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080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docx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

相貌各异我们教案模板

第1篇:

1《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我们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2.我们有不同的相貌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相貌特征的能力,同时发展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2.培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教学难点】

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探究准备:

平面镜若干。

2.教师探究准备:

我的相貌特征观察记录表、小组相貌特征调查统计表、班级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一组学生秋游的照片。

师:

你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认识他们请叫出他们的名字。

师:

你是怎样一眼就认出他们的?

(学生可能回答:

熟悉、相貌各不相同„„)师:

你认为人的相貌一样吗?

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相貌。

板书:

相貌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

观察我们的不同,明确五个性状的简单分类标准

1.谈话:

(出示两位陌生同学的照片)这里有两位我们不熟悉的同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他们的相貌有什么不同?

他们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

2.学生小组讨论、观察。

3.师指名让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回答:

头发、脸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唇、耳垂、下颌、肤色„„各不相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机引导学生找出更多的不同特征。

4.谈话:

就相貌,他们表现出这么多的差异,这么多的相貌特征一节课研究的完吗?

(研究不完)我们选取其中的5个特征:

前额、眼皮、下颌,耳垂、头发进行研究。

5.教师分别出示5个特征的对比图片,并解释:

刚才我们所说的耳垂、眼皮、下颌、头发、发际些特征在生物学上这被称为“性状”。

(学生观察,明确5个特征的简单分类标准:

①前额发际简单分为平发际和V发际两大类;②眼皮简单分为有双眼皮和无双眼皮;③头发简单分为直发和卷发;④下颌简单分为下颌中央有沟和下颌中央无沟;⑤耳垂简单分为无耳垂和有耳垂。

并找到自己属于哪一类。

6、出示教师照片,教师指导完成《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活动二: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出示课件,介绍活动要求:

(1)完成个人《我的相貌性状分析表》。

(2)各小组完成《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

2.分小组汇报《小组相貌性状调查统计表》,教师利用电子表格统计,生成全班相貌性状统计图。

3、在全班找一找与自己性状相同的同学

①师提问:

有没有没有找到与自己性状相同的同学?

(师帮助学生找,方法:

首先让学生全体起立,拿着个人性状分析表依次让表中没有打勾的学生坐下)②师提问:

有没有找到与自己性状有很多的同学?

③师帮助学生找,并提问:

为什么这几个同学的五个性状相同了,可我们感觉还是不一样?

(学生回答)

活动三:

我们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1.师小结: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有些同学他们的5个性状都相同,但随着性状的增加,我们的相貌仍然是千差万别的,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2.谈话:

5个性状就可以将我们分成了32类,6个呢?

(大屏幕显示——64类)7个性状呢(大屏幕显示——128类)?

8个呢(大屏幕显示——256类)?

(随着性状的增加,大屏幕依次显示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20个性状可以将我们分成1048576类,(再出示40个性状)提问:

可以分成多少类呢?

大家猜一猜!

(学生无法计算出。

3.提问:

我们之间的性状差异难道仅仅只有40个吗?

(远远不止)对,还有很多很多(教师用省略号表示)。

4.谈话:

世界人口大约有65亿,你认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

(学生可能回答“双胞胎”的相貌会相同。

5.师适时出示课件——双胞胎照片,请学生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现在你认为我们还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吗?

师小结:

人的相貌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但是基因在遗传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再加上后天生活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们的相貌。

7.你有什么想说的?

8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相貌各异的我们(板书)。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研究某种动物或植物,你们认为能找到相貌完全相同的动物或植物吗?

(不能)是啊,曾经有哲学家说过: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不仅人类如此,所有的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令人惊奇!

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感受生命的奇妙,关于生命科学,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第2篇:

《相貌各异的我们》的教学反思以前看这一课的时候,感觉本课没有太多的教学内容,有点空空荡荡的,只要让学生自行相互观察就好,教师似乎没有太多的教学任务,可今天,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观察,学生观察什么,看对方的脸就可以了吗?

以前本人是这样认识的,但现在不一样了,第一,脸上有什么东西可以观察?

眼、耳、鼻、口、眉毛、发迹等等都可以看。

第二,怎么看?

眼睛怎么看?

口怎么看?

鼻子,眉毛又怎么看?

是不是只看一个大概的形状就可以了呢?

不是,以口为例子。

可以看长度,可以看嘴唇的厚度,可以看牙齿,可以看舌头的弯曲。

学生知道这些吗?

很显然,他们并不完全知道,既然如此,那就需要有人去引导,去告诉,去帮组他们知道这一点,这个人是谁?

就是上课的教师。

那么,在本节课的课堂上,教师有教学任务吗?

可以放心的让学生随意观察吗?

