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0489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docx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

泉州师范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泉州师范学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设计,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内涵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不断加强,师资结构趋于合理,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学校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多科性地方大学,办学综合实力列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前茅。

现有东海(校本部)、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85亩,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00万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90多万种;设有14个二级学院、1个思政教研部,全日制在校生17800多人;另有1个校企合作软件学院;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57个、专科专业20个,涵盖文、史、理、工、经、法、管、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专任教师750人,正高职称89人,其中教授79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4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一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获批立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前列。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蝉联省级“文明学校”称号;被省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校党委连续三次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十二五”时期学校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未来五年(2011-2015年),学校处于继往开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学校“十一五”时期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为“十二五”时期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的发展与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结构还有需进一步优化;科研整体实力不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基本建设负债运行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西的先行先试,福建省和泉州市的跨越发展,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区域化、综合化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省、市共建的地方高等院校,学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提高对外影响力,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规划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在服务地方中建设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在提高质量中建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在生态环境。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根本,将增强科研实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助动力,立足泉州、服务泉州,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智囊团、创新源、人才库。

(二)奋斗目标

争取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并不断扩大培养规模,为复办泉州大学奠定基础;把学校建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地方大学。

(三)办学定位

类型定位为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

服务面向定位为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泉州扩大至全省乃至周边省份。

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举办研究生教育,诗山校区继续保留适当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为以闽南文化传承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依托,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

发展目标定位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四)办学规模

至2015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500人:

校本部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保持在13500人左右;合作办学(独立学院、闽台合作、校企联办)300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00人。

至2015年设置16个二级学院,组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

此外,加强指导,支持办好软件学院;校企合作创办一所独立学院;开辟两岸合作办学途径,创办海峡学院。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学科建设

按照“稳步推进、提升内涵、需求竞争、重点扶持”的方针,全面加强以举办研究生教育为目标的重点学科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实行滚动式管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支持优势学科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推进硕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水平,为获批硕士授予权创造条件。

——完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完善以举办研究生教育为目标的重点一级学科建设规划及保障措施;每年投入不少于600万元经费用于重点一级学科建设,搭建好举办研究生教育所需的教学平台,添置必要的中外文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备;制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确保经费规范、有效使用。

——构建合理的学科布局和灵活的学科调节机制。

以举办研究生教育为目标的重点一级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实行滚动式管理;充分发挥校际合作平台作用,与相关高校联合研究生培养,先行先试,提升自身研究生培养能力并积累实践经验。

——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精心论证,积极申报,集中用于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创新平台,打造优势学科、特色学科。

严格遵守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规定,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项目及预算执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教学改革

按照“适应需求、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办出特色”的方针,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更新教育观念,以探索适应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持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等工作,构建适应海西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继续教育基地;发挥高校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职业教育和技能鉴定服务;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完善大学综合素质拓展体系,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

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以基础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学科为重点,深入调研,积极发展贴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和品牌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

至2015年,新增4至6个本科专业,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软件动漫、船舶航运等新专业的发展;积极稳妥设置工科专业,使工科专业数和在校生数均提升5个百分点,占全校20%;进一步完善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教育专业体系,提升非师本科教育水平,培育8-10个优势特色专业。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全面深化内涵建设。

重点加强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争取获批更多的国家级项目,争取每个二级学院均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至2015年,建成校级精品课程130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国家精品课程1-2门;建成省级特色专业6-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6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福建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提升计划”,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模式,使教学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拓宽专业口径,突出专业特长;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促进文理渗透,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各类合格专业人才。

——加强实验室建设。

完善实验室建设原则和规划,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确保重点,扶优扶强,加大投入,提高层次;优先建设服务面广的公共教学实验平台,推进资源整合;启动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努力达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水平。

——规范专业建设管理。

健全专业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专业主任制,建立责任、奖罚机制,及时总结推广优秀专业建设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定期开展阶段性检查和验收评估。

——保证经费投入。

完善教学经费运行机制,确保四项教学经费、图书经费、“教学改革专项经费”及质量工程建设经费的投入,加大经费管理和监督力度,保证分配到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强化教学专项经费执行过程监督和使用效益评估,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根据省教育厅和泉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以校侨共建为依托,在诗山校区继续保留适当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索并完善相对独立的分校区管理模式,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支持软件学院办学。

支持软件学院年度申报本科专业计划,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对软件学院的指导和管理,督促软件学院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特别注重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管理队伍服务水平,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水平监测和评估体系。

(三)科研创新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自主创新摆在科研工作的首要位置,把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摆在突出位置,发挥侨乡经济及沿海地域优势,深化科研机制改革,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校科研整体水平。

至2015年,建设2个省厅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和2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努力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目标迈进;获得外拨项目经费达500万元,其中横向合作项目经费总额达100万元;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0个以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个以上;整合现有校级科研机构,扶植具有泉州特色的学术研究机构,再培育三个省级科研机构。

