们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交流,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真正体现生生互动的结果。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关键是我们要端正态度,虚心学习,结合自身与学校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