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67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docx

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六化学反应及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了解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从宏观、微观角度掌握反应热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如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在上图中: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

ΔH=E1-E2或ΔH=E4-E3,即ΔH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一 正确理解概念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2015·江苏,4D)

(2)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2014·浙江理综,7D)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2012·江苏,4B改编)

(4)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012·江苏,4C改编)

(5)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2010·山东理综,10D)

2.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kJ·mol-1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液态H2O为基准的,A项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CO(g)+O2(g)===CO2(g) ΔH=-283.0kJ·mol-1,则2CO(g)+O2(g)===2CO2(g) ΔH=-2×283.0kJ·mol-1,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项正确;电解2mol水吸收的热量和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项中的ΔH应为571.0kJ·mol-1;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项错误。

失误防范

“三热”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认识错误。

(1)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为ΔH,单位常用kJ·mol-1,它只与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

中学阶段研究的反应热主要是燃烧热和中和热。

(2)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

kJ·mol-1。

需注意:

①燃烧热是以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②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2→H2O(l)等。

(3)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的反应热。

需注意:

①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中;②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即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题组二 “式形相随”理解反应热

3.[2014·北京理综,26(3)①]已知:

2NO2(g)N2O4(g) ΔH1

2NO2(g)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

答案 A

解析 等质量的N2O4(g)具有的能量高于N2O4(l),因此等量的NO2(g)生成N2O4(l)放出的热量多,只有A项符合题意。

4.[2015·海南,16(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其ΔH=________kJ·mol-1。

答案 -139

5.[2014·浙江理综,27(3)]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

ΔH2=-175.6kJ·mol-1(反应Ⅱ)

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 C

6.(2015·上海,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H2O2―→H2O+O2+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 D

解析 催化剂不会影响反应的热效应和平衡转化率;C项,热化学方程式应标明状态。

题组三 “一式”解决反应热的计算

7.

(1)[2015·浙江理综,28

(1)]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2

348

612

436

计算上述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

答案 124

解析 设“”部分的化学键键能为akJ·mol-1,则ΔH=(a+348+412×5)kJ·mol-1-(a+612+412×3+436)kJ·mol-1=124kJ·mol-1。

(2)[2015·全国卷Ⅰ,28(3)]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ΔH=+11kJ·mol-1,1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

答案 299

解析 形成1molH2(g)和1molI2(g)共放出436kJ+151kJ=587kJ能量,设断裂2molHI(g)中化学键吸收2akJ能量,则有2a-587=11,得a=299。

[另解:

ΔH=2E(H—I)-E(H—H)-E(I—I),2E(H—I)=ΔH+E(H—H)+E(I—I)=11kJ·mol-1+436kJ·mol-1+151kJ·mol-1=598kJ·mol-1,则E(H—I)=299kJ·mol-1。

]

8.(2014·重庆理综,6)已知:

C(s)+H2O(g)===CO(g)+H2(g) ΔH=akJ·mol-1

2C(s)+O2(g)===2CO(g) ΔH=-220kJ·mol-1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

A.-332B.-118

C.+350D.+130

答案 D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和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解答。

根据题中给出的键能可得出热化学方程式:

③2H2(g)+O2(g)===2H2O(g) ΔH3=(2×436+496-4×462)kJ·mol-1,即③2H2(g)+O2(g)===2H2O(g) ΔH3=-480kJ·mol-1,题中②2C(s)+O2(g)===2CO(g) ΔH2=-220kJ·mol-1,(②-③)×得①C(s)+H2O(g)===CO(g)+H2(g) ΔH1=(ΔH2-ΔH3)×,即a=(-220+480)×=130,选项D正确。

失误防范

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要熟记公式:

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其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在中学阶段要掌握常见单质、化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

原子晶体:

1mol金刚石中含2molC—C键,1mol硅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晶体中含4molSi—O键;分子晶体:

1molP4中含有6molP—P键,1molP4O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molP—O键、4molP===O键,1molC2H6中含有6molC—H键和1molC—C键。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1.两个模板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板

步骤1 写方程

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2 标状态

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步骤3 标条件

标明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101kPa、25℃时可不标注)。

步骤4 标ΔH

在方程式后写出ΔH,并根据信息注明ΔH的“+”或“-”(“+”号通常省略)。

步骤5 标数值

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ΔH的数值。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模板

步骤1 审“+”“-”

放热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一定为“+”(通常省略)。

步骤2 审单位

单位一定为“kJ·mol-1”,易漏写或错写成“kJ”。

步骤3 审状态

物质的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易写错。

步骤4 审数值的对应性

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

当反应逆向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步骤5 审是否符合概念

如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两个注意

(1)注意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名称问题

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0.33kJ·mol-1

(2)注意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及热量变化问题

由于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题组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1)[2014·大纲全国卷,28

(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molAX5,放出热量123.8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