——加强科研管理。

完善“学校——学院——科研机构”科研三级管理制度,建立一支业务强、作风正、管理水平高的科研管理队伍。

广泛宣传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有效实现教研相长。

——完善科研奖励制度。

完善和落实相应科研扶持和奖励政策,以奖代养,对教师获得高级别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以及重大横向课题等给予奖励;发挥政策的导向调节作用,激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科研工作与职称申报、评优评奖、年度考核等工作联系起来,大力宣传和表彰思想素质高、学术成果显著、科研作风严谨的优秀教师。

——培养科研梯队。

充分发挥科研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带头作用,发挥集体力量申报重点重大项目;建立科研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大力培养和推荐青年学术骨干;注重科学研究的延续性,明确每位教师科研主攻方向,制定科研目标,鼓励发挥教师专业专长和跨学科合作。

——拓宽科研发展空间。

充分挖掘校内科研潜力,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科研项目上争取科研立项经费和校外资助科研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指导力度,特别是对专利申请、技术转让、奖项的申请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办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扩展为社科版和自然版单独刊号,提升学术创新水平;开展对台学术交流合作,与台湾高校或科研机构进行项目合作和双边学术交流活动。

——发挥学科建设示范作用。

发挥侨乡优势和特色,形成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研究优势作为提高整体科研水平的立足点,推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优势学科,提升重点学科,鼓励学科交叉,扶持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良好前景的学科。

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做好学科建设全面规划,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人员编制动态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鼓励学生科研活动。

继续抓好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重点鼓励学生成果的发表,以制度引导和激励学术风气的形成;加强指导教师的管理,确保指导教师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到位,促进“教与学相长”,并推行学生成果与指导教师共享机制;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项目,借助教师承担的各种课题提升学生科研水平,逐步培养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立足培养、择优引进、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的方针,推进人才强校三大工程,造就一支适应学校科学发展需要的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至2015年,专任教师总人数达到810人左右,教授110名,博士130名,中青年教师占比保持在75%以上,增加45岁以下教授及35岁以下副教授的数量,生师比达到18:

1(含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生师比16:

1)。

培养引进闽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名,省优秀人才3名,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名。

培养引进桐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3名,市优秀人才5名。

建设市产业人才高地1名,并入选“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引进培养领军人才1名。

——推进“人才培养支持工程”,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实施“人才梯队锻造计划”。

深化高层次人才拓展项目,重视高层次人才的业务研修和合作研究;深化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逐步完善中青年教师选拔培养制度;深化青年教师成长项目,实行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青年教师培养责任制。

实施“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制定《泉州师范学院学术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实施办法》,设立“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支持学术创新团队的建立及运作。

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制定《泉州师范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施“人才交流合作计划”。

加强与福建师范大学等协作单位的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积极支持和鼓励教授到省内外高校担任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逐步与台湾有关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组织教师开展互访、学术互动、讲学、修学、研究等系列活动,尝试实施教师交流计划,实现人才优势互补。

——推进“人才引进集聚工程”,实现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质的突破。

实施“人才引进平台拓展计划”。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平台,出台《泉州师范学院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实施办法》;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引进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逐步完善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充分利用“闽江学者奖励计划”、“桐江学者计划”等引智平台,继续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聘教授;设置“特设岗位”,吸纳海(境)外优秀人才特别是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台港澳人才来校工作。

完善人才柔性引进平台,制定《泉州师范学院二级学院名誉院长聘请办法》,聘请一些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担任二级学院名誉院长。

实施“人才引进质量提高计划”。

强化人才引进领导管理,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不断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效。

——推进“人才管理服务工程”,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发展。

实施“师德建设计划”。

通过开展评选“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活动,树立“德教双馨”的先进模范典型;设立“教学示范岗位”,每年选拔奖励一批在教学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制订(修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师德建设实施细则、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规定,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建立学校、学院、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把师德评价纳入教师岗位职务考核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实行“工资+业绩+奖励”的薪酬分配模式。

在实施岗位聘任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完善教师劳动报酬分配制度,搭建合理的利益平台,发挥人事分配制度的导向和调控作用;继续在津贴分配上向教师倾斜,使报酬分配体现教师的价值,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建立“师资建设经费滚动”制度,实行“高层次人才薪酬优厚”制度,确保经层层筛选的杰出高层次人才享有优厚的薪酬体系。

实施“管理服务升级计划”。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教师考核约束制度,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促进教师晋升职称,加强教师职称评审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制订学校及二级学院教师职称晋升计划;协调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与聘任之间的关系,实行“以岗位为核心,以能力为标杆”的评聘模式;构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加快人事信息数据库建设。

(五)服务地方

按照“立足泉州、服务泉州”的方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助动力,全力推进校企校地合作,资源互补、需求对接、利益共赢。