很显然,不可以,不但不能放心大胆的让学生随意观看对方的脸部,还要认认真真的指点,仔仔细细的引导。

以保证学生得到更大的收获。

第3篇:

相貌各异的我们.设计与反思doc《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与反思

执教林爱星

指导蔡铭墀吴桂胜单位福鼎市实验小学

一、教材分析

《相貌各异的我们》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的第五课,前四课中我们锁定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们熟悉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并初步建立了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本课就以生物家族中的我们最熟悉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引领学生建立就一种生物而言,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一种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一种描述,没有人会产生怀疑,对于有着多次研究生物经历的六年级小学生来说也不例外。

在学生的经历中,他们可能有过这样的认识,不同的动植物长相不同,同一种生物也有许多差异,但是这样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很少有人去仔细地琢磨或求证过。

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同的特征”这一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已逐步清晰起来,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也就成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他们会很自然地将这些差异与生物的多样性联系起来。

本课以我们人类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刺激和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2.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2.通过观察认识到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我的相貌是唯一的”

【教学难点】从有限的性状中推导出无限的相貌特征【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

课件、卡片、统计调查表、性状分析表小组材料:

镜子、统计调查表【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发兴趣,引入相貌探究活动一:

我们相貌各异

1.出示成龙照片

2.课件出示背影(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

)3.问:

看背影为什么猜不出是谁呢?

4.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相貌都有所不同5.揭示课题:

相貌各异的我们

【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以看“背影猜人物”的活动作为课的导入,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认识一个人的关键是看相貌,使学生初步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相貌都有所不同。

二、观察相貌特征,分析寻找差异活动二:

了解相貌特征和性状

1.对比成龙与赵本山的某一相貌特征有什么不同,揭示“性状”概念。

2.继续对比这两位明星相貌特征中的性状的不同

3.小结: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因为性状不同,导致本山和成龙的相貌不同。

4.结合对比图引导学生认识:

耳朵的性状——有耳垂无耳垂

发迹的性状——V发际平发际

下颌的性状——下颌中央有沟下颌中央无沟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成龙和赵本山的某一相貌特征的活动,让学生发现同一相貌特征的性状有所不同,从而让学生知道“性状”的概念;然后,再通过观察辨析人物之间的不同性状。

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性状”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辨析的能力。

】活动三:

观察自己的性状

1.讨论:

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自己的性状?

2.小组活动:

通过照镜子或同桌互相观察了解自己的相貌中的性状,一边观察一边填写性状表。

3.汇报交流

4.随机拿两张性状表来比较这两个同学相貌特征中的性状的异同。

5.小结:

发现这两个同学的相貌特征中的性状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照镜子”和“互相观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同桌相貌中的性状,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通过描述自己和同桌的相貌特征中的性状,培养学生应用规范的科学术语来表述性状特征的能力;让学生发现不同相貌特征中的性状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活动四:

全班相貌普查

1.思考:

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到底有多少人的性状相同呢?

2.小组讨论研究方案3.学生统计,教师巡查辅导

4.小结:

可见,同一种相貌特征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设计意图:

在统计活动过程中,各小组同学通过组织、整理不同相貌特征的性状,了解全班同学有多少人的性状是相同的;再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认真整理数据的好习惯;同时,为整个课堂营造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跃氛围。

三、我的相貌是唯一的吗?

活动五:

组合相貌

1.观察两位五种性状完全相同的学生,说说看:

他们相貌是一模一样的吗?

2.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方法

3.探究:

用耳和眼这两组性状能组合成几种不同的相貌?

活动六:

制作性状图

1.思考:

相貌根据其中一组性状可以分成几种?

再增加一组性状呢?

怎么计算?

再增加一组性状又能组成几种不同的相貌?

怎么计算?

„„

2.小结: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用五组性状,每组2个可以组合32种不同的相貌。

3.延伸:

如果再加一组性状又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相貌呢?

4.思辨:

这能证明你的相貌在班上是唯一的吗?

【设计意图:

通过“分解性状”的方法,让学生计算每增加一组不同的性状,就会组成翻倍的不同相貌,无穷多的不同性状能组成无穷多不同的相貌。

学生通过计算,拥有明确的科学数据,再发挥想象,“数与形”结合,从有限的性状中推导出无限的相貌特征,为体会自己相貌的唯一性奠定基础。

】活动七:

“筛筛子”小游戏

1.说明“筛筛子”游戏规则。

2.师生配合,进行游戏,直至筛出最后一人。

3.思考:

从另外一组性状开始筛,你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站到最后吗?

