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486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诵读素质教育.doc

传承中华经典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我校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努力抓好教学教改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认真贯彻和落实各级下达的经典诵读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并以素质教育为载体,将经典诵读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综合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学校是经典诵读工作的基础阵地和窗口单位,经典诵读工作既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经典诵读成了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做法简要总结如下:

1、在经典诵读的内容上,做到“精选篇目、分类递进”。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逐步明确了各年级必背的内容和推荐篇目。

在完成共同内容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班级鼓励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做适当的补充。

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各班的背诵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及验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好,从行动上落实好这项工作,并作好认真的学期总结,为继续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措施。

2、在经典诵读形式上,做到“以读为本、细水长流”。

经典诗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重在诵读、重在积累、重在习惯,不强求字斟句酌、深入理解。

我们逐步规定了每天诵读的时间,每天一早到校的30分钟晨读,由学习委员带领大声朗读优秀诗文,优秀段落;晚上回家阅读30分钟。

有家长负责监督,提倡和孩子一起读书。

中午的“习字一刻钟”,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由语文老师指导。

每周两次抄写经典诗文或片段,做到既巩固自己积累的经典篇目,又练习了书法,一举两得。

现在,“音乐习字”已趋于规范,每当音乐习字时,校园里就响起悠扬婉转悦耳的音乐声,学生坐姿端正、静心体验汉字和经典的魅力,整个校园氛围浓厚,翰墨飘香。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经典古诗文的理解,写出自己的心得。

老师让学生寻找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写出对诗人的感受认识、对古诗文的理解、自己的学习收获等等。

通过查找资料,写读书笔记,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了这些基本的保障,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习惯,认真的进行诵读、抄写。

不仅是课上,放学时,游戏间,都能听到学生自然的顺口而出的经典名句。

3、在经典诵读的方法上,做到“自由发挥”。

采用“个人品读”、“小组交流”、“师生共读”等形式引导学生积累、体验、品味。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背诵目标。

从开展活动以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有班级诵读比赛,有个人诵读展示,有学校组织的配乐古诗文朗诵。

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提高,学到了很多朗读技巧,舞台台风也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培养了多方面的素质。

学校还充分利用了走廊文化,班级墙报,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古诗配画等有效形式营造校园内浓郁的文化氛围,影响督促学生,在共赏经典的同时,让学生感知美,感悟美,逐步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我校开展经典诵读以来,不仅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关注,还充分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家长的鞭策和激励给了我们莫大的动力。

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以来的变化:

1、推进了学校古诗文教学的新尝试

通过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开展,语文教师更改了以往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在朗读背诵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体验,激发对古诗词的感悟。

课堂上创设美妙的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意境,更是用饱满的激情体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闪烁的爱国情感,还用惟妙惟肖的体态尽情的表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面。

通过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大胆想象古诗词的意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加深对经典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学生领悟美言美语,受到美的熏陶

中国古典名篇极其讲究押韵、对仗、平仄,诵之金声玉振。

无论是《声律启蒙》中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还是《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乃至《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都体现了语言的语音之美。

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背诵160篇经典古诗词,诵读的过程要求对汉字的发音要准确,要讲究音节、押韵、平仄、对仗、节奏等。

给学生提供配乐诵读能让更深刻的感受到经典之美,受到美言美语的熏陶。

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普通话变得标准、流利,语音语调清晰明朗。

是经典诵读让学生深刻体验了语言之韵律美、语音美、节奏美,并能创造美。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交际能力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渐渐提高,诵读者的感知、理解、体会也在逐步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朗读水平在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又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很多寓言故事、成语、俗语,会了解更多的词语的含义。

比如《三字经》中就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萤囊映雪等故事,诵读后在学生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学生也能说出大概意思。

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和拓宽。

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个人的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

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

俗语说得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积累丰富的文章素材和事例,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也才能“下笔如有神”。

显而易见,诵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经典诵读中又能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在我校每期一次的读书活动中,学生讲故事绘声绘色、语音优美;经典诵读抑扬顿挫;读书笔记字迹清晰、书写工整;学生习作散发出阵阵幽香。

经典诵读使学生避免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在语言交际中少了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了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了一点词穷木讷,多了一点从容与淡定。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是复古,而是为了国民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真正的有效的手段。

用经典来充实、开发孩子们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儿童的纯洁心灵,让他们从小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良好基础,继承中国文化传统。

我们选用经典,教人以多种形式带领儿童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唱念背诵,以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拓展知识悟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

维新学校

201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