——主动开展服务地方工作。

发挥校企合作中心职能,完善服务地方各项机制和政策,统筹、协调、指导开展服务地方工作。

鼓励二级学院和教师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员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研究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服务;有计划地选派应用型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实习或顶岗锻炼;聘任一批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副教授)到校开展高层次讲学(讲座)、实习实训指导等。

——推动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对接。

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成福建省标杆学科之一,将音乐学学科建设成古老乐种传承与研究的学术中心,将近海生物技术建设成泉州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推手,将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建成台海交流的重要纽带,将化学实验平台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建成推动地方经济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提高教学服务社会能力。

强化省市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能;发挥省级校长培训基地作用,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性培训模式。

针对海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新要求,精心设置专业,稳中求进办好成人学历教育,积极拓展本科自考对外合作办学空间。

充分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作为省级鉴定站的作用,在满足我校学生就业成才的需求基础上,与企业构建培训、认证的联合工作,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认证工作,为建设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产学研用的全面联合。

探索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与企业联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推进8个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研究工作;参与各种园区、平台、中心建设;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攻关,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或中试实验室等,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六)闽台合作

按照“着力先行先试,深化对台交流”的方针,充分发挥泉州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开展两岸高校的教育合作,着重以开展具体项目推动闽台合作,积极探索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促进闽台高校共同发展。

——加强闽台校际交流。

加强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和联系,继续巩固和已签署合作协议高校的交流合作,争取与更多台湾高校结对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共同提升发展水平。

主动宣传学校所处区域优势及学校办学特色,拓展对台招生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台湾学子来校就读。

——深化校际合作项目。

积极申报闽台合作项目,选择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与台湾高校合作办学;与台湾高校联合建立人才、技术与项目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教学科研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和研究人员互访、讲学、进修和开展科研合作。

——促进文化交流。

持续做好与台湾高校学生交流项目,积极开展各类闽台学生夏令营等交流项目,促进两岸学子互相了解和沟通,增进感情和友谊,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闽南文化、民间信仰等方面的合作研究,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七)基础条件建设

1.校园基本建设

按照“建设宜学宜教、优雅文明的和谐校园”的方针,坚持“绿化、舒适、便捷”原则,延续原有规划布局特色,突出学校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本土文化的延续,完善现代化生态文化型大学校园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逐步完善东海校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优化校园景观设计,对校内道路、公园等重新命名,提升大学文化内涵。

——预留发展用地。

在完成东海校区征用建设用地1066亩基础上,再征用434亩地作为独立学院建设用地。

2012年确定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建设的投资方和建设方案,尽早开工建设。

做好青年教师周转公寓的选址和建设工作。

——完善校园水域和围墙建设。

2011-2013年逐步完善校园水域建设。

随着市政工程沿海大通道、繁荣大道等的不断完工,分年度逐步完善学校围墙建设工作;逐步完成校园东门、西门、北门建设。

2.信息化校园建设

按照“逐步完善信息平台,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的方针,利用信息技术构筑适合本校实际的数字校园,实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至2015年以学生为主线的信息化工作基本完成;根据需求适时建设各类应用系统(平台)。

——完善教育资源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完善应用支撑平台、教学与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等建设;升级和建设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校园数字电视、校园广播等服务师生的媒体系统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建设数字校园,对学校的所有信息资源按照规范进行数字化整合,遵循数字校园总体规划制定的原则、规范、标准和接口,保证信息资源的准确、一致和共享。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推广网络教学系统开展教学辅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渠道;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3.仪器设备投入

按照“保证投入、优化配置、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方针,每年投入600万元作为教学仪器设备专项经费;重点一级学科建设经费至少30%用于购置科研仪器设备;海西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至少50%用于科研仪器设备购置。

2015年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2亿元。

4.图书资料投入

按照“优化保障、凸显特色、创新共享、延展服务”的方针,建设图书馆分馆,学校图书馆总面积达29302平方米。

至2015年,馆藏印刷型图书增至135万册,电子图书增至100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增至8500种,中外文印刷型期刊增至1850种。

四、支撑与保障

(一)改革创新,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创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为龙头,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带领全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建设。

——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加强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校安全保卫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逐步完善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和学生公寓门禁系统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服务学校发展大局。

——做好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归国留学人员、归侨侨眷等的统战工作;团结凝聚海内外校友校董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校办学;认真落实党和政府关于离退休教职工的政策待遇;继续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二)科学发展,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使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刻理解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学校从外延、内涵并重向深化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性,在持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等方面形成共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强化责任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高等教育新形势和学校发展新阶段赋予的重任,把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作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着力增强学校服务海西建设的能力,使学校在激烈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

——准确把握学校办学定位,充分认识学校所处的大学层次、发展阶段和区域位置,更加正确地理解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紧密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出学校特色和水平。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众多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环境,通过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