4.小结:

你们每个人的相貌在班上都是唯一的。

【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规律,我创设了“筛筛子”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又能从中证实自己的相貌在班上是唯一的。

】活动八:

画像

1.说明画像操作方法,挑选模特。

2.进行画像活动(模特背对着大屏幕,对照自己的性状表说性状,教师根据模特的表述选择适当的性状图进行课件操作、画像。

3.对比“模特“与画成的像是否相同。

4.思考:

为什么按照模特的相貌中的性状所画出来的像,怎么与模特有很大的不同?

5.小结:

同一个相貌特征有很多种不同的性状,即使是同一个性状也有所不同。

6.延伸:

这性状图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吗?

可以分出多少种?

由这无数种性状可以组成多少种相貌?

7.总结: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这个世界中我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意图:

画像这一环节把全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到极点,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到即使是同一性状,也有许多不同的形态,进而确认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四、唯一的相貌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九:

生活中的“相貌“

1.出示几张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上岗证等)2.观察与思考:

假如这些证件只有名字没有头像行吗?

3.观察比较双胞胎的相貌特征:

他们长得完全一样吗?

4.思考:

电视上经常出现用马赛克遮挡某人的某一相貌特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

这是学以致用的环节,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

五、总结与课后延伸活动十:

把学习带回家

1.说一说:

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2.比一比:

回家与自己父母的相貌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异同?

【教学反思】

《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在学生的头脑中已逐渐清晰起来,于此同时对于同一种生物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成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

这节课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相貌的不同,引领学生建立就一种生物而言,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样一种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这节课,我感觉到有三个“难处”,难处一:

学生不明白自己的相貌特征的性状,小组观察时间难以把握。

难处二:

这节课只有观察探究而没有科学实验活动,担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难处三:

如何让学生从有限的性状中推导出无限的相貌特征,从而体会到每一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针对这些难处,我深入研读教材,并创新性的活用教材,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分别设计了饶有趣味独创性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设计新颖而颇有趣味性的课件,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达成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纵观本课教学,我的成功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活动设计经典、有效

本节课,我以探究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

课的设计,我做到既能依托教材又能活用教材,特别是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花了一定的心思,如:

通过“分解性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性状越多组成的不同相貌就越多,于此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计算的方法,以科学的数据证实同一种生物个体相貌特征的多样性。

通过“筛筛子”游戏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发现自己的相貌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拼脸”策略,把教学氛围推向高潮,让学生体验到同一性状有无数种的特征,进而可以组成无数种的相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相貌是唯一的。

这样独创性的经典设计,教学效果颇为显著。

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显著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中效果显著。

1、针对“从有限的性状中推导出无限的相貌特征”这一教学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中收效显著,如:

在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出示“分解性状”的图示,应用层层递增不同性状的方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观察分析,最后发现随着不同性状的不断增加,组成的不同相貌数量也不断翻倍,无穷多的不同性状能组成无穷多不同的相貌。

2、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究知识。

本节课主要以观察研究为主,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于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游戏及诙谐的“拼脸”环节,让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相貌特征的性状进行拼脸,全班学生参与观察,最终学生们发现拼出来的相貌与学生的实际相貌相比相差甚远,从中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到即使是同一性状,也有许多不同的形态,进而确认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总之,本节课教学能做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科学探究的味道甚浓,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整个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同时教学效果颇为显著。

这是一节能够体现科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我感到非常满意。

第4篇:

六年级《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反思本课从对动植物的研究,推演到对我们人类自己的分类观察研究。

教学时,先举例各种相貌特征,说说有哪些不同,按照学生的说法,教师板画,以此来确定分类的方法,并指导学生了解一种相貌特征的不同类型,指导学生该如何描绘不同的相貌特征,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组内的观察活动,描绘同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

全班的相貌调查、统计活动,课内让学生自行面向全班开展调查活动,有一定难度,纪律不好控制也浪费大量时间,课后调查,又无法保证学生是否会去完全。

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带来小镜子,观察自己各方面的相貌特征,然后教师进行统计,学生记录数据。

相貌是唯一的吗?

这项活动是分类统计的应用。

多种相貌的组合排列结果有几种?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应该可以利用数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居然难以理解应用。

教材中举例了两种特征分四种,可三种、四种特征分几种学生不能理解,可能太抽像了。

本有个想法,将全班同学依据相貌特征进行现场分组,多一种特征就会产生两倍的结果,这样有几种相貌特征能分成了几大类别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考虑到纪律难以控制,最终改为了现场画圆形性状图,使学生了解到每增加一种相貌特征,分类结果就多一倍。

最终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编号的相貌特征,班级中哪一种相貌特征的同学较多,哪一种较少,也比较直观。

不过,还是很想试试将学生现场分组,呵呵。

有学生会说娈生兄弟的相貌特征是一样的,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况再进行分析,事实上,就算娈生兄弟也有部分相貌特征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

这里可以说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