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283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

《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docx

谈在合唱教学中的听觉训练

第二小学谭燕强

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它拥有众多的听众和爱好者。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对学生实施合唱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可以磨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同时也可以为学校合唱队进行梯队训练、输送大量合唱人才。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合唱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节奏、声音方面的训练外,更要注重合唱听觉的培养。

怎样使学生具备灵敏的听觉呢?

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的:

听琴模唱单音

先听辨声音的高低,用“啦”唱出,用不同的节奏反复练唱音阶,再练习三度、五度、六度模进,逐步离琴模唱,久而久之,学生对各种章程之间的音高距离便有了固定的感觉,歌唱便不会跑调了。

听辨音程和弦

做此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听觉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听辨出两音之间的高低长短及唱名。

先听旋律音程,再听和声音程,先听大三和弦,再听小三和弦。

同时可将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一组唱根音,一组唱冠音,一组唱中音(唱和弦时),几个声部或先后进入或同时唱出。

这种练习每堂课做5分钟,学生的听觉便会逐步提高。

与此同时,做些平行三度、六度的发声练习,可增加趣味性。

培养学生对乐句或乐段的听辨能力

教师左右手同时奏出合唱中的一个乐段,要求学生完全安静下来,经仔细听辨找到自己的旋律并能流畅的演唱时,他们会兴奋不已,教师这时应对他们给以肯定,力求将整个乐段唱得更完美、和谐。

其次可在琴上奏出一个乐句,要求学生听辨后唱出,然后根据平行三度的关系配唱低声部。

由于有前面的练习做基础,学生自然能流畅地唱出。

将高声部做“旋律接龙”的听唱游戏,低声部也可以一人一句进行配唱,然后再将学生创作出来的旋律集中进行两声部的合唱练习,这既活跃了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辨创作能力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进行完整的合唱听赏练习

以上三点皆为基本练习,为唱好合唱做好了铺垫,每节课此训练时间不宜太长。

此时老师不应急着让孩子们去唱,先让他们欣赏教材里出现的合唱歌曲,这类作品一般分主副歌,平行三度的合唱声部比较简单也比较多见,如《小白船》《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拉起手》等都是学生喜欢且容易演唱的作品。

再找一些中外著名的童声合唱曲目来听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他们非常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又桨》《红蜻蜓》《闲聊波尔卡》《缆车》等,引导学生去感受那些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合唱音响,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形象。

“听”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地“唱”,大家可模仿,可取他人之长。

当我们拿到一首合唱歌曲后,教师可范唱一个声部,弹奏另一声部,让学生能非常清晰地听到两个声部的和声音响。

由于高声部旋律性强,学生易掌握些,所以一般让全体同学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最后将两声部合成。

期间必必须要求学生轻声合唱,在正确唱出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个声部,使自己的音色、音高和音量能和集体取得一致,以达到声部的均衡和